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文正) 受日本地震引发的核电站事故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盲目抢购囤积碘盐现象。对此,中盐总公司3月17日表示,目前食盐储备十分充足,完全能够满足群众需求。国家发改委也于当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市场检查,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
3月17日,在四川阆中市盐业公司仓库大门前,人们排起长龙,成箱抢购。在河南郑州,家乐福、丹尼斯等几家大型超市,均出现不同程度断货。
本报记者付嘉鹏和闫巍分别从浙江舟山、安徽淮北传来消息,当地超市基本没有食盐可供销售。但他们同时表示,当地相关部门已经制定预案,加紧生产,保证供应。记者也同时从河南省盐务局了解到,目前全省3家食用盐定点生产企业已经停止生产工业盐,全部生产食用盐,食盐包装企业满负荷24小时生产,充实库存,确保货源充裕。
此番食盐抢购潮已传导至股市。17日股票市场盐业股多只个股涨停,而食盐替代品相关上市公司涪陵榨菜也出现大涨,一度冲击涨停。但业内分析认为,行情不可持续。
为维护市场稳定,中国盐业总公司17日发布声明称,已向各地下属盐业公司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盐业公司立即启动应急工作机制,加强生产组织和销区市场管理,确保食盐供给。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地区食盐供应出现紧张,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抢购所致,这是一种非理性现象。事实上,中国的食盐储备非常充足,盐业公司一般都会有3个月的库存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则表示,目前我国原盐年产量约6800万吨,其中井矿盐产量约4000万吨,而加碘食盐需求每年仅为800万吨左右,根据市场需求,企业随时都可以将原盐加工成加碘食盐。
业内专家也称,因害怕核辐射而抢购碘盐不是明智之举。首先,中国食盐80%以上是矿盐,且矿盐资源充裕。即使是海盐,由于远离日本,被污染的可能性也很小。另外,由于食盐中含碘量有限,吃碘盐预防核辐射不现实。如果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对身体有害而无益,所以消费者不要相信谣传而盲目抢购囤积。
卫生部网站亦发文称,通过食用碘盐无法预防放射性碘的摄入,把碘酒涂抹在甲状腺部位预防放射性碘等措施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