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保险行业: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系列报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8 14:20 来源: 证券时报网

  1.为什么我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像坐上了过山车?这一问题的答案不在于业务增长对准备的消耗,也并非保险行业的特质,而源于认可资产和认可负债采用了不一致的会计制度。

  2.偿付能力监管的关键在于对资产和负债的合理评估。会计制度是偿付能力监管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偿付能力监管的关键就在于对资产和负债合理评估,进而确定保险公司实际资本额度。因此资产与负债的评估直接受会计制度的影响。

  3.我国偿付能力规则主要借鉴的欧盟偿付能力I,后者对资产、负债准备金的评估是依据监管会计准则,主要是基于清算或出售假设条件下的评估。而偿付能力II对认可资产和认可负债的评估将采用国际会计准则(IFRS),即以公允价值作为评估基础,风险敏感度更高。

  4.我国的偿付能力标准中认可资产采用了通用会计准则,而认可负债则采用监管会计准则,影响如下:1、认可资产波动,而认可负债相对稳定,偿付能力易呈现大起大落;2、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使得保险公司似乎总是缺少资本;3、股市波动对偿付能力的影响随业务规模呈加速上升。

  5.假设明年各公司的保费增速为15%,如果各公司不调整其当前金融资产会计分类,2012年非持有到期资产波动率为0%,简单估算中国人寿、平安寿险、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2.62%、154.42%、241.37%及115.29%。如果非持有到期资产价值下降2%,上述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下降9.97%、7.33%、9.56%及6.41%。按照偿付能力受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从小到大依次排序,为新华保险、平安寿险、中国太保和中国人寿。不考虑平安的可转债融资,中国太保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最优。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