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霖:警惕欧美经济困境的蝴蝶效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0 09:51 来源: 新浪博客陈九霖
全球经济步入衰退的可能性正在迅速增加,或者说,由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所引发的全球经济“蝴蝶效应”将持续一段时间。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此次欧美国家主权信用危机(或称“欧美国家经济困境”、“欧美债务危机”)的严重后果。欧美发达国家形成的巨额负债,就像建在高山上的水库一样,对下游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债务需要还本付息,而且,又天生地具有不稳定性。当债务的水位不断上升时,最脆弱的部分将首先被压垮,这就必然导致严重溃坝决堤事件的发生。
欧美债务危机本质上是经济基本面发生了问题,且已殃及全球股市。虽然中国经济基本面尚未产生“症状”,但这种“蝴蝶效应”并未放过中国股市甚至会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我国必须对此予以警惕。
不过,根据“祸福相依”的规律,我们在防患于未然的同时,也可以巧妙地利用危机带来的机遇。
债务危机升级
2011年8月18日,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下调对美欧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预测。J.P 摩根的研究团队指出,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已经“非常接近于”衰退的状况。基于美国和欧洲经济的不利发展形势,这家知名的国际投行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前景深为担忧,因此,预测今明两年G10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可能降至1.5%,低于此前的预测。
就在此前一天,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也表示,欧元崩溃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将陷入大萧条。索罗斯认为,大众仍不了解欧元崩溃的后果如何,这可能会导致银行危机,最终引发全面失控。
而早在8月11日,“末日博士”鲁比尼就表示,即使伯南克派直升机救市,风险、恐慌心理、双底衰退和欧债危机会像手榴弹一样击落它们,就像在阿富汗美军直升机被击落时那样——任何直升机都会遭遇如此命运。
由此再追溯到更早的8月7日(周日),“股神”巴菲特信心满满地告诉媒体,星期一(8月8日)美国股市不会下跌,“黑色星期一”不会到来。事实却是,星期一道指以10809.85点收盘,下跌634.76点,跌幅5.55%,比上周五跌得还惨。纳斯达克指数和油价也一并下跌。全球股市都应声大幅跌水。也就是说,“黑色星期一”不仅未能避免,而且,比预期中黑得更狠。
上述事件的产生背景,都源于8月5日——世界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美国自1917年获得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给予的AAA评级,随后又在1941年获得标准普尔给予的AAA评级。这次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被降低评级。此前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和此次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信用等级,使得美国及欧元区同时出现衰退的风险大为增加。“多米诺骨牌”效应连续显现,金融市场怎么可能视而不见呢?因此,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国股市应声下跌的局势。
《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经如此写道:“以我之见,当今社会有两大超级权力机构,那就是美利坚合众国和穆迪评级。美利坚合众国用炸弹摧毁你,穆迪通过降低你的债券评级毁灭你。而且,相信我吧,有时,谁也说不准这两者谁更厉害。”只不过,这次毁灭的“凶手”,换成了同为世界三大评级机构的标准普尔罢了!
虽然信用危机是此次股市大危机的推手,但是,主权信用危机并非是此次全球股市下跌的唯一原因。下跌的原因还包括全球经济复苏动力减弱(或说衰退阴影显现)、美国QE2结束所导致的流动性预期改变等重要因素。其中,前者是财政紧缩预期和实体经济不佳数据的叠加。欧洲高额的政府负债,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各大评级机构对上述情况所发出的警告,直接影响到股市的交易心理,成为全球股市下跌的导火线。
中国不能独善其身
国际上流行着“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这个词,喻指在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巨大连锁反应。我国古语有一叶知秋的说法。《淮南子?说山训》载:“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也就是说,从一片树叶的凋落,就能知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论语?述而》之中也有“举一反三”的说法,即“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比喻以一件事项或一个道理作为基础,类推出许多其它事项或道理。
这些古老的道理都可以在经济领域显效,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场欧美经济困境在其爆发早期,便体现了其全球性。因此,我们必须思考此次欧美经济困境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作为全球重大宏观经济事件,2008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从萌动到爆发历时一年半时间(2007年2月至2008年9月),而爆发的高峰点到股市止跌企稳历时整半年(2008年9月到2009年3月)时间。受其影响,我国A股从2007年10月16日沪市6124点,跌到2008年10月27日的1664点。2008年9月,止跌回稳达到2318点,直到2009年3月才回升到2373点。其实,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过起源于当时并不为人所重视的次贷危机而已。
而目前欧美各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更加强烈的信号,并且,现在还难以看到其结束的曙光。业内普遍认为,欧美债务危机仍然处于上升的通道中,各国债务问题远未得到彻底解决。不仅如此,纵观欧洲各国各自为政、收效甚微的应对政策,这场危机大有从欧美燃烧到亚洲的势头。穆迪8月24日就宣布,将日本国债评级从AA2下调至AA3。
无论是美国的债务危机还是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必须不断努力保持市场的信心。一旦市场失去了信心,即使号称全球经济头号强国的美国也一样会受到冲击。以此次美债危机为鉴,如何努力保持市场对中国经济及其金融体系的信心,防止类似危机在我国的出现,是我国政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艰巨挑战。
