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数字出版缘何知易行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7 04:47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姚轩杰

   □本报实习记者 姚轩杰

   

   9月4日,世界五大最具影响力的书展之一第1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落下帷幕,数字出版再一次成为出版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次书展中,数字出版展区从上一届的2000平方米,拓展为1.3万平方米;从展示内容上看,集中展示了数字阅读终端产品、数字出版编辑与加工,以及按需印刷新技术新产品。

   然而,在中国出版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数字出版依然只停留在口号上。正如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吴伟所说,中国的数字出版时代尚未真正到来。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然而手机出版和游戏、广告这三块内容所占比例占90%以上,真正的数字出版所占比例还不到10%。

   以全产业链整体上市的出版巨头中南传媒(601098)业绩增长33.5%,位列国有出版公司第一,也主要是图书出版与销售,以及所属报刊广告收入大增所致,数字出版方面仅仅只提到与华为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开发电子出版物,对业绩并无贡献。据中南传媒董秘高军介绍,数字出版还只是刚刚开始运作,天闻数媒公司作为集团精心打造的数字出版平台,将是中南传媒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

   皖新传媒(601801)、出版传媒(601999)、新华传媒(600825)等公司还只停留在销售汉王、锦书等电子书品牌,并无自己的数字出版业务。

   其实,不仅是出版公司的数字出版业务停滞不前,国家给予大力支持的上海张江、重庆北部新区和杭州三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同样没有实质性的商业化成果出来。去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人士透露,三家数字出版基地产值有望达500亿元。但时至今日,数字出版基地依然“默默无闻”,并没有孵化出有市场价值的数字出版产品。

   雷声大雨点小,数字出版的尴尬局面急需破解。在互联网技术方面,中国与世界应该说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与美国相比,硬件差距并不大;中国的数字出版不能快速发展,关键的问题在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从“谷歌门”到“百度事件”,均凸显出传统出版企业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弱势和维权的艰难。如果不从根本上阻断数字侵权,数字出版将步履艰辛,这就要求出版业形成一个组织或机制,比如形成行业联盟,共同应对这一问题。

   而且,大型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国内也是一大空白。目前全球化超级出版服务平台纷纷涌现,比如亚马逊,它打造了自己的超级网络服务平台,为全世界的读者随时随地提供服务。

   在国内,新闻出版总署也规划在近几年内推出若干大型数字出版内容推送平台,打通从数字出版、数字发行到终端读者阅读的服务渠道,但这需要企业作为运营主体来负责实施。

   此外,加快数字出版标准化建设,建立规范合理的电子图书定价机制也是当务之急。这不但有助于维护作者和出版商的利益,也有利于避免市场的恶意竞争,推动市场的发育和成长。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