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八仙过海:2011上市公司十大另类生存技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4 21:04 来源: 全景网络

  全景网12月14日讯  六次提准、三次加息,让市场从去年的流动性过剩,一下子变成今年的“很差钱”,许多企业的日子过得紧巴巴。面临如此窘境,上市公司绞尽脑汁纷纷干起了副业,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五花八门的求财手段也成为今年A股市场上的奇观。

  委托贷款利息高 坏账风险需警惕

古往今来,高利贷向来是富人来钱最快最直接的途径,手握大量低成本闲置资金的上市公司更加乐于参与其中。

  统计显示,A股上市公司委托贷款数量较去年迅速增长,且贷款利率也越来越惊人,远高于当前银行的一年期贷款利率。香溢融通一控股子公司今年六月份一笔5500万元的委托贷款的年利率竟高达21.6%;武汉健民二月份一笔1.5亿元的委托贷款的年利率也达到了20%。

  委托贷款带来的丰厚收益甚至是支撑某些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柱。ST波导的三季报显示,其前三季度净利润为4815万元,而其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收益便高达2041万元;中卫国脉前三季度亏损487万元,如果没有委托贷款获得的211万元收益,季报业绩将更加难看。

  不过,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上市公司这么多的贷款能不能按时按量收回来,着实令人担忧,如果放出去的贷款变成了坏账,那实在是得不偿失。香溢融通便已有多笔委托贷款进行了展期。

  理财产品受青睐 海螺水泥最豪气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谁不想财源广进呢?相较于委托贷款的高风险,理财产品以其期限更短、收益率较高而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涉足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比去年多了4倍之多,一方面今年以来银行以种类繁多、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上演吸储大战,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也确实将此作为安全性较高的生财之道。

  今年理财最为豪气的莫过于海螺水泥,六月份公司公告称将用40亿元资金用于理财,这笔资金相当于其前三季度净利润的一半,占其货币资金的六成。此外,特变电工、陕鼓动力等都花费十亿元以上购买理财产品。

  企业也想发横财 一头扎入股海中

虽然今年A股市道不佳,但这块被认为能够“发横财”的地方,还是让不少上市公司成为其拥趸。但今年以来上证指数已经跌去两成,恐怕苦水也只能它们自己吞了。

  热衷于证券投资已有多年的雅戈尔今年以来参与了13项定向增发,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因市场低迷,这些增发项目给雅戈尔带来不少浮亏。三季度末,雅戈尔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达到了105亿元之多。

  同样对证券投资抱有极大热情的还有杭州解百,不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根据杭州解百的中期报告,公司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份的来源多为新股申购,共有26家。

  上市公司频涉矿 几家欢喜几家愁

  去年房地产的暴利吸引了众多上市公司纷纷踏入地产投资领域,眼看楼市受到严厉调控无利可图,上市公司开始打起了矿产的主意。

  到目前为止,今年有近百家上市公司“涉矿”,它们购买的矿产也是多种多样,稀土、锑金属、煤炭、铁矿石、锰矿、高岭土矿等等,最受欢迎的还是金矿。除了山东黄金、中金黄金等原本主营黄金的上市公司,鼎立股份、大元股份、大连控股、正和股份等“外行”纷纷涉足其中,这与金价去年的大幅飙升不无关系。

  从二级市场上看,“涉矿”公司的股价纷纷上扬。但凡事都是双刃剑,一旦“涉矿”失败,股价跳水带来的损失委实惨重,近期较为典型的便是连续五个跌停的科力远和连续四个跌停的大元股份。事实上,真正有心做好矿业的公司并不多也并不容易,不少公司只是借着这股“涉矿”的热潮在弱市中抬升股价,而大股东正好趁机减持套利。

  创投热潮在延续 企业眼光待考验

去年创业板的火爆令不少参与创投的上市公司收获颇丰,而今年这股热潮也在继续蔓延。海隆软件、力合股份、湖北能源、南钢股份、新大陆、三环股份等纷纷出资参与创业投资公司或基金,不过金额均比较小。

  相比起前述几种投资方式,创投成本回收期长、风险大,还要求投资方要具备独到的眼光。如果所投公司能够实现上市自然是一本万利,例如雅戈尔参与PE投资的海南橡胶上市后,至今已为其带来8000万元的收益,而其投资的初始成本仅为6000万元。

