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验:创业板北京军团尽享资本盛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9 08:12 来源: 北京商报在谈及社会结构的变迁时,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旧结构有其惯性,而新结构不是现存的,需要有人发明、试验,才能被众人接受,进而完成社会变迁。在这新旧交替之际,是一个无所适从的时期,这时产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出办法,制定模式,引导人们走出窠臼。
在当前中国的大转型时代,是否也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敢为人先的引领经验呢?
发展不再惟GDP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共识,但这种共识尚未成为普遍的行动,惟GDP思维仍在不自觉地主导着我们的发展观。这时,我们看到了北京的突破,在行动上的突破。发展不再追求绝对的高速度,而是追求发展的质量,追求经济、社会、环境与人的完满和谐。在这种实际行动的追求中,产生了本报暂且为之命名的“北京经验”。为此,本报陆续在医改、住房、文化、交通、商业和环境等领域全面剖析北京经验,以期为整个中国经济的前途提供一份有分量的梳理和思考。
肥沃的资本土壤
在北京的金融界里,聚集着大量的VC/PE基金,他们无时无刻地在追逐任何一个可能的投资机会,以便能够从IPO上市的资本盛宴中分到一杯羹。
实际上,活跃在北京IPO市场的中介机构远远不止PE、VC等机构,北京企业上市从来都不缺少硬件环境的支撑:活跃的资本投融资活动、丰富的后备企业资源、发达的资本市场环境……长期以来,北京一直都是IPO重要的资源供应地,科技型、创业型企业上市数量全国领跑,这些都离不开上述硬件的支撑。
在全国范围内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中,北京地区VC/PE一直是最为活跃、投资规模最大的。按照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的2011年市场运行数据,北京地区2011年全年披露VC/PE投资案例312起、投资规模约合130.87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投资的22.6%和34.4%。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高级分析师冯坡指出,VC/PE资本对于企业的帮助,首先就是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其次,投资机构能够为企业成长壮大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如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人才引进、企业战略优化等多个方面。
北京大量具有雄厚实力的保荐机构也是北京发达资本市场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家保荐机构,背后都有大量的准IPO项目在运作,这也为京企上市提供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以总部位于金融街的银河证券为例,据银河证券投行部一位高层透露,“目前北京本地中关村企业我们正在接触的有100-200家,重点培育的有20-30家,在公司内部管理上对于中小企业和创业板的项目在激励机制和人员安排上也有倾斜”。
“我们在选择项目时首先会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优先布局,与中关村管委会以及海淀区各区县政府紧密合作,共同对企业举办一些培训、咨询,并成立以积极扶持企业成长为主要目的的早期产业投资基金,发挥大券商的优势,服务重心前移,注重IPO后备资源的培育。”上述银河证券投行部高管说。
随着北京本地优势的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金融行业人才集聚北京。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3000余家银行机构,400余家证券机构,500余家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近2000家会计师、律师、审计、评估等金融中介机构和26万的金融人才汇聚北京。
“北京具有较好的创业及投资环境,因此有大量优秀的创业人才,同时创业企业也大量落户于此,尤其是在TMT、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北京地区在人才、科研资源以及国际化交流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既能够吸引企业驻扎,也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发展壮大。而此类科技型企业,正是创业板上市的主要群体。”冯坡认为,北京本地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创业板2号神州泰岳是北京首家成功上市的创业板企业,在神州泰岳战略投资与证券管理事业部总经理张黔山看来,北京本地企业之所以在创业板具有突出的地位,与北京整个产业布局有直接的关系,神州泰岳能够最终在创业板上市也是受此影响。“创业板面对的企业,其主要特征是成长性、创新性。北京主要鼓励信息、生物、环保等相关产业发展,这些产业是以技术为核心特征的朝阳产业。这恰恰使北京这些年的产业政策、布局与创业板的要求产生很大的耦合性。”
“一条龙”的政策引导
除了硬件环境具有先天的优势外,全国一流的软件环境更是京企上市的绝对保证。
早在2009年中国创业板推出和IPO重启之初,以北京市金融局为主的政府部门就做好了迎接这场资本盛宴的准备,市金融局充分利用北京独有的优势,有的放矢,形成由协调机制、培训机制、信息机制、政策机制和合作机制组成的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全方位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创业型企业上市。
