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由《光绪大婚图册》看清代皇帝婚礼的奢华

2011年06月16日 18:41 来源:新浪收藏

  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套《大婚典礼全图册》揭示了光绪大婚奢华情景。

庆宽-载湉大婚图册庆宽-载湉大婚图册

  在清代,皇帝结婚是清宫里的头等大事,1889年光绪皇帝在紫禁城举办婚礼,皇宫里的大婚礼仪处提前一年半的时间就开始准备,整个婚礼共花费了550万两白银,这场奢华的婚礼都有哪些过程,场面到底如何呢?通过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套《大婚典礼全图册》来揭示光绪大婚的情景。

  《大婚典礼全图册》共分为八册,由清代宫廷画家庆宽等人绘制,它以连环画的形式记录了光绪皇帝迎娶皇后的全过程。这八册画作包括第一册《皇后出宫至邸图》,第二册《纳采礼筵席图》,第三册《大征礼图》,第四册和第五册均为《皇后妆奁图》,第六册《册立奉迎图》,第七册《皇后凤舆入宫图》,第八册《礼节图》。光绪皇帝娶亲的整个过程分为婚前礼、成婚礼和婚后礼三个阶段,《大婚典礼全图册》描绘的场景包括纳采礼、大征礼、册立礼、奉迎礼、合卺礼、庆贺礼和赐宴。这部图册所画人物众多,重要人物均标注了官职,因此很容易辨识画面的内容。这样的巨幅画作井然有序,并不显得繁乱。可见,画师们深厚的绘画功底。在没有照相机和摄像机的年代,记录这样盛大的场景,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和光绪四位皇帝的婚礼是在紫禁城里举行的,这是因为他们幼年登基,到了成婚年龄自然就在皇宫里举行婚礼了。如果皇太子在继位之前已经结婚了,那么登基以后就只能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虽说光绪皇帝在紫禁城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但他的婚姻并不能自己做主,而是由慈禧太后包办,这其中就包含着慈禧的政治野心。

  光绪皇帝虽然和慈禧太后以母子相称,但他并不是慈禧的亲生儿子,而是慈禧的妹妹所生。慈禧的亲生儿子是同治皇帝,同治5岁登基,19岁时得天花去世,临终前他没有留下让谁继位的遗嘱。慈禧太后便将自己妹妹所生的儿子载湉召入宫中,继承了皇位。慈禧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儿子同治皇帝在位期间,她一直掌握朝中大权,同治死后,为了继续把持朝政,她需要找一个年龄小的皇帝,以便自己继续垂帘听政,而自己的外甥就是最好的人选。4岁的载湉入宫继承皇位,成了光绪皇帝,但他却一直处于慈禧太后的控制之下。光绪皇帝逐渐长大成人,按照清朝皇家祖制,皇帝16岁就要临朝亲政,这就意味着慈禧不久以后就要把大权交还给光绪了。然而,权力欲极强的慈禧太后怎会就此善罢甘休,于是,她又在光绪皇帝选皇后这件事情上打起了主意。

  经过精心挑选,慈禧有了最佳的皇后人选,那就是自己的侄女叶赫那拉氏静芬,慈禧认为把自己的侄女立为皇后,这样不但可以亲上加亲,而且还能在皇帝的身边安插一个忠实的耳目。慈禧曾经有意安排光绪皇帝和叶赫那拉氏接触,叶赫那拉氏比光绪皇帝大三岁,相貌平常。光绪皇帝对这位表姐并不中意,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意中人,那就是后来的珍妃。在早已内定了皇后人选的情况下,慈禧还假意安排了一场选秀活动。从表面上看皇后和嫔妃是皇帝自己做主选定的,但整个过程完全由慈禧操纵。

  据记载,皇后的人选经过层层选拔,最后只剩下五人,其中包括慈禧侄女叶赫那拉氏静芬,珍妃姐妹俩,还有另外一对姐妹。一开始,慈禧假意让光绪皇帝自己挑选,并递给光绪一个如意,告诉他,把如意交给谁,谁就是未来的皇后。光绪皇帝早知慈禧的安排,可是在最后关头光绪却犹豫起来。当走到珍妃面前时,试图要把如意交到她手里,正在此刻,慈禧突然大叫皇帝。光绪一惊,还没等回过神来,太监便走上前去,把光绪带到慈禧侄女的面前,把如意交到了叶赫那拉氏手中。

  尽管这不是光绪皇帝想要的结果,但是这场盛大的结婚典礼还是要如期举行的。《大婚典礼全图册》完整记录了这场皇家婚礼的全过程,从婚前礼开始,光绪皇帝大婚的一系列仪式就正式启动了。

  翻开《大婚典礼全图册》第一册可以看到,光绪十四年,也就是1888年农历十月初五,叶赫那拉氏静芬乘坐八人抬的孔雀顶大轿出宫回到家中,等待皇帝的正式迎娶。她的父亲八旗副都统桂祥已经率领家人跪在大门外迎接,虽然这段时间叶赫那拉氏静芬住在娘家,但是由宫里派来的太监服侍,只等纳采礼和大征礼的举行,这两个礼就相当于民间的订婚礼和过彩礼。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初二,纳采礼即将举行,当天上午,皇帝钦命的正副使先来到太和殿,领光绪皇帝的旨意,并接受代表皇帝行事的金节,然后率领仪仗队前往桂祥的府邸。仪仗队来到桂祥家以后,将装有纳采礼的龙亭停在门外,桂祥本人则在厅门外双膝跪地,迎接代表皇帝而来的正副使。内务府官员将礼物取出,摆放在大厅的条案上。仪式结束后,正副使回宫复命。傍晚时分,桂祥家张灯结彩,举办盛大的纳采宴,席上的酒菜都是皇帝赏赐的。从《大婚典礼全图册》第二册《纳采礼筵宴图》中可以看到,桂祥家张灯结彩的喜棚里,摆满了宴桌,朝中官员全部依次而坐,享用纳采宴。酒过三巡,以桂祥为首的众官员面向皇宫的方向跪拜,以表示对皇帝所赐酒席的感谢。

