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团购欺诈一年投诉850件

2011年03月15日 16:15 来源:法制晚报

  商品价低质也滥 以次充好退货难 服务承诺不兑现 消费陷阱随处见

  来自北京市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全市共接到团购类投诉145件,其中售后服务类67件,占46%;合同类32件,占21%;质量问题、包装标识不清的各19件,占13%;广告、安全问题等各2件,其他4件。

  “团”了一年下来,商品质量问题让喜欢团购的人们不得不谨慎起来。由于团购网商品通常价格低廉,这就造成了部分商品存在货不对版、假冒伪劣等现象,足以让消费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据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315消费电子投诉网显示,2010年以来共受理网络团购方面的投诉近850宗,其中反映团购商品“与宣传规格不符”或者产品质量低劣,甚至是假货等问题的投诉占所有网络团购投诉的一半以上。

  消费者在享受团购折扣价时,也经常遭遇连服务一起打折的现象。不预约不让人吃饭,情人节鲜花送不到,做SPA不办卡就给脸色看……统计数据显示,在相关团购投诉中,服务类的投诉占了八成以上。

  商品类案例

  化妆品

  假冒品牌  质地粗糙味刺鼻

  朱女士于2011年2月15日在团靓网团购了美宝莲眼线膏及雅诗兰黛眼线笔,货到后发现产品质地粗糙,包装简陋模糊,其中美宝莲眼线膏玻璃瓶口粗糙、剌手,雅诗兰黛眼线笔没有笔帽。经专柜验货,两种货品均为假货。

  赵女士在科迪团购网上购买了两瓶售价为19.9元的伊卡璐草本精华直感诱惑垂直顺滑润发洗发露355ml。

  收到所购的两瓶洗发水后,赵女士发现,两瓶均有刺鼻的香味,和以前在超市所买的同一洗发水无论从包装瓶的硬度还是从香味、液体的浓度均有所不同,她还特意又到超市看了一下,证实确为假货。但当她打电话到网站客服时,电话均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服装

  以次充好  网站图片遭调包

  孙先生1月中旬在狂扫街团购网上购买了两件内衣,其主要是看中了内衣的颜色和款式,看图片感觉质量也很好,就买了两件不同颜色、不同尺寸的。可是左等右盼,一直到2月24日才发货,收到货后孙先生愤怒地发现,发的货和当时网上的样式完全不一样,货品劣质、做工粗糙,而且颜色也弄混了,尺码也是错误的,根本没法穿。

  当孙先生回网站去查当时的订单内容时才发现,商家在2月22日就悄悄地把团购内容和信息都改了,以前的图片和内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一个图片,上面变成了几个很劣质的内衣。随后孙先生多次拨打客服电话,至今一直没反应,没有任何留言和回信。

  遇到同样遭遇的还有王小姐。她于2011年1月11日团购了两个“黛安芬水袋前扣柔珠精油按摩聚拢文胸”,一个黑色、一个接近肤色,结果2月24日收到货的时候发现款式完全不是一开始登的那款,颜色也是一个大红,一个粉红。联系客服也没人回复。和孙先生一样,网页图片也被换掉了,连标题都被换了。

  预售票币

  俱乐部停业  游戏卡“被过期”

  消费者崔女士向12315投诉表示,去年6月份她花43元团购了一张三里屯热玩俱乐部价值333元的游戏卡,网站明示游戏卡需于8月31日前激活,过期作废,卡激活后可获得333个游戏币,无限期使用。

  但8月28日,崔女士收到团购网的电子邮件,告知俱乐部即将于8月31日关闭,要求消费者在8月31日前消费完所有游戏币。8月29日崔女士准备消费剩余的游戏币时,却发现该俱乐部已经以设备检修的名义停业了。

  崔女士对此很是气愤,认为团购网擅自设置消费截止时间、游戏俱乐部擅自停业,严重违背了对消费者的承诺。崔女士同时反映,该期团购在当天很快就“售光”了,共出售了1.3万多份,涉及消费者众多。