  不过万一投错方向,投入的资金和多年的心血也会毁于一旦,因此上市公司在尝试创投时仍小心翼翼。

  扭亏无门伤不起 无奈贩卖子公司

  富人自有富人的活法,穷人也有穷人的生计。没有钱做投资的上市公司,更是要削尖脑袋变着法儿寻生财之道,至少先让自己的业绩报表不要太难看,否则戴上ST的帽子恐怕日子更加难过。

  卖掉子公司恐怕是最直接的办法了。深国商、京东方、豫能控股等卖掉子公司都是为了实现扭亏。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卖掉子公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子公司亏损,上市公司将其转让给大股东甩掉包袱,例如豫能控股;而另一种情况,只能是将盈利资产拱手让人,京东方今年卖掉的子公司正拥有其他上市公司虎视眈眈的煤炭探矿权。

  不过也有如大元股份的例子,囊中羞涩却还想追逐“淘金”热潮,无奈将其对公司盈利贡献最大的嘉兴中宝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卖掉,但最终其购买金矿的重组方案宣告失败,着实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企业大爱短融券 融资成本涨速快

  作为上市公司,有了一定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发起债券来自然也相对容易。今年资金紧张的环境下企业发债热情高涨,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12月13日,今年发行企业债的上市公司达到368家,比去年全年增长57%,发行规模也超过了7300亿元,比去年全年增长了一半。

  今年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大幅提高。以短期融资券为例,去年最高的利率为5.1%,而今年腾达建设、升达林业、盾安环境及江西水泥的发行利率达到了8.98%。发行规模最大的为中国中冶,公司今年发行三次短期融资券合计融资170亿元,利率为5.71-6.12%,而去年公司也是分三期发行了184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利率为2.73-3.35%。

  融资租赁不新鲜 取得资金最重要

融资租赁实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不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企业凭着自己拥有的资源可以进行各种方式的融资租赁,于是这样的融资方式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上市公司的法眼。

  例如蓉胜超微、紫金矿业便通过黄金租赁的方式来获得资金。黄金租赁特别适用于产金、用金、涉及黄金加工、贸易的企业,紫金矿业拟黄金租赁的额度不超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定义的标准黄金10吨。

  而蓉胜超微通过黄金租赁融资的方式稍微复杂,该公司将租赁的黄金卖出以获得融资1000万元,再用其中150万元作为保证金买入黄金期货合约,获得850万元的流动资金。黄金租赁期满前公司再买回等额的黄金归还,融资实际成本大约为6.6%。

  此外,博汇纸业、江苏阳光、云天化、龙建股份、双良节能、驰宏锌锗、安徽水利等公司也以售后融资租赁的方式进行融资,即将公司所拥有的资产售出后再向买家租回,这样公司既能继续使用该资产,又能获得融资。

  企业发售购物卡 预收账款显神通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开始规定必须对购买大额购物卡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实名登记,购物卡利益链所产生的腐败也为公众所关注。事实上,利用购物卡融资也是早已存在的现象。

  通过购物卡融资的上市公司主要为零售业,购物卡发售获得的款项一般反映在预收账款上,该项目的增加让企业手中有了更多的可以周转的资金。

  天虹商场的三季报显示,其预收账款达到26亿元,占其负债总额的一半以上;中百集团预收账款12亿元,占负债总额约三成;而被市场熟知大量发行购物卡融资的鄂武商前三季度的预收账款也继续高企,达到了20亿元。甚至曾经有人认为,仅凭购物卡的融资,鄂武商就可以实现其投资高达25亿元的摩尔城项目。

  利欲熏心骗补贴 旁门左道不可取

  马克思说,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享负盛名的企业同样如此。企业的生存技能多种多样,其中当然也不乏旁门左道。

  青岛海尔今年就因其下属经销商骗补,而被财政部点名通报惩罚,并扣缴青岛海尔家电下乡全部履约保证金30万元。财政部还表示,一旦再次发现类似问题,将取消其中标流通企业资格。随后青岛海尔终止与该经销商的经销合同。

  此外,吉峰农机也被指骗补。同样是家电巨头的美的在去年也曾被指骗补超过8亿元。

  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真正需要资金的上市公司还是应该以合法的途径来获得,以免久而久之失去投资者的信任,最终将自己也葬送在“钱途”上。(全景网/邱璧徽)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