暂且不说未来市场走向究竟如何,但是,我国对此次美国债务与信用危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却是不争的事实。欧美经济困境对中国是祸是福、是危是机? 程度如何、怎样应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这远比当时幸灾乐祸于邻国地震更有现实意义。它对中国的直接影响,一定会超过邻国地震对我们的影响。
有人以为,我国基础稳固,美国和欧洲在地理位置上远离我们;在经济上与我国差异较大。因此,欧美经济困境可能不会影响到自己;也有人以为这是上层的事情,并不会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真是这样吗?我们首先以股市为例吧。我国A股市场的基本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表现在:一是,欧美经济困境导致全球经济复苏动力减弱,因此,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经济,尤其是增大了出口的压力,而出口在我国GDP中占有较大比重,涉及的就业人口很多。二是,美元贬值将进一步推高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从而,会影响到外贸加工企业的出口成本。三是,在经过上半年的持续从紧后,紧缩效果开始体现在企业业绩的微观层面,7月份具有一定规模的国企业绩同比已经迅速下降,PMI跌至50.7,创过去29个月以来的新低。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势必传导到我国,并由此动摇我国股市的信心与基础。过去数周来A股市场连续下跌就是证明。8月5日标准普尔宣布降低美债评级后,次日沪市下跌73点,8月9日跌至最低2437点。直到9月13日,沪市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沪指为2471.30点。总之,欧美经济困境最终不仅不会让中国成为避风港,而且,还会对我国国计民生产生直接影响。
换个角度,站在宏观经济层面来看这个问题。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我国持有美国国债近1.16万亿美元。显然,美国信用评级降低后,中国的外汇实际购买能力也将会大幅下降。除此之外,美元贬值会造成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随之上涨;大量的热钱也会继续涌入中国等新兴市场。这些因素会催生大量的资产泡沫,从而,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持续走高。所有这些,无疑将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对于以上情况,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未雨绸缪,并及时地采取应对策略。
危机隐藏的三大机遇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在看到欧美经济困境给我国带来挑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所带来的许多巨大机遇。本人认为,本次欧美经济困境至少给我国带来三个重大机遇:
第一个机遇,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展开全球并购的良好时机。我国企业“走出去”多年,成果卓著,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很高的。这与我国企业人才缺乏、国际化经验不足、行政性决策体系不够完善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与国际市场环境方面的因素密不可分。
目前看来,国际市场的情况对比以前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经过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的打击,不少国际企业的市值跌到了较低价位;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压低了企业市价;美国卖空中国概念股也致使一些优秀的中资企业股票遭遇“滑铁卢”;当前的欧美经济困境不仅再次降低买方收购成本,也促使国际企业因资金普遍吃紧而增加出售其股权的意愿。
此时,正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并购资质优良的国际企业的良好时机,也是我国企业驰骋发达国家市场的重要契机。我国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的新建企业和局限在发展中国家拓展的思维定式,转而可以用较低成本直接收购发达国家优质企业。
第二个机遇,是促使我国优化外汇储备的使用方式。目前,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主要使用方法是购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国债。欧美国家经济困境告诉我们,这种投资手段未必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调整思路,转换方式,抓紧机会,改善外储的使用结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必须坚持多元化投资原则。除了购买国债外,一定要拿出一定额度的外汇储备并购国际上的优质企业,尤其是那些价值被严重贬低的能源和矿山企业。其做法可以包括:外汇储备机构直接入股优质企业、参与其它企业并购、支持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共同组建并购基金等。鉴于我国央企和部分民企海外并购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可以先行选择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影响不大的优质资产, 在分析和了解资产所在国的监管环境和反垄断法规的基础上, 进行优先收购,以便此类并购不至于引起很大的政治壁垒, 增加收购的成功率。我们也可以探讨以一定的外汇做引导,吸引外资到我国建立石油集散基地等。同时,要将外汇储备规模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三个机遇,是反思和改善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前一段时间,我国主要是以投资拉动GDP的经济发展模式。欧美国家经济困境说明,这种模式具有较大风险。因此,我国应该吸取教训,从目前的投资拉动模式,转化为“扩大内需与投资拉动并举并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以内需消费为导向,切实地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同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才能够得到保障;也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在面对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