新浪财经

曾茜:礼尚往来不该一切向钱看

2011年04月27日 17:16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曾茜 成都商报评论员

  自贡市贡井区老街子社区民警王德华,因为在群众中人缘极好,收到的喜帖也特别多。但,正是这些彰显对王德华最大民意认可的喜帖,却给工资不高的老王增添了极重的负担,最多时,月薪仅2000出头的老王送礼一月就花了1600元,夫妻为此险些反目。群众请老王,肯定不是冲着礼金而是冲着那份欣赏和亲热,老王去赴宴同样是有着将心比心的深情厚谊,可这二者之间无法逾越的礼金二字,如同一把双刃剑,将好事仿佛办成了“坏事”。

  好客的中国人古往今来极重礼尚往来,但这个礼字真未必就是现在民间通解,非得与金钱或实物挂钩。古人云,来而不往或往而不来,非礼也,此处的“礼”应指礼貌。而礼尚往来的”礼“,也在强调“你来我往”这种互动交往才是合乎传统的礼节,并非狭隘地理解为“礼物或礼金”。当然,若陷人于困境,更不会是“礼”的真意。

  礼尚往来,来往的根本目的,都是为着增进情感,将人际关系维系得更加紧密。但礼尚往来在当今却遭遇变形,硬将“加法”做成了“减法”。所以,民间才会流传收喜帖就像收罚单,曾经质朴的情感交流渐变成不堪的重负。

  更重要的是,金钱主导下的礼尚往来滋生坏处颇多:官方贪腐借此明修暗渡,民间积恶更是不断循环,笔者曾获悉,在川南某些请客成风的小县城,竟有人因不甘被“人情”绑架,反过来也找出各种事由“报复性”请客收礼,荒唐时,生不得孩子换不了房子,干脆换块门板也要请客,目的就是将送出去的再找回来,如此恶性循环,让当地人谈“请”色变。

  一切向钱看的送礼风下,人们丧失的远比得到的多。过去那种人与人相互登门造访的愉悦,或者自制一张卡片一幅对联的原创心意消失无踪,重压之下的人们,开始对这种惟金钱是举的人情来往产生抵触、憎恶、反感等负面情绪,原用于增进情感的传统礼节最终沦落成绝情毒药,这当然不是我们乐见的结果。

  设想一下:如果老王没有带上礼金,但只要真心实意上门祝贺,那份尊重和情谊也能被群众理解和接受;如果人们送礼都不要一切向钱看,都习惯于接受那些没有金钱标签的真心祝福……那么,这个世界应该会变得更有人情味。

  所以,请放下那些关于有形钱物的执念吧,让无形的人类精神世界有空间绽放出最美的花朵。否则,以老王为代表的中国式烦恼就永远无解。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