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为一纸准生证 北汽父子相煎正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9 01:17 来源: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准备上市的北汽集团,不得不解决前进路上的种种难题。

  北汽集团刚解决国产奔驰、进口奔驰各自为战的问题,又需要面对下一个更大的麻烦——投资近300亿元的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项目,如今“准生证”还没拿到。合资的“娃”和自己生的“娃”都重要,如果“长子”——北京奔驰——代表着北汽集团中短期的利润,那么“亲生子”——自主品牌中高级车项目则预示着北汽集团未来的成长性。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奔驰“捉鬼”这招够强,既解决了两个奔驰销售内斗的顽疾,又顺手解决着上市、保证未来跻身世界500强的难题。北京奔驰、奔驰中国合资成立销售公司,既保证北京奔驰中方股权可转入待上市的北汽股份,又顺带解决了奔驰在华销售收入并表计入北汽集团之事。

  或许对于徐和谊来说,上市是条长征路。既然决定上市,北汽集团就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见招拆招。

  ⊙记者 吴琼

  正在自主品牌之路上冲锋的北汽集团,再次卷入传言中。日前,关于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无望获得“准生证”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不过,昨日记者获悉,北汽集团高端自主乘用车项目有望于年底前拿到“准生证”,预计半年后将走完产品目录流程,2012年第二季度,北汽首款高端自主品牌轿车将正式上市。

  北汽高端自主品牌乘用车面临窘境:“孩子”要出生了,“准生证”还没办下来。据悉,11月30日,基于萨博9-5平台、代号“C70G”的首款自主高端B级轿车将按照原定计划下线。另据记者了解,首款车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目前已经进入路试阶段。但截至记者发稿时,该项目仍未拿到“准生证”。

  当本报记者问及“北汽集团高端自主品牌乘用车是否无望获批”时,北汽集团高层一脸茫然,“不会呀,规划部负责这件事,已经递交了生产资质的报批申请。但近年来,主管部门审批很严格,预计年底前能拿到‘准生证’。”

  导致北汽集团迟迟未拿到“准生证”的原因较为复杂。据记者了解,北京市仅有一张乘用车准生额度,而北汽集团和子公司北汽福田均在争取这一额度。北汽集团高层表示,“就目前形势判断,我们有90%的把握拿到‘准生证’,北汽福田的机会几乎为零。”而北汽福田相关人士表示,延伸至轿车领域,是北汽福田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无论如何,争取“准生证”总比放弃好,至少还有希望。

  业内普遍担心,北汽集团越晚拿到自主品牌轿车牌照,北汽集团的资金压力越大。因为按照相关规定,在北汽集团高端自主品牌乘用车项目未拿到“准生证”前,将无法获准生产、销售。这将严重打击北汽集团的长远规划。2009年年底,在成功收购瑞典萨博汽车相关技术和平台后,北汽集团开始全力打造高端自主品牌轿车。按照规划,北汽集团“十二五”期间将打造9大平台,并陆续推出20余款自主品牌新车,全面覆盖A0级至C级轿车、越野车至交叉型乘用车等细分市场,并借此于“十二五”末跻身汽车集团第一阵营。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将成为发力的生力军,年销量要从目前的不足8万辆提升至90万辆。为了实现自主品牌90万辆的目标,北汽集团已经宣布投资超过300亿元。其中,今年4月动工的北京顺义的北汽高端乘用车建设基地,将成为未来自主品牌乘用车的生产大本营。该基地总投资达41.23亿元,涵盖整车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四大工艺。

  对于资金压力一事,北汽集团也有些着急。北汽集团高层表示,“即使拿到‘准生证’,预计还需要半年才能走完产品目录的程序,即2012年第二季度才能正式对外售车。我们目前只能多条腿走路,负责产品研发的好好研发产品,负责渠道建设的加快前期布局。”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