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6日 14:41 来源:时尚男士网
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种说法——“手表不过就是壳、盘、针、带、扣,加个机芯”——乍一听是在贬低,其实还是在夸耀,只不过你得倒过来想:正是因为手表的结构看起来简单,才反衬出它的内在价值不一般。
表圈,英文叫“bezel”,行话叫“圈口”,俗称“表圈”。表圈又有真圈、假圈、动圈、静圈之分,并且内侧叫内圈(专业人士称为内影圈,它也可以是和表圈分离的),外侧叫外圈或前圈。
表圈不像表盘及指针那样是和钟表同一天产生的;也不像外壳和表镜是随便携式的怀表而出现的;它甚至也不像表带和表扣那样对于手表必不可少,它的出现比以上所有的这些外观件都还要更晚。
在历史上,各种大型座钟当然是没有表圈的,之后出现的怀表,因为通常都有个表盖,起到了装饰和保护的作用,再单独做个表圈也没什么意义。到了20 世纪上半叶,手表取代了怀表,随着手表外观设计不断翻新,一个被称为表圈的零部件产生了。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醒目和美观,要说从结构上表圈能对手表起到哪些辅助作用,还真就找不出什么来(潜水表倒计时圈除外,不过那已经是后话了)。虽然从字面上看,“bezel”这个词有“嵌玻璃( 宝石)欧米茄星座双鹰4小表盘手表,黑色铝制表圈上带有银色阿拉伯数字,托爪设计似乎永远不会过时奥尔马王者时间计时表,计时表基本都带测速圈,但位置却大不相同。这款奥尔马表将测速圈刻在了内影圈上,前圈用来加入其他的设计元素的沟缘”的含义,可以用来固定表镜,但其实表壳内壁也一样可以做出“玻璃位”,过去的怀表和部分手表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固定表镜的。
要说表圈一点儿用处没有也不尽然,因为没有其他功能正是各家表厂得以在表圈上大做文章的先决条件。正应了庄子的那句“ 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最好的状态是在有用和无用之间。
表圈有真假之分,结构上独立出的叫做真圈,反之,如果只是徒具形式,结构上没有分开的就叫做假圈。过去的国产表有不少是假圈,虽然看上去有个表圈的轮廓,比什么都没有要强,但因为是整块金属冲压的,工艺上远达不到精致的程度。还有厂家在手表的假圈上镀了一层金,刚买时觉得很漂亮,但过不了几年镀层就会褪色,甚至剥落,价值感比钢表还不如。
和假圈相比,真圈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可以使用完全不同的材质。钢壳配金圈是间金表普遍采用的策略, 除了贵金属之外,高科技陶瓷、钛金属、锻造炭以及其他各式合金也都是制作表圈的理想材料。其次,独立表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修饰手段,比如表壳拉丝表圈抛光,因为是分开加工的,所以能够抛光到根部,没有死角,显出清晰的棱线。
另外现代制表工业都是用数控机床进行自动化生产,再以手工跟进。独立的表圈设定刀路及编程都更容易,提高了加工的精度和效率。自动化工序完成后,再根据要求以手工进行细致地打磨、雕刻、镶嵌,最后进行组装,这样的作品才能展现出“不计成本制作”的魅力,不负“高级手表”之名。
表圈不仅有真假之分,还可以从功能上分成动圈和静圈。动圈多是与防水的运动表或潜水表相匹配,表圈上带有刻度,可以旋转, 并具倒计时功能。对于一位家庭稳定、财务自由的中年男士,如果连一只“动圈”都没有,只能说他的人生和所拥有的手表种类一样都存在着重大缺憾。
成功的表圈设计,往往能够成就经典系列,只不过它不像机芯或是表盘那样具有话题性。很多时候我们相信自己看中某一只表是因为缘分,或是直觉,但为什么不能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表圈呢?
对于那些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表圈,即便不标注任何刻度符号,内行人也能一眼分辨出这是出自哪个牌子甚至哪个系列的表:“ 狼牙圈”肯定是劳力士正装表;“陶瓷荷叶边”肯定是香奈儿J12 ;“八角舷窗形”带8 颗螺丝的肯定是爱彼皇家橡树;“ 准八角舷窗形”不带螺丝的肯定是百达翡丽Nautilus ;“ 圆形舷窗”带6 颗螺丝的肯定是宇舶表……又圆又厚像罩子一样扣在表壳上的是沛纳海,3 点和6 点钟位带托爪的是欧米茄星座;表圈狭窄如怀表的是万国表;圆形双层圈的八成是宝珀;圆形三层圈的是真力时的旗舰开心男装表……
诸如此类,简直不胜枚举。它们并不是某个天才一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左右,并且有套路可循。比如圆形表圈肯定是传统的款式或者走传统的路线,而多边形表圈则是近现代的款式。再比如正装表的表圈越窄就显得越古典;越宽就显得越现代;越圆润就显得越浪漫;越平就显得越高贵。表圈向外侧带有倾斜是为了让表显得更薄,行业内称之为偷薄;表圈的内壁很深是为了让表盘显得更开阔, 比实际尺寸更大;将表圈做成双层或是三层的,则看起来非常优雅……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