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胶囊装锯末冒充201种药品畅销遭查处

2011年03月14日 16:32 来源:深圳晚报

  湖北破获互联网售卖假药“第一案” 上亿粒胶囊被销往28个省份

  据新华社消息 用锯末、粗糠和面粉作原料,湖北荆州6个制假窝点半年内疯狂炮制出上亿粒胶囊,冒充201种药品,并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28个省份的100多个市。案件涉及药品多、辐射地域广、涉案金额大,是湖北药监局查获的互联网销售假药第一大案。  10日,荆州市公安局和药监局联合销毁了缴获的标值百余万元假药。涉案的2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案件成功告破。

  此案涉及金额超过千万元,而公安部门已缴获的药品只有百余万元,仅占总额的十分之一,大部分假药已经销往全国各地。

  在荆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行动大队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冒充国内某知名药厂治疗妇科疾病的胶囊。假药外包装印刷精良,上面印有“OTC”,“国药准字”等标识。再加上防伪标志,仅从外观看很难判断真伪。记者剥开一粒,稍用力就把胶囊捏碎了。仔细观察后发现,里面填充物竟是锯末!

  “胶囊外壳一般用糯米制成,部分用塑料制造。胶囊填充物主要是锯末、粗糠和面粉。假药作坊用印有不同药名的封塑铝箔纸,把灌装好的胶囊封装成板,然后再装入不同的药盒,‘锯末’胶囊摇身一变,就能成为各种功效的药品,可谓是‘万能’胶囊。”负责此案侦破工作的行动大队副队长代俊说。

  在销毁现场,记者见到了制假用的塑封机和灌装机等设备。这些设备构造简单,占地小,隐蔽性强,单人就能操作。利用这些机器,两个犯罪分子相互配合,一天就能灌装、压板约120万粒、10万板、5万盒假药。

  一些假冒伪劣药品通过不法途径堂而皇之地登上药店货架。据介绍,国内有些药店为了经营,将柜台出租或者承包给了第三方。由于监管不严出现了管理上的漏洞,也让假药钻了空子,最终导致消费者在正规药店也买到了假药。

  警方:

  查处难量刑轻

  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负责此案侦破工作的荆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行动大队副队长代俊说,目前药品造假和售假的手段越来越高明,越来越隐蔽。不法分子都是使用假名进行制售假药活动,而且网络售假,流向广,调查取证难。为锁定嫌疑人,他们往往是锁定一个大范围后,一家一户地摸索。

  中国目前有4亿多网民,消费潜力巨大。按规定,处方类药是不允许在网上销售的。受巨额利润所驱使,加上网络销售缺乏管理,假药销售在网络上大行其道。

  目前,23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送至检察院进行公诉。荆州市检察院侦查监督处副处长朱峰说,他们将根据犯罪事实和收集的证据对犯罪分子量刑。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