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04日 15:24 来源:《理财周刊》
《理财周刊》:
周小川谈“三率” 文/香港著名财经评论家 石镜泉
“三率”肯定是今明两年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议题。不识“三率”,投资易输难赢。管好通胀,不能单靠“三率”,即央行去做,而是应该各方面合作,共同应对。
“三率”是指息率、存款准备金率和汇率。这“三率”肯定是今明两年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议题。不识这“三率”,投资易输难赢。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是在2011年4月博鳌论坛的“世界经济展望”主题午餐会上及之后接受多家传媒联合专访时谈到这“三率”的。为何周小川要在此时此刻找传媒讲“三率”?这是很必然的,因为就在2011年4月,中国是“三率”齐动:汇率天天升,4月6日加息0.25厘,4月20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20.5%。当不少分析员之前预计2011年的金融调控会在6月到位并转松时,周小川在4月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后讲,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不存在绝对界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亦在4月加息后表示,当前中国仍是负利率,如果形势需要,仍有加息的必要。两人的讲话是变相指出,各位分析员,你们可能错了。如形势需要,“三率”会不断轮动、齐动。
周小川表示,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高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控制目标,要采取多种方式克服其偏高的问题,一定要消除通胀走高的货币因素,这是货币政策适当收紧的重要原因。这一趋势会持续一段时间。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胀控制目标是4%,3月的通胀是5.4%,央行当然要配合中央政府去压通胀。但央行能压多少?周小川讲得清楚,央行的责任只在“消除通胀走高的货币因素”。促使中国通胀走高有多种因素,如国外大宗商品价升,国内食品价涨,都不是央行所能管到的。央行能做的,是消除由货币因素所带来的通胀压力,方法是收紧货币政策。但央行不会一味死收紧,而是会“适度”收紧。周小川指出,利率政策不是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在全球流动性充裕环境下,如果利率工具使用得太多或太猛,可能会导致热钱、资本流入较大。那么,加息是否会影响经济增长?周小川指出,经济增长和资金成本有一定关系,具体观察时应使用实际的资金成本,即扣除通胀后的资金成本。资金成本太便宜会鼓励企业增加库存,往往在通胀较高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资金不能便宜到鼓励库存。
周小川讲的资金成本是指要扣除通胀后的资金成本。也就是说,要减低企业库存,要使企业不盲目生产,就一定要让利率高于通胀率,不然企业会倾向不计效益地生产,指望在赚取因通胀上升而带来的库存价升的好处。这又是否暗示在不导致热钱过多流入的情况下,周小川会较倾向于加息呢?笔者认为:是。对存款准备金率,周小川表示,调整不存在绝对界限,条件发生变化,调整的空间和力度也会发生变化。根据国际经验,也没有明确的尺度。目前,央行对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要付1.6厘的息。银行在一般存贷业务中虽可赚到3.8厘的息差,但如扣除成本及风险因素,存款准备金的1.6厘息相对还是满高的。这就是为什么存款准备金率提至20.5%,银行的盈利还未受很大影响。那么汇率可否管好通胀?周小川表示,已使用汇率工具抗通胀。他还表示,我国强调要进一步增强汇率的灵活性。一方面要考虑到国际收支平衡,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企业的适应能力。总体而言要增强灵活性,要尊重市场供求,参照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
简言之,周小川认为用人民币升值去抗衡通胀,效果难量,其实也不是量不了,应是效益小,不好量。
周小川这样高调地谈“三率”,其实是在说明一个问题,要管好通胀,不能单靠“三率”,即央行去做,而是要各方面合作,共同应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