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武桥重工创业板被否 子公司粉饰业绩难掩主营颓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03:2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夏寅

  10月14日,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武桥重工”)创业板首发被否。

  记者发现,对于冲击创业板的武桥重工,业绩成长性却颇为堪忧。

  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其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10亿元、10.07亿元、11.73亿元和6.33亿元,其中2010年主营业务增长率仅为16.48%。据记者计算,2011年武桥重工若要实现主营业务增长率30%,下半年则还需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亿元。

  而净利润方面,公司的增长更是乏善可陈。数据显示,其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084.21万元、8828.07万元、7181.22万元和3601.75万元,其中2010年的净利润实现负增长为-18.65%。

  而经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除了主营业务外,2010年武桥重工突增的其他业务收入或饱含“水分”,而武桥重工本次报告期内注册成立并随后转让股权的子公司武汉桥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桥都物贸”)成为其业绩粉饰的“功臣”。

  巧掩主营颓势

  武桥重工主营业务为桥梁工程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和销售。

  据其招股书中“发行人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显示,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武桥重工实现营业收入为7.15亿元、10.77亿元、15.13亿元和7.30亿元。

  招股书还称,“公司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2009 年增长率为50.64%,2010年增长率为40.40%,报告期内复合增长率为45.43%。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桥梁工程装备收入,特别是特大型桥梁工程装备收入持续增长。”

  不过高达45.43%的复合增长率,真是依靠主营业务桥梁工程装备收入吗?

  记者阅读招股说明书发现,上述“营业收入”在对应的合并利润表中体现为“营业总收入”;但其在合并利润表中却没有详细具体列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事实上,武桥重工在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7.10亿元、10.07亿元、11.73亿元和6.33亿元,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545.54万元、7000.54万元、33975.74万元和9670.26万元。

  但在2010年,公司的其他业务收入“突增”至33975.74万元,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22.46%,较2009年其他营业收入7000.54万元,同比增长高达385.33%。

  而若单是计算其主营的桥梁工程装备收入,其2010年的主营业务增长率仅为16.48%,远不及创业板30%增长率的真正门槛。

  而2010年,武桥重工难掩净利润下滑,仅实现净利润7181.22万元,较2009年8828.07万元减少18.65%。

  消失的“关键先生”

  而记者进一步发现,武桥重工在2010年突增的其他收入——33975.74万元,与其子公司桥都物贸或是关键先生。

  招股书显示,桥都物贸成立于2008年7月14日,由武器重工独家发起。2010 年4 月21 日,另有江西佳华机械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对其增资。但蹊跷的是,2011年3月,为了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业务,在上会前夜,武桥重工公司将其所持全部的桥都物贸50.23%股权,转让予河源市腾翔投资有限公司。

  记者发现,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子公司桥都物贸仅实现净利润-17.74万元、139.02万元和0.68万元,但其却“撬动”了武桥重工上亿的资产、营业收入和现金流。其招股书显示,“2010 年,因公司全资子公司桥都物贸公司的贸易收入额较大,故2010 年其他业务收入较高。”

  招股书显示,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桥都物贸的钢材贸易收入在合并报表中分别为0万元、5738.33万元、29882.17万元和9027.64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0%、5.33%、19.76%和12.37%。、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从钢铁贸易业务的桥都物贸不仅“粉饰”武桥重工的合并利润表,还使得合并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相关财务数据显得尤为“突兀”。

  数据显示,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武桥重工应付票据分别为1.06亿元、2.67亿元、8.56亿元和2.69亿元。但到了2010年,武桥重工应付票据激增5.89亿元,同比增幅为220.60%。

  对此,其招股书解释为,“2010年,发行人原控股子公司桥都物贸公司从事贸易业务,大量采用票据结算方式,导致应付票据大幅增加。”

  而桥都物贸如此激增的应付票据,也直接影响了武桥重工的现金流。

  其现金流量表显示,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武桥重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分别为6.81亿元、9.20亿元、9.57亿元和6.05亿元。

  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指的是建立在主营业务成本基础上,考虑存货净额、应交税金净额、应付账款净额、应付票据金额、预付账款净额等计算所得。

  招股书显示,武桥重工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主营业务成本为5.83亿元、8.75亿元、12.40亿元和5.85亿元。

  记者通过主营业务成本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对比发现,唯独2010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与主营业务成本偏离甚大,原因主要是2010年桥都物贸从事贸易业务激增的应付票据所致。

  此外,招股书显示,子公司桥都物贸还是武桥重工的重大关联采购商。

  2008 年至2010 年,公司从桥都物贸采购钢材总额分别为4280.03 万元、5865.67 万元、11955.08 万元,分别占武桥重工当期钢材采购总额的20.77%、29.2%和41.3%。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