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股份奶粉严重滞销 重整太子奶为哪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8 07:24 来源: 证券时报证券时报记者 靳书阳 见习记者 张昊昱
背负着重整三鹿资产的重担,三元股份(600429)踉踉跄跄走了两年。
2009年,三元股份亏损1.29亿元,2010年靠出售子公司才避免被ST,2011年中报虽有盈利,但盈利均来自北京麦当劳的投资收益,主业依旧亏损。即便如此,在对外宣称已彻底完成对三鹿资产整合的10天之后,三元股份又随即投入到太子奶破产重整的行动中去,到底是什么缘故让三元股份如此心急?
重整细节尚未披露
一纸公告,让沉寂已久的三元股份重新成为了市场的焦点。8月27日,三元股份披露,公司将与新华联控股组成联合体,并与新华联指定方以不高于7.2亿元的金额参与湖南太子奶集团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株洲太子奶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及湖南太子奶集团供销有限公司的破产重整。
新华联(000620)董秘杭冠宇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参与太子奶破产重整的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新华联控股集团,与上市公司无关。不过据他了解,控股股东中意的并不是太子奶株洲基地旗下丰厚的工业用地储备,而是有意进入乳制品领域。他认为,太子奶具有良好的品牌基础,且新华联控股根植于湖南,具有各种资源优势,之前也有过快速消费品方面的经验。而对于三元股份所扮演的角色,杭冠宇认为,三元股份具有乳制品生产销售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可以为重整提供管理经验,在联合体中的角色也很重要。他表示,至于更具体的合作细节则非上市公司层面所能知晓。
三元股份董秘王钤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此次联合确系新华联控股主动出面邀请三元股份。目前联合体的申请已经上报法院,最终结果还需等待法院的通知。对于联合体内各自的出资比例及重整计划等细节,王钤表示不方便透露。
实际上,三元股份目前的现金流情况亦很紧张,其2011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负6515万元,货币资金仅为2.55亿元,据此预测,即使竞标成功,三元股份也很难在出资份额上占得优势。
意在消化积压奶粉?
为何三元股份要远离自己的大本营,千里迢迢来到湖南参与这次破产重整呢?
此前,王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太子奶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可进行持续生产。太子奶也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对三元现有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将是较好的完善和补充。”
不过有分析认为,从乳酸菌产品的销售渠道来看,与液态奶的销售渠道相当程度上是重合的,并不能与三元股份现有销售渠道形成互补;另外,受保留“太子奶”品牌这一诉求的制约,三元股份也不可能通过太子奶现有的设备及销售渠道,发展自有品牌的乳酸菌产品。
“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整个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已经大幅萎缩。三元整合三鹿之后,推出三元品牌奶粉,但目前大部分是积压的。”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三元品牌奶粉的滞销,才导致了三元股份在乳业上的亏损。
记者注意到,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大部分乳酸菌饮品,以养乐多,蒙牛优益C等畅销产品为例,在其配料表中,奶粉均是重要原料。王丁棉向记者介绍,如果用鲜奶为原料制作乳酸菌饮品,不仅成本更高,鲜奶也不利于保存。所以奶粉是除了活性乳酸菌之外生产乳酸菌饮品的另一项主要配料,且用于调制乳酸菌饮品的奶粉,在质量上要求并不高。而生产乳酸菌的另一重要配料活性乳酸菌,目前,国内厂家尚不具备自主生产菌种的能力,全部要向国外购买,这一点各厂商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如果三元股份成功参与重整太子奶,是否意味着为三元品牌的滞销奶粉找到了另一条出路?对于寄希望重塑“太子奶”品牌的地方政府,以及仍对“太子奶”抱有品牌归属感的消费者来说,三元股份这家背负三鹿历史包袱的公司,能否有助于重塑“太子奶”品牌,值得怀疑。
链接
●1996年,李途纯在湖南株洲创建太子奶厂。
●1997年,太子奶以8888万元夺得央视日用消费品标王。
●2001年到2007年,太子奶销售额从5000万元一路跃升到30亿元。
●2007年,太子奶引进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风险投资7300万美元,并签署“对赌”协议。
●2008年,太子奶资金链断裂,三大投行控股太子奶。
●2008年底,株洲当地政府设立高科奶业公司托管太子奶。
●2010年7月23日,株洲中院依法裁定太子奶集团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2011年8月31日,新华联-三元联合体将重整太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