  纳采礼结束之后,接下来是皇帝大婚的另一个重要步骤,举行大征礼。所谓大征礼就是光绪皇帝正式向桂祥家送大婚的彩礼,这份丰厚的礼物在《大清会典》中有记载,包括200两黄金,一万两白银,一个金茶筒,两个银茶筒,两个银盆,一千匹绸缎,二十匹文马等。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初四,就是举行大征礼的日子。在《大婚典礼全图册》第三册《大征礼图》中可以看到,光绪给准皇后的礼物用74座龙亭装载,而给准皇后娘家的礼物,则用58座采亭装载。和举行纳采礼一样,光绪皇帝任命正副使前往桂祥家举行大征礼,浩浩荡荡的仪仗队十分壮观。经过纳采和大征这两个重要的婚前礼之后,光绪皇帝的大婚即将进入成婚礼,这也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部分。

  《大婚典礼全图册》中的第四册和第五册《皇后妆奁图》表现的就是桂祥家送嫁妆时的情景。画中送嫁妆的队伍浩浩荡荡,绵连数里,侍卫大臣、内务府大臣率领众多侍卫在沿途领引保卫。走在前面的挑夫已经到了乾清门广场,后面的队伍才刚刚走到东华门。

  光绪皇帝的大婚仪式于1889年农历正月二十七举行,按照中国民间习俗,新郎要亲自去新娘家迎娶新娘,贵为天子的皇帝自己不去,而是派使臣代为前往,因此皇家的迎亲仪式也叫奉迎礼。光绪《大婚典礼全图册》的第六册《册立奉迎图》表现的就是皇家迎亲时的情景,为了遵守古代的礼仪,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在子夜时分就来到桂祥家。

  迎亲队伍到了以后,首先要举行的是册封礼,册封礼就是为准皇后授予象征皇后地位的金册和金宝,金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印。这一仪式由皇帝的使节和随行的女官完成,册封后皇后才正式确立身份。叶赫那拉氏静芬被册封为隆裕皇后。

  隆裕皇后的金宝用500两纯金打造,高10厘米,印面有14厘米见方,上面分别用满汉两种文字铸造出“皇后之宝”四个字,印纽处系黄色绶带,做工十分精美。

  册封礼结束之后,迎亲的队伍在子夜11点55分出发,前往紫禁城。光绪《大婚典礼全图册》的第七册《皇后凤舆入宫图》表现的就是奉迎皇后入宫的场面。在这部分画作中,还重点描绘了隆裕皇后身穿华丽的大婚礼服,乘坐黄色凤舆的情景。迎亲的队伍经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在3点30分抵达紫禁城的乾清宫门前。到了乾清门,才算到了皇帝的家。隆裕皇后在这里下凤舆,有人接过皇后手中的苹果,递上一个宝瓶,皇后手捧宝瓶进入宫中。

  中国民间有很多婚庆习俗,跨火盆就是其中之一。皇帝大婚,皇后也要跨火盆、跨马鞍,跨火盆既有跨火驱邪的意思,又有火烧旺运的含义。马鞍下压两个苹果,谐音是平安。跨马鞍就寓意平平安安。

  皇帝大婚,皇家乐队早已准备就绪,乐器有金编钟、编磬、箫和笛子等,婚礼上演奏的音乐是古代宫廷乐曲“中和韶乐”。皇帝和皇后的洞房设在坤宁宫内,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如今,洞房里依然保持着光绪结婚时的样子。

  光绪和隆裕进入洞房之后,先要坐在龙凤喜床上,吃子孙饽饽。子孙饽饽就是饺子,饺子由皇后娘家准备,必须煮得半生不熟。吃的时候要有人问“生不生”,里面要回答“生”,这一点和民间是相同的,它代表的含义就是皇家更盼望子孙后代权力的延伸。吃完饺子以后,接下来就要举行合卺礼。合卺礼是中国古代婚礼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卺就是瓢,把一个匏瓜分成两半,做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端一个,喝下瓢中的美酒,就是合卺,象征着婚姻美满,白头偕老。后来,人们又设计出连体式酒杯。

  合卺宴的结束,标志着大婚典礼中最重要的成婚礼接近尾声。紧接着要举行的是一系列的婚后礼。光绪《大婚典礼全图册》的第八册《礼节图》就描绘了这些婚后礼的场面。1889年农历二月初二,皇帝在紫禁城内举行朝见礼,初四举行庆贺礼,初五、初八分别举行筵宴礼和祈福礼。《礼节图》中的《太和殿庆贺礼图》部分表现的就是农历二月初四举行庆贺礼的情景。太和殿上高悬巨幅“囍”字,皇家乐队分列东西两边,光绪皇帝坐在太和殿内,接受王公百官的朝贺。庆贺礼结束后,还举行隆重的颁诏礼。颁诏礼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礼部官员把帝后大婚的喜讯昭告天下。

  1889年农历二月十五,光绪皇帝在太和殿设宴,款待皇后娘家的男性成员和王公大臣,而皇后则出面宴请娘家的女性成员。至此,光绪皇帝的大婚典礼落下帷幕。(来源:《东方收藏》杂志 )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收藏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