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谭浩俊:水质调查结果躲猫猫不仅仅是态度问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1 09:22 来源: 证券时报

  作者:谭浩俊

  不管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也不管问题有多大,只要不偷偷摸摸、躲躲闪闪,而是敢于直面问题、正视矛盾,就有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可能,就能给公众带来期待和希望。相反,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积越深。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方面似乎并没有这样去操作,而是采取能拖则拖、能糊则糊、能不公开就不公开的方式,以达到遮人耳目、掩盖问题、逃避矛盾的目的。

  据《中国网》5月8日报道,2009年住建部曾对全国城市饮用水水质状况做普查,但至今未公布数据结果。多位业内人士称,此次检测结果实际合格率仅50%左右。调查显示全国城市供水管网质量普遍低劣,不符国标的灰口铸铁管占一半。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饮用水仍无法直饮。

  2009年调查的结果,至今没有公布,仅凭这一点,就可以想象,这些数据会是何等的糟糕。要知道,按照政府机关的一贯做法,只要不存在过于严重的问题,或者担心结果公布后会引起社会的震荡和不安,一般情况下,往往都会很快把结果公布于众,以此来证明部门工作的效率和成果。

  虽然数据公布与否,都改变不了自来水水质糟糕的现状。50%也好,60%也罢,自来水合格率不高,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公布了结果,至少可以让公众知道自己所处的用水环境,知道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从而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同时,可以督促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管理,提高水质。相反,如果不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隐瞒实情,剥夺公众的“知情权”,从表面看可以暂时“平息”公众的不满情绪,实质上,却丢失了政府的公信力,让公众产生相关部门不想整改、不愿提高自来水质量的错觉。

  也许,站在住建部的角度,不公布自来水调查结果,有他们自己的考虑。如合格率太低,会在公众中产生恐慌和不满情绪,甚至引起社会震荡,又如媒体和公众会追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再如何时能够整改到位等。问题是,因为担心而不公布实情,不让老百姓知道自来水存在的问题,就等于拿老百姓的健康、甚至生命做赌注。近年来,因自来水质量而引发的疾病并不少,由此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

  说白了,“不敢公布”并不仅仅在于自来水质量过差,而在于政府解决问题的底气不足、能力不强。事实上,公众也知道,按照目前的条件,要想自来水百分之百的合格,甚至是优等,并不现实。特别是一些城市的老城区,管线早已不符合饮用水的供水要求。关键在于,政府必须拿出整改的意见和计划,并在现行条件下,尽可能地改善用水条件,提高用水质量。如果政府能够拿出整改和改善的诚意,老百姓是会理解的。

  这就引起另一个话题,那就是对政府与群众之间能否建立起一种互信机制。亦即群众有问题愿意向政府反映,而政府有困难和问题能够及时告知老百姓,争取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一旦互信机制形成了,即便问题再严重,也不会出现大的震荡和不稳定。

  从这个层面来看,“不敢公布”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至少是对老百姓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也反映了政府的不自信。

  政府如何更加自信地与老百姓相处,与老百姓沟通,不仅对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十分重要,对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威信也相当重要。“不敢公布”,不能也不应当成为政府处理问题、特别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问题的思维和态度。自来水合格率低,是一个问题,但“不敢公布结果”,问题更加严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