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董明珠 棋行天下无悔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6 00:5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陈静

  2012年5月25日,珠海。早上不到6点,董明珠就醒了。洗漱时,她从镜子里看到鬓角的一缕白发,下意识抬起手,却又在半空中停了下来。她脑中忽然浮现起自己22年前的模样。22年前,36岁的董明珠还只是格力公司的一个普通销售员,22年后的今天,她将成为这家销售额超千亿元公司的新任董事长。

  在当天的股东大会上,公司正式完成董事会换届,原董事长朱江洪退休,董明珠当选为新一届董事长,并兼任公司总裁。在这次股东大会上,珠海市国资委推荐的董事候选人意外落选,格力再次成为全国媒体的焦点。争议对于董明珠并不陌生,过去22年的职业生涯中,她不止一次成为新闻的主角。

  有人说“这个女人太厉害,她走过的地方草都不长”,有人说她“不近人情,六亲不认”,面对各种评价,董明珠在其所写的《棋行天下》中有过回应——“越是单纯的东西,越是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去捍卫它,把一种单纯的信念贯穿于生活之中,往往需要付出并不简单的代价。”

  管理:“不近人情”

  “有人说大领导管大事,我认为大领导也要管小事。一个企业没有小事故,怎么可能会出大问题?当小事变成大事,企业也就差不多走到头了。”

  9月的安徽,已有些许凉意。一夜未合眼的董明珠,一大早脸都没洗,就上了一辆五吨的东风货车,直接把车开到经销商仓库。仓库开门后,她领着工人搬运空调,在满是灰尘的库房,累得不行也不愿喘口气。空调装上车,关好门,坐进驾驶室,等车发动后,董明珠才放心地舒了口气,想起为了追讨这笔42万元的货款,整整40天不知受了多少委屈,看了多少白眼,个中心酸无人可诉,她从车窗探出头,噙着泪冲着那个经销商,大吼一声:“从今往后,再也不和你做生意了!”

  这是1990年夏天,36岁的董明珠南下珠海,进入格力电器的前身——国营珠海海利空调器厂。作为一名普通业务员,她被派到安徽开拓市场。为了追讨前任留下的一笔42万元的货款,董明珠整整40天在经销商那儿软磨硬泡,斗智斗勇,终于讨回了损失。

  从那时起,董明珠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业务员,到格力电器经营部部长、副总裁、总裁、董事长,随着职位的变迁,董明珠“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管理风格开始为人所知,也为她赢得了“不近人情”的评价。

  1996年,董明珠接手公司宣传,上任第一把火就是解决与广告商的合作问题。

  当时,格力聘请的广告代理公司计划在珠海机场做路牌广告,连续刊登五年,报价450万元。董明珠实地调查时发现,那块广告牌位于机场出入口的背面,纵使有成千上万进出的乘客,却鲜有人能注意到。董明珠立马把代理公司叫来,“你自己看看效果,这不是坑人吗?”代理公司自知理亏,主动将广告费降了200多万。

  “在清理以前的广告时,我感觉很痛心,多少人的辛苦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流失了。既然把广告公司交给我管理,我就一定要严格把关,哪怕一分钱也要省。”

  “有人说大领导管大事,我认为大领导也要管小事。”这是董明珠和别人想法不一样的地方,“一个企业没有小事故,怎么可能会出问题?当小事变成大事,企业也就差不多走到头了。”所以,董明珠会把管理细化到“一张纸,一滴水”。

  一张产品宣传单页,标价要0.88元,董明珠要求多找几家供应商,公开招标,既要保证纸张的质量,也要把价格降到最低。“别小看一张宣传单页,格力电器一年的印数在100万张以上,粗略计算,每年就省下了好几十万元。”

  “该堵的漏洞一定堵住,该节流的地方一律节流”。以招标方式选择合作对象,无疑会触犯某些人的利益。有人说,格力是国企,又不是你董明珠的,何必那么较真?

  董明珠反驳道,“我最不能容忍的是,杂草在国企这块肥田里肆意侵占禾苗的空间和养料;我最痛恨缺乏责任感、只考虑个人利益的人和事。”

  “如果为了坐这个位置而瞻前顾后,考虑这个关系,照顾那个情面,总是在寻找人与人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平衡点,你就不可能坚持正义的东西,而不坚持正义,也就伤害了大多数正义的人。格力有朱江洪董事长,可以说既是格力的幸运,也是我个人的幸运,如果没有朱董的全力理解与支持,我也不可能如此广泛地‘得罪’那些谋取个人私利的人。”

  心直口快,嘴不饶人,这是很多人认为她“厉害”的原因。

  “哪个女人不想温柔一点?只是到了这个位置后,由不得人温柔,企业领导不能总当老好人。”

  有人就此说董明珠“不近人情”。

  “我一直觉得中国的人情很成问题,它不是人之常情,更不是一种博大的情怀,而是小恩小惠的代名词,甚至是曲意迎合。我不欣赏这一套。真正的人情,应该是关心一个人的未来和成长,该严格时严格,该批评时批评,在别人确有需要时给予帮助。”

  作为女性,董明珠平时自律甚严,着装仪表均给人以干练之感。在当经营部部长时,董明珠对女下属的服装、头发、走路姿态都有要求。以往大家上班时吃零食早已习以为常,但董明珠规定上班吃东西要罚款。“要是有客户走进经营部,看到的是一群正在吃东西、嘻嘻哈哈的员工,他会对这个企业有信心吗?会把几百万、几千万的货款交给我们吗?”

