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ST鑫安资本运作获重生 续写A股不死鸟传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5 10:29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由连续三年持续亏损被暂停上市,到被债权人要求破产重整,而后经历股改、资产注入等一系列运作,*ST鑫安再次续写了A股市场“不死鸟”的传奇。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陈予燕】历时两年多时间,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原传媒”)借壳*ST鑫安(000719.SZ)一事落定。11月25日,*ST鑫安公告称,将于12月2日恢复上市,股票简称变为大地传媒,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不过,今年仅有的南方报业借壳*ST炎黄(000805.SZ)、广西日报借壳索芙特(000662.SZ)均宣告失败。一位长期关注借壳上市的专业人士对记者表示,“*ST鑫安起死回生可以说是当地政府积极运作下的产物。在借壳上市越来越难的背景下,*ST鑫安可以作为借壳上市成功的一个完整样本。”

  连续亏损被暂停上市

  *ST鑫安由原焦作市化工三厂整体改组设立,由国有公司——焦作鑫安集团控股,1997年3月在深交所上市。

  2003年3月,焦作鑫安集团将其持有的国有法人股向河南花园集团有限公司和中泰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转让3750.6012万股和3622.5193万股。河南花园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总股本的28.99%,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此后焦作鑫安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自2007年开始,公司全面停产。2008年1月31日,因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被暂停上市。

  被暂停上市后,债权人讨债无门。2008年3月28日,债权人昊华宇航化工有限公司以焦作鑫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向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焦作鑫安进行破产清算。为了保住这一壳资源,焦作市政府从金融办等单位抽调出多位骨干组成*ST鑫安的公司管理人,在债务清算的同时力争重组保壳。

  重整、股改、资产注入三重唱

  在*ST鑫安重组的过程中,破产重整后股改与资产注入同时进行,其间各利益方交错复杂,而自复牌之后,中原出版集团的发行业务等核心资产将继续装入上市公司。

  为引进重组方,河南花园集团所持有的3750.60万股权被拍卖,2007年尚未停牌之前,这部分股权曾两次要进行拍卖,两次都被省高院临时叫停。

  停牌之后,这部分股权又进行了第三次拍卖。第三次这部分股权最终被中原传媒以1687.77万元拍得。不过按照之前约定,中原传媒要代替原来第一大股东履行让渡70%的股份给公司债权人清偿公司债务的义务。

  2009年4月20日,中原传媒让渡其持有的*ST鑫安26254208股非流通股,同时受让非流通股25879018股,从而持有*ST鑫安股权的比例为28.70%,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随后其持股比例增至37.06%。

  2009年8月,*ST鑫安的部分资产作价1.49亿元拍卖给焦作通良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经破产重整后,截至2009年末,*ST鑫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均为零,成为了一个干净的“壳资源”,为之后的资产重组作好了铺垫。

  2010年9月13日,*ST鑫安重组方案出炉,通过向中原传媒非公开发行2.85亿股,购买中原传媒旗下的13.69亿元的资产。与此同时,上市公司股改方案于2011年6月27日实施完毕。

  股改和资产重组完成后,大地传媒总股本达到4.40亿股。资产重组进入公司的净资产为12.69亿元,重组完成后,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为2.89元。中原传媒持3.33亿股,占总股本的75.78%。

  业内人士认为,小盘的*ST鑫安有望受到市场追捧,股价或在15元左右。

  按照重组方案,中原传媒此次注入*ST鑫安的资产包括9家出版社、1家印刷集团和1家物资集团100%的股权、1家纸业公司76%股权、1印务公司88.24%股权。

  大地传媒承诺,在股票恢复交易之日起的两年内,实现集团公司的出版、印刷、发行、物资贸易等完整产业链的业务和资产的整体上市。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