许多企业在冲刺IPO时,由于IPO前股权转让过程复杂,缺乏必要的法律文件,导致历史股权转让随时都存在发生法律纠纷的可能,尤其是对于一些有过集体所有制私有化转制历史的企业,由于当时的转制程序就存在种种法律漏洞,再加之年代久远难以追溯,很多企业就是因为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而倒在了IPO的大门之前。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市金融局抢先在创业板推出之前,于2008年建立北京市集体改制企业上市产权确认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证券期货处处长湛龙介绍,这种协调机制已经为数十家拟上市企业协调解决上市中遇到的问题。
除了协调解决企业IPO前遇到的问题外,北京还及时组织拟上市企业培训。
大北农是北京都市农业上市的龙头,大北农董秘、副总裁陈忠恒对记者表示,上市前的大北农管理层并不熟悉上市注意事宜,只是把精力放在经营上,然而这种培训纠正了他们不少观念。如原来公司管理层认为,做好经营就能为争取上市取得更多机会,但通过培训后才知道,如果主营业务不突出,股权结构过于复杂,业绩再好也难上市。
“记得大北农上市前旗下子公司很多,达到几十家,股权分散且复杂,经过培训咨询之后,政府给大北农股权结构的清理和股权的设置提供了很好的建议,通过一系列股权调整和清理后,公司独立性更强,主营特色更突出,治理架构更清晰。现在回想起来,如果股权架构不解决,公司做得再好也恐难过会。这些培训帮我们有效地浓缩、提炼了企业优势,将企业的特色进行精准定位,为我们在企业上市做汇报时起了很大作用。”
据陈忠恒回忆,“市金融局曾把已经过会的企业、律师、会计师以及行业内的专家找来做一些相关的经验交流,这些对于拟上市企业很有帮助,另一个就是在准备上市期间,企业有任何问题政府都帮助沟通”。
张黔山介绍了神州泰岳的上市历程:2003年至2007年之间是神州泰岳打基础的阶段,这段时间得到了包括北京市政府各个部门的支持,“例如由中关村专门成立上市办组织培训,请来一些交易所的老师和领导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神州泰岳就参加了两到三次”。
“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有用的。企业人员上发审会,就和高考一样。虽然上会之前可能准备很充分,但是现场面对委员的各种问题,还是会很紧张。通过培训,帮助我们进一步摆正心态,如何积极准备问题,如何应答。”张黔山说道。
创业板企业舒泰神就是政府扶持上市“一条龙服务”的一个经典范例。湛龙详细解释道,“上市前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时候,参加了上市培训,详细了解了上市流程;在选择中介机构时市金融工作局给出建议;同时,包括在股改过程中,涉及到中原国资企业、国有股份制的转让等一系列问题,利用北京上市联动机制工作小组通过双方对冲、增资等方式帮助舒泰神处理了股权转让问题;而且,在上市过程当中,市金融局也协调其加强和证监局的沟通,帮助其加快上市速度;甚至在其上市之后,政府还开始给企业渗透市值管理的概念、意识”。
当然,除了必要的协调和专业培训外,给予实质性的政策支持,对于企业而言最实际。毕竟一家企业能否成功上市,成长性好才是硬道理。
张黔山坦承,神州泰岳作为一家软件企业,发展初期对资金的需求是很大的,尤其是软件企业的投入主要在人员方面,包括工资、研发费用、办公费用等方面都捉襟见肘。在这方面,北京市政府给予了从资金到政策的多重扶持,其中包括专项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及人才引入政策优惠等。
“2008年神州泰岳还得到了政府基金扶持,当时中关村有一块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鼓励企业上市,分阶段给予企业支持,神州泰岳也有幸拿到了这笔资金;公司上市前,政府在一些科研项目立项中也给予神州泰岳资金支持,例如市科委设立了一些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资金支持政策。此外,国家针对软件企业税收政策在落地时,中关村也会出台很多细节配套。例如企业引进的人才可以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房屋,包括进京指标、子女上学问题等等,这些都解决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后顾之忧。中关村实际上代表了北京市政府在整个产业信息化层面的大力扶持,积极鼓励企业上市,鼓励并购。”张黔山说。
更重要的是,政府不仅全力扶持拟上市企业,而且对于已经完成上市的企业,也十分注重后续成长性的培养。
“大北农上市后,资金比以往充裕了很多,需要更多更好的合作企业,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要合作,所以政府层面就会为企业双方提供信息,有时把有意向合作的企业老总叫到一起,进行交流,看能否促成合作。”陈忠恒说。
除了帮助寻找合作伙伴,陈忠恒还透露,“作为北京农业企业,上市后,政府依旧就农业部的新政策与大北农进行沟通,看哪些可以运用到企业中,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庞大的北京军团
先天的优势,后天的扶持,成就了北京成为如今创业板毫无争议的龙头老大的地位。
据同花顺iFinD统计的数据,在创业板326只股票中,北京企业占据着其中49个席位,占比高达15%,如今的创业板市场,“北京军团”、“中关村板块”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只是创业板,北京在中小板市场也占据着一席之地,北京已经上市的中小板企业数量也达到了40家,同样位居中小板上市榜前列。同花顺iFinD统计的数据还显示,上述49家创业板企业和40家中小板企业共从资本市场融资650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数据只统计了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北京地区主板企业中含有大量在京注册的中央企业,数据不具对比性,因此不在统计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预见的将来,上述数据仍将不断扩大。北京目前有更多的企业已经做好了排队上市的准备。