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低之后又见新低 阴跌之路何时结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2 02:05 来源: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编者按:久违的反弹由于中国水电上市等因素的“搅局”而中断。本周五,上证指数更是再创调整以来新低,持续下跌惯性显露无遗。短线大盘是否会一直阴跌下去呢?

  下周市场五大猜想 弱势寻底仍为主导

  ⊙康洪涛

  近期本人反复指出市场将以弱势寻底为主导,但市场的分化格局使得把握个股机会变得难上加难。本周,盘面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而下周大盘又将出现何种变化,两大猜想甚为关键。

  首先,目前保险、银行、券商等估值偏低的权重股表现相对比较稳定,但是由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等很多股票依然处于高位,给市场预留了很大的下跌空间。故此,下周将会是权重股迎来补跌,还是中小板迎来超跌反弹成为盘面上的猜想重点。

  其次,上证指数连续四天下跌后收出一个缩量小阴线,从形态上看,如果下周能够企稳反弹,K线图上将形成一个小型的W底图形,市场有望重拾反弹趋势。而深成指创新低后,日K线已经与均线系统发生较大距离的偏离,技术上短期反弹要求比较迫切,但若仅是超跌反弹,行情又能走多远?

  而市场经过了几次反弹和反复套牢的袭击后,市场炒作心态逐渐低落,故此下周三大事件同样值得猜想。

  一、13日,摩根大通发出首份金融企业三季报,该行财报不佳诱发了投资者对于美股三季报的担忧,金融股大幅下挫引发股市震荡走低。因此,如果后期其他重要公司的三季报依然不尽如人意的话,美股后期仍然存在下跌的风险,将加大A股的负面压力。

  二、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于周末召开。对于欧元区债务危机,能否出台具有实质性的举措将关系近期资本市场的动荡程度,这点是最为重要的大环境猜想。

  三、能否减缓新股发行节奏,放缓新股上市步伐,尤其是权重股的发行是否能适应市场当下的节奏等,是近期股民心态上最大的猜想。

  综上所述,我们初步推算,在以上的五大猜想中,下周市场进一步寻底的过程不会改变,而在击穿2300点的支撑后,出现反弹是可以预期的。但是否属于真实的底部周期还要观察,基于当下的超跌就树立起反弹行情的大旗有点离谱,外力的实质性改观和政策的真实利好提振才是行情的良好基础。

  轻松跌破2318点后的沉重思考

  ⊙胡昱明

  可以说几乎没有人会想到2318点这么快就被跌破了,市场的疲弱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熊市里要找出看空的理由很简单,但是要正确地理解看空的理由却很不简单。在这里,本人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盲目臆断管理层的政策动向,只会造成自己在熊市里更加煎熬和被动

  今年三季度GDP数据已出台,今年前三季度增幅分别是9.7%、9.5%和9.1%,同比增速不断下降。很显然,

  这是造成大盘再创新低的一大利空。但是有很多人认为经济增速的不断下滑即将引来货币放松,推出重大的经济刺激方案,以此来判断大盘即将见底。真的会如此吗?我认为条件还不成熟。

  首先,管理层始终强调GDP增速下降是主动调控的结果,那货币政策岂会轻易放松?

  其次,2008年四季度国家推出4万亿刺激经济政策,当时的GDP增速严重下滑到6.1%。而现在的宏观经济形势要比当时好得多,何来救市的理由?

  再者,救市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简单。用什么方法救市?还能用撒钱的方式吗?万一救市不当,造成楼市调控再度反复、通胀再度抬头、民间高利贷(本质是资金的投机炒作和击鼓传花)再度失控,并进而影响到调结构,该怎么办?这都是需要斟酌的。

  因此,待有明确的救市政策推出后,投资者再做及时反应也不迟。

  二、只要不出现利空化解的明显信号,利空完全会继续作用于市场

  有人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看空理由早已被市场消化,未来不会再有更多的利空,所以大盘基本上跌无可跌。对于这个问题,本人也有不同的看法。诸如通胀居高不下、房地产调控继续强化、欧债危机悬而未解等利空,市场已经耳熟能详,对市场的打压也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但至今为止,这些利空对市场的影响依然很深很强。

  更关键的是,有些利空本身会有多次反复(如欧债危机、楼市调控、高速扩容等),市场的消化则也会有多次反复;而有些利空,并不是爆发了就能立刻解决 (如通胀压力、经济增速下滑、中小企业生存困境等),被市场立刻消化的。只要没有出现扭转利空主导劣势的根本性因素,利空完全可以继续作用于市场,继续维持打压市场的趋势和惯性。

  三、要在资本市场立足,必须看懂趋势、尊重趋势、顺应趋势

  股市自2800点以来,不断有人利用各种方式预测底部,可是一次次出错。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他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测市,唯独忘记了趋势理论。

  技术分析的一个核心是什么?是趋势。当然趋势也会逆转,但决定趋势逆转的是什么?是多空量能的强弱转换。而多空量能也可以看成是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技术分析的另一个核心。

  就目前而言,空头能量依然充沛,做多动能严重不足,也没有很强大的外力来打破这种空头占据优势的局面,这种情况下,下降趋势又怎会轻易逆转?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