  消费者宋女士也向12315反映,6月20日她在某团购网站的团购活动中购买了朝阳区三里屯3.3大厦地下一层游戏厅的游戏币,并在网上支付了费用,使用期限至8月31日。

  宋女士称,7月份的时候曾经去过一次游戏厅,但因为人太多就没有消费,没想到近期再去,却发现游戏厅停业了。宋女士与该网站联系,要求退还支付的费用,网站却一直拖延。

  服务类案例

  餐饮

  88元日料 鳗鱼炒饭里没鳗鱼

  杨女士去年年末在饭团网团了4张“原价757元纯正日式料理套餐饭团抢购价88元”产品,先期和朋友一起去了一次,但发现菜品的质量极差,和在网站上看到的菜品差距非常大。

  “鳗鱼炒饭是没鳗鱼的,只能说是蛋炒饭。吉列炸日本黑猪扒只是比拇指大一点点,寿司又压不实,松松散散……”杨女士说起来就一肚子气。

  对于剩下的两张团购券,杨女士以饭菜质量不过关向饭团网申请退款,但是客服方面以“口说无凭,需要出示照片等相关依据”等为理由拒绝,并表示,饭菜质量和团购网站无关,应向餐厅直接反映。

  眼看着剩下的两张团购劵还有两个月就到期,这时,餐厅又贴出了团购相关说明,“近期团购人数较多,餐厅接待能力有限,现决定每天中午接待20桌;晚餐接待20桌。”而由此导致到期未能接待的一律视为自动放弃。

  此公告一出,一石击起千层浪,许多团友在网上纷纷表示不满。“一日40桌,离截止日期还剩88天,这4000多人如何能吃得上?”“导致到期未能接待的一律视为自动放弃饭团券使用权”这条简直是霸王条款。

  杨女士无奈地表示,退不了也订不上,只能当自己花了300多块钱买个教训。

  美容美发

  强加消费 不另掏钱不给做

  苏女士于2011年1月7日通过“爽团”网团购了3份Y.SALON美发烫染套餐,套餐内容为:“仅88元,享受1014元Y.SALON美发烫染套餐”。

  “该店服务态度超差,而且想尽一切办法强加消费。”苏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她要求染黄色时,发型师表示需要使用2张券,即176元。

  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这个要染两次才能上色,所以要加钱。

  苏女士拒不加钱,发型师就停了下来,表示只有加钱了才能染。而此时苏女士的头发只剪了一半。无奈之下,苏女士只得同意支付两张团购券。

  头发算是染完了,当苏女士在三天后再来做赠送的护理时,又遇到了一肚子气。美发店说护理必须要先洗头,洗头需要单加10块钱。

  “我还看到店外张贴的染发价格本来就是88元,也咨询了店内洗头工,我们团购的这个套餐,正价也只是100元左右,团购网却夸张地说价值千元以上,这是在蒙骗消费者。”苏女士说起来就非常气愤。

  律师说法

  消费者可索要双倍赔偿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表示,没有厂名厂址的化妆品,都涉及产品质量问题,有可能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消费者应该坚决选择“不”,不要用非正规厂家的团购品。对于打着名牌、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都是典型的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双倍赔偿。

  邱宝昌表示,人们参加团购,商家赚的就是规模效应,然而价钱低了服务也随着缩水,经营者承诺不兑现,以打折的名义诱导消费者发生交易,这是对消费者的不公平。如果商家还因为团购价钱低,把变质食品以团购方式销售,可以以《食品安全法》96条规定,处以10倍赔偿。

  商家以团购的低价将消费者吸引到店里,然后捆绑消费,变相强制消费,甚至不把真实情况说清,制造消费陷阱,侵犯了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益。

  他表示,现在比较多的问题是把整体服务项目分解,比如只团购染色,但是一定要进行的洗发却要收费,相当于以搭售形式欺骗消费者。

  还有一种就是虚标价格,把原价标很高,再打折,看似团购很便宜,实际上就是价格欺诈,消费者也可索要双倍赔偿。

  本版撰文/记者 王思思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