  有一次,一个女员工因违反规定被罚100元,这个员工的爱人做售后服务常年在外,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夫妻俩收入都不高。董明珠心里很不安,但规矩不能破。第二天晚上,董明珠找到她,塞了100元到她口袋里:“这是我自己的钱,给你补上。记住,明天一定要把罚款交上去,以后工作不要再马马虎虎了。”

  1990年董明珠进入格力时,格力电器的销售额仅2000多万元,而到2011年,这一数字是835亿元,增长了3400多倍,格力电器从一家亏损的小厂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专业空调制造企业。

  纵观格力电器的发展史,有着董明珠浓重的个人烙印。

  “这些年来,我一方面坚持传统的刚性原则,凡事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来感染别人。作为领导者,在坚持原则上不存在男女区别。同时,也积极采用女性管理原则,在生活上体现出更多的关爱,培养忠诚、具有奉献精神的队伍。”

  商战:“霸道”

  “我在格力干了20年,这是战斗的20年,与市场斗、与人斗、与自己斗。如果说霸道,我只是在工作上霸道,工作之外与大家是一样的。”

  在能人猛人辈出的家电圈,董明珠一直被尊称为“董姐”,气场明显强于一般人,而在董明珠营销棋局的构建中,最大的一次挑战是和国美电器的对决。

  2004年2月,风头正劲的国美单方面决定将格力空调降价销售,这在当时的家电圈算是常事,别的家电企业忍忍也就过去了。当时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董明珠得知消息后,断然下令,停止向国美供货。随后,国美总部针锋相对,向全国门店发出指令,将格力空调“清场、清库存”。

  一时间,空调业老大与家电连锁巨头剑拔弩张,更有人将此视为董明珠与黄光裕——两个个性同样鲜明的人之间的对决。

  董明珠后来说,尽管当时国美实力强大,家电企业无人敢与之对抗,但是她也十分清楚自己在和国美的对抗中占有优势。“国美连锁网点虽然遍布全国,但在格力的销售额中,它只占不到1%份额。即使不与国美合作,格力的销售也能保持40%的增长率。”

  就在国美清场格力后不久,大中电器找上门来,与格力签下一份包销1.8亿元空调的年度协议,而上一年格力在大中的销售额只有1000多万元。

  此举让黄光裕非常恼火。在国美的一次经销商会议上,黄直言:“其实咱们谁也离不了谁。你若拿我黄光裕平衡我的对手,我就有办法去平衡你的对手。你对我越信任,我就对你越信任。你能为我付出,我就带头扶持你的品牌。这就是做事的规矩。”此后的故事已为人所知,黄光裕并购了大中电器。

  多年后,回忆起当年的商战,董明珠十分淡然,“其实,我一直没和黄光裕见过面,当时的争端,也是为了各自企业的利益,很正常的事情。”

  董明珠将从商视为下棋,她的想法是,规则制定后,制造商、经销商的利益都有保障,一切按着规则走。

  董明珠的营销思想来自于自己对中国特有的营销环境的思考,更是格力电器多年来的实践和总结。

  早在1997年时,为了控制经销商串货,格力采取了条形码管理制度,每台空调都有一个唯一的条形码,不允许跨区域销售。

  尽管如此,还是无法彻底解决串货问题。由于湖北地处中原,交通四通八达,成为串货的重灾区,湖北经销商的产品,被转卖到江西、河南、广东等地。“甚至连二级经销商都开始炒货串货,曾有一车空调从湖北武汉拉到湖北鄂州去卖,被我们查出来,当时就停止了对武汉这个经销商的供货。”

  “采取条形码的方法,就像是用堵的方式治理洪水,收效有限,还有溃堤的危险。”

  为了堵住条形码留下的漏洞,董明珠在湖北使了一着棋——联合当地4家经销商成立湖北格力销售公司,由格力控股,将主要经销商联合组建销售公司,实现了制造商与经销商以及经销商之间的利益一致。

  自此,董明珠首创了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旗帜的区域性销售公司,和经销商实行利益捆绑,严格控制市场价格,逐步解决让商界头疼的零(零售商)供(供应商)关系。

  在董明珠看来,厂家和商家的关系,是一盘永远也下不完的棋,如何既不“客大欺厂”,又不“厂大欺客”,厂商平等合作共创效益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董明珠与经销商打交道,第一条原则就是,交易不能建立在私人关系上。

  一次,一个河南的经销商找到董明珠,第一次见面就带着500万元汇票,问能不能照顾一下,多给点优惠。

  董明珠问:“你我是什么关系?”