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拥有1100余家拟上市企业资源,丰富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源源不断为首都资本市场注入鲜活的血液,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来自北京市金融局的一项数据也为上述判断提供了依据。据悉,有着“IPO孵化器”之称的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工作自2006年正式启动以来,总体运行平稳、秩序良好。截至目前,参与试点的企业达177家,挂牌企业122家,累计定向融资19.6亿元。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与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借助参与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提升了企业品牌价值,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积蓄了迈向更高发展平台的优势资源。佳讯飞鸿、久其软件、北陆药业、世纪瑞尔、紫光华宇等一批参与试点的企业先后成功登陆了资本市场,代办股份转让试点“孵化器”和“蓄水池”的作用正在显现。
49个席位,无可争议的创业板龙头老大,如今的北京军团,已成为创业板的一道亮丽风景。成就自然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但北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一条龙”的政策引导扶持符合北京未来发展规划路线的企业上市,巧借资本市场之力推动北京经济战略转型……
商报面对面
五大工作机制
扶持京企上市
商报:扶持科技型、创业型企业上市,北京有什么独到的经验?
北京市金融局:北京在扶持企业上市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五大工作机制,具体是指“协调机制”、“政策机制”、“信息机制”、“合作机制”、“培训机制”。协调机制主要是协调解决拟上市企业上市中遇到的问题;政策机制是北京市各级政府推出的系列支持企业上市政策;信息机制具体指建成的“三库一网”,即全市拟上市企业数据库、投资机构数据库、中介机构数据库,及开通了北京上市服务网。同时,启动了“三报一刊”的编制工作;合作机制是与北京证监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关村管委会等建立联席机制,借助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全市企业上市工作;培训机制是对拟上市企业开展针对性培训,帮助企业上市。
商报:北京市金融局在扶持北京本地科技、文化等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有什么具体政策?
北京市金融局:2010年9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上市意见》)。这个政策适用于北京地区各个行业的企业。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研究《上市意见》的实施细则。在《上市意见》实施细则出台前,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科技型企业上市,适用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企业改制上市资助资金管理办法》中的优惠政策;文化企业上市,有关部门也正在积极研究相关支持政策。
商报:在扶持北京本地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中,北京还将有哪些后续措施?
北京市金融局:今年市金融局还将准备开展“2+5+n”拟上市企业系列培训:“2”是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和针对北京地区上市公司举办的两场培训;“5”是结合打造“北京科技”、“北京文化”、“北京服务”、“北京制造”、“北京农业”五大上市品牌开展的5场专题培训;“n”是针对主动寻求支持的早期具有示范性的拟上市企业等开展的n场精细化培训。
顶层设计
借助资本市场东风
推动宏观经济转型
从全国各地的“十二五”规划中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省份都将经济转型作为未来经济工作的重点。然而如何转型、怎样实现转型?北京的经验或许值得借鉴:通过各种政策大力扶持符合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方向的企业上市,借资本市场的东风,推动宏观经济的转型……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尽管北京市政府在扶持企业上市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幸得到这种全方位的照顾和扶持,北京在扶持京企上市方面有着鲜明的工作方向:大力支持符合北京“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的企业上市,对于节能减排、都市农业、文化创意、生物科学、电子高科技等绿色发展板块的企业重点照顾,通过这种工作方向来推动和引导北京在“十二五”期间完成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等落后产业。
关于这一点,通过一项数据不难解出其中的玄机:在排队上市的1100多家北京企业中,高技术企业800余家,文化创意型企业120余家,节能环保型企业100余家,都市型农业企业100家。
专家认为,利用北京优势,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推动符合北京经济发展模式的行业企业上市,北京在这方面取得的经验值得全国效仿。企业上市的巨额融资是北京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因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北京企业绝大部分代表了新兴生产力,它们主要分布于电子高科技、生物医疗、都市农业、文化创意等行业。因此这部分资金的获得,对于推进北京经济战略转型的意义重大。 商报记者 况玉清 潘敏 闫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