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传涛:天价公章费暴露权利腐败

2011年05月05日 08:15 来源:中国网

  “盖一个公章就要收费两万多,老百姓谁盖得起,我们强烈要求政府信息公开化”,4月29日下午,一群老头老太太来到了郑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中心,与郑州市城建档案馆的馆长“对簿公堂”。“老人团”的目的不为别的,只为了能在一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上盖个大红章。(5月3日《东方今报》)

  天价复印费、天价拖车费等新闻见怪不怪的当下,见到个天价公章费,网友们统统表示很淡定。但是,本该与世无争、颐养天年的20余位老人,却表现出了强烈的愤怒。我们都知道有个叫“愤青”的词儿,“愤青”显然是指年青人,但现在这个词有些不和时宜了,因为许多年轻人学会了淡定,而许多老年人却开始走向愤怒,像流行游戏“愤怒的小鸟”。在赚点钱都花在盖章与缴税上、吃饭基本靠“喝西北风”的生活语境里,再为淡定、再为与世无争的人都会愤怒。

  除了网友们表示淡定之外,修炼到淡定境界的还有三方。其一,城建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馆长大人很淡定,“为人民服务”喊不喊的就是喊不到耳朵里去,公仆的大脑里也长满了野草,纳税人的钱用着,公章权力带来的钱赚着,这日子能不淡定?其二,地方政府很淡定——判断“盖公章要花两万元”这事儿是对是错,小学生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地方政府竟然还要用行政复议的方式进行听证,这着实让人匪夷所思,不过,还要庆幸,这是行政复议,还有可能行政不复议;其三,地方人大、纪监等监督部门也表示很淡定,到现在为止,几个部门都没有露面的迹象。

  坦白讲,盖章对于老百姓而言,是个挺难的事儿。即便是一些日常服务内容,老百姓需要经过好烟老酒公关之后,才能得到一个红印章。但对于权力来讲,公章就是权力寻租的最佳工具,谁说权力不可以创收?谁规定官员不可以赚钱?现实之中,一些手握公章的官员,就是左手收钱,右手按章,不允许经商,那就在办公室里做生意,谁叫咱们学的都叫“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经济政治学”呢。

  公章背后的真问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公章即权力。倘若权力无所约束、无所制约,公章上必然出现严重的腐败事件。前几日,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股长李华波套取9400万元公款逃往境外的新闻被曝光,案件破获之后,当地检查方称,李华波之所以能够成功私吞近亿元公款且无人知晓,工具只有一个,就是一枚假公章。假公章,人人喊打,这无可争议;真公章,却做着无本万利的赚钱生意。

  公章,重在一个“公”字。官员拿公共财政拔下来的公交,办的事叫公共服务,谋求的应该是公共利益,如果用公章赚钱,就是彻头彻尾的职务犯罪。公共服务性的收费,虽然有些应该收,但除了一些需要成本维护的公共事业,比如汽车上牌、结婚领证等事宜,绝大部分公章都应该是为大众提供免费服务的。即便要收费,也应该只收工本费或是象征性收费。否则,官员就很容易能成为“灰太狼”,老百姓就很容易能成为“喜羊羊”。

  老人们之所以能成为“愤怒的小鸟”,原因就是因为面前由利益既得群体构成的建筑物太过稳固。消除公章上的腐败,必须加强权力监督,让一枚枚公章在阳光透明的玻璃盒之内运行,让公章真正做到姓“公”。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