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双廊天籁酒店:洱海边分享私生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3 13:17 来源: 外滩画报上海人王江定居大理双廊后,将原本计划自住的私宅建造成只有三个房间的精品酒店,各种生活功能空间的完整配套,让旅居变得更有住家的自在和舒适。
从大建旁村的界碑处去往天籁酒店只有一条小路,村口买菜闲聊的村妇挡在我们的车前面,王江一点不着急,不摇开车窗急嚷,也不按喇叭示意,最后索性把车停了下来,等她们自己慢悠悠地走开了,才继续往前开。“在这里生活养成的一个习惯,就是你不会以太急躁的心情去做事。
这大概也是上海人王江喜欢大理双廊的原因吧?适度的海拔、舒服的气候,以及最重要的——缓慢的生活。今年是王江来到大理的第六个年头,自去年中把上海的家当都运到双廊来之后,上海对于他只是一个遥远的记忆。那种记忆是诚惶诚恐:“回上海对我来说是特别恐怖的事情,上次回去,早上8点钟人就醒了,因为觉得周围都是声音,有东西在动,人家都在干活了,你不动就好像在犯罪,很有压迫感。”王江不算那种典型的生活在城里的人,他早年做酒店管理,旅行和摄影便一直是他所热爱之事,及至后来在上海经营藏饰主题的精品店天籁,这个著名的小店一直到他决定定居大理才关掉。
事实上,只有三间客房的天籁,原本是王江建来自己住的,算是退休养老之计。但是在建造的时候,发现在这块地其实蛮大的,才有了要做酒店来分享自己旅行和生活经验的想法。出于这种分享的考虑,全新而建的天籁酒店整体是按住家的样式来构造。与白族民居“三房一照壁”的建筑格局相似,进大门迎面一朵照壁,形成空间自然的过渡,不过进去后发现,朝东的房间并不是正房,而是厨房加餐厅,主要房间还是坐北朝南,并且也不是中间高两端低的传统样貌,这是王江考虑现代居住舒适性后所做的调整。在允许盖三层的条件下,王江的这个建筑只做了两层,为的是矗立在小山坡顶的这个建筑同地形环境(包括背后弥勒佛山)的和谐性——“和谐”这个词是当地渔民在洱海上看过酒店建筑之后给王江的评价。王江很强调这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感,包括前面面江的部分,其实同样是有条件做足两层,“如果真要按最大的使用率盖满,我这边横着一刀过来,隔壁邻居朝东的房间采光就完全被挡掉了。我不喜欢这种很自我的感觉,希望自己的房子和邻居有很好的沟通。其实当地建房子有个原则就是六尺巷道,即巷道和巷道之间必须留足两米的宽度,既防止潮湿,也方便行人。 ”王江在建筑容积的取舍上,很自然地遵从了当地民风。
这种取舍发生在内在和谐方面的一个难题,那就是房间数量的问题。南面面洱海、风景无敌的那一排公共活动区域,很多朋友都劝王江将其做成三个房间,而且还都是海景房。多做三个房间当然有更多的利益收获,王江去附近的鸡足山呆了一个礼拜,认真地想了一下自己想要什么,回来后坚持不能再加:“客房增加的直接影响是增加了人流量,这样整个院子会比较闹,这跟我原本的想法是背离的。”
王江原本的想法其实就是居家感,三个房间其中一间在一楼,二楼对称两间,其他大量空间都是露台、书房、客厅、餐厅、院子、茶室等等,总体算下来,客房面积与公共活动区域面积的配比大概有1:5,居住在其中,自然有相当大的自由和舒适性。而王江甚至觉得理想的入住率应该是50%,“这样各方面来说都是最舒服的。我希望是懂的人来住,所以用一个比较高的价钱自然地回避掉一部分客人。但是真正是懂的人,价钱对我来说,也就不重要了。”
房间都是考虑现代起居的提案而设计,延续自然舒适的调性,所用的器具、用品大部分都是来自无印良品,浴室以毛石墙体、地板、洗漱台充分营造出温和的在地气息,房间有壁炉供暖系统,从上海运来的家具一部分是针对房间定制设计,另一部分是王江旅行时候从各地淘回上海,再从上海运到双廊来的。大大小小的家具,连带书房里的书刊、各种艺术品、装饰,其实可以完整看见王江长期旅行生活的累积,王江则是通过这个地方,表达出了一种更为立体的自我。这里面是他关于建筑、装饰、园艺、起居、修养等等方面的理解和分享,所以住在里面的客人,如果有需要,他可以不时出现在书房、客厅、茶室或者露台的某个地方,同你喝一杯酒,或者饮一壶茶,轻松地聊一些生活的话题。 “以不影响客人为前提,可以带给客人某种旅行的小插曲”。当然,若你完全不想被打扰,关起大门,整个空间都是你的,所以这个地方非常适合三五好友集体前往。至于服务员,他们住在天籁之外一墙之隔的员工房,在你需要的时候才出现在你的视线里。文/文林
天籁
地址:云南大理双廊大建旁村
电话:15096901980(Vi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