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多因素导致高管减持成风 约束机制亟待完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2 09:22 来源: 大众证券报

  今年以来,两市总共有462家公司被高管减持,979名高管合计减持金额128.3亿元。而去年同期,两市390家公司被745名高管减持,减持金额63.9亿元。今年减持金额已翻番。高管减持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小板创业板高管减持

  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深圳主板有109家公司遭高管减持,占全部深圳主板453家公司的24%。中小板有227家公司遭高管减持,占中小板616家公司的37%;创业板有78家公司遭高管减持,占264家创业板公司的30%;上海主板则有48家公司遭高管减持,占904家公司的5%。可见,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中小板、创业板是减持的重点。

  与此同时,高管辞职也愈发频繁。据统计,年初以来上市公司发布的关于高管辞职的公告约900份,而去年同一时期约为560份,前年同一时间约为430份。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呈逐年增加之势,一些公司甚至出现高管集体辞职的现象。

  按照《公司法》规定,发起人持有的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所持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但如果高管辞职,半年后即可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因此,业内人士认为,高管辞职主要是为减持扫清道路。

  有上市公司总经理曾向记者坦言,搞企业累死累活太辛苦,几年内把公司搞上市才是最终目的。江苏天豪律师事务所鞠建荣律师个人认为,他们圈了钱之后变现,然后移民国外,剩下空壳公司放在国内,“我周围很多朋友都移民了,就是上市公司老板或者高管家属,赚了钱之后到国外去了。”另一位搞PE的副总经理则直接告诉记者:“高管辞职套现,在业内已经是很正常的现象。”

  多因素导致减持成风

  南京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周旭对记者表示,减持成风源于几方面的因素:首先,中小板、创业板公司的估值相对较高,高管持股账面财富可观,变现动力很强;其次,很多高管并不是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与上市公司的长远利益关系不很紧密;再次,一些上市公司实际盈利能力及成长性一般,市场给予过高的估值。

  北京师范大学MBA导师段绍译则认为,虚假财务报告的“法律风险很低”,高管有利可图,是一大主要原因。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郭永清认为,中国的上市公司大多数都没有投资价值,高管自己都没有信心的东西,公司当然不会好到哪里去。国外成熟市场就不会出现中国这样的情况,如此高溢价发行,高管持股怎么都赚暴利,国外有些情况下股票都发不出去,差公司的股票价格低得连高管都没有机会套现。

  “其实中小企业高管们创业都很辛苦,减持套现不能怪他们,创业板、中小板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募集资金)的情况持续存在才是主要的制度性原因。” 国元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勘接受《大众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海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很多中小板、创业板公司上市本来就是为了套现,虽然不少是高科技企业,但未来行业前景如何谁能准确知道?当越来越多的公司涌进股市,现在不变现更待何时?更何况,中国有几家百年企业?而且,高管往往不是实际控制人,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约束机制亟待完善

  周旭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改善这个问题。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上市前严把质量关,成熟市场对于上市前过度包装的公司,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处罚力度较大,如果公司有虚假陈述也将承担法律责任。反观国内,违规处罚成本相对巨大的利益仍显单薄;二是引导市场合理定价,中小板、创业板很多公司并非高成长性公司,如果仍然给予较高估值,就有失偏颇;三是上市公司需要加强股权激励,使高管的利益与上市公司长远利益尽可能一致。

  上述上海资深市场人士认为,应该对高管减持做出更严格的限制。监管部门似乎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深交所就规定,创业板公司上市半年内高管离职,18个月不得减持,但这与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殷切期待相比,仍有巨大的差距。

  记者  岳昌霖  王金萍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