  对方答:“没有什么关系。”

  董明珠说:“我们的规定是给所有的经销商4个点的优惠。如果我答应你5个点的优惠,那河南再来一个人,带1000万元,要求我给他6个点的折扣。这样一来,他拿着6个点的优惠与你竞争,你竞争得过么?现在大家一视同仁,都是4个点,大家都有钱赚,不是很好吗?”

  有人说董明珠“霸道”,不是“棋行天下”,而是“横行天下”。

  董明珠说,“搞经营如果没有原则,很难给消费者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我在工作中会向同事、经销商提出种种严格要求,可能有人会把这种严格称为霸道。要求太严厉,总会令一部分人觉得没面子。”

  有人问董明珠,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把工作做好又不显得咄咄逼人?

  “不可能!”董明珠断然否定,“我把这一切称为“斗争哲学”。我在格力干了20年,是战斗的20年,与市场斗、与人斗、与自己斗。如果说霸道,我只是在工作上霸道,工作之外与大家是一样的。”

  “一个人要改革企业,就有可能遇上大阻力;一个人要做事,就有可能妨碍某些人的利益,他们就要来和你斗。”

  董明珠不怕“得罪”人的性格,还是给她带来了一些“麻烦”。

  董明珠曾经两次参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评选,但是都没有选上。广东省总工会去珠海调查情况,有人说“董明珠这个人团结同志差。”直到1999年,第三次参选时,她才获得这一荣誉。

  领奖那天,在珠海市总工会召开的授奖大会上,董明珠一吐为快。“我认为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是我的一大优点。我就是不做老好人,不去迎合某些人。讲大道理,我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珠海;讲小道理,我对得起格力电器的职工,对得起良心。”

  家庭:人情冷暖

  “企业要发展,必须有一小部分人忘我付出,才能成就大部分人的事业。但是,要求大部分人都这样付出,也是不和谐、不可能的。”

  1995年,全国空调销售旺季时,市场上空调十分紧俏,有经销商找到董明珠哥哥,希望通过其拿到3000多万元的格力空调,并承诺2%的提成。哥哥从南京跑到珠海,却吃了闭门羹,不欢而散,董明珠的哥哥至今不认这个妹妹。多年后谈及此事时,董明珠的脸上仍难掩落寞。

  “企业要发展,必须有一小部分人忘我付出,才能成就大部分人的事业。但是,要求大部分人都这样付出,也是不和谐、不可能的。”

  在董明珠看来,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成功的背后总是有遗憾。她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对儿子关心不够。

  刚去格力时,儿子东东正读小学二年级,由外婆照看。董明珠每次回家,孩子也不说话,像小猫一样依偎着她。外婆让孩子早点睡觉,东东总说自己不困,但只要董明珠说“你快去睡吧,我一会就去陪你”,孩子“唰”地一下就窜到床上了。有一次董明珠要出差,出门后发现忘拿东西了,就赶回家,经过孩子的房间时,她想再看孩子一眼,却发现孩子正在被窝里哭得满脸眼泪,董明珠当时也是暗自流泪。

  儿子12岁时第一次坐飞机,他希望妈妈能去送他,但董明珠一口拒绝了,因为太忙,没时间。孩子退而求其次,问能否让妈妈的同事去送,也被拒绝了。等他下飞机时,是格力的工作人员去接他。后来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董明珠,当时孩子是从机场冲出来的,那是孩子的不安全感所致。

  董明珠多年后感慨:“自己当时确实挺残酷,那时广州机场比较乱,孩子又小,让他一个人从珠海乘车到广州坐飞机,真是难为他了。”

  由于长期操劳,董明珠曾经多次住院。1995年11月,董明珠抱病去武汉拜访经销商,高烧39.5度,被送进医院,整整住院50天。

  在病床上,董明珠思前想后,自己在这个巨变的时代尽情地活过一回,做了自己应该做也能够做的事情,是值得的。但是,当十几岁的儿子从南京到武汉来看她,非常懂事地说:“妈妈,你安心养病,我会听话,你不用操心”时,董明珠忍不住泪流满面。她想,自己平时哪一方面都强,工作、生活几乎就像个男人一样,把全部精力都扑在工作上,几乎没有时间去看一下在南京住校的孩子。想起孩子,她不禁流泪,“万一我有个好歹,孩子那么小,一个人生活该是多么困难。”

  董明珠曾坦言,多年来她从未和儿子谈论过再婚的话题。在她看来,自己这辈子最大的转折,还是丈夫去世。“如果不是这件事,我不会走现在这条路。如果他在,也不会同意我来珠海。”

  无论何时,谈起格力电器和空调,董明珠都口若悬河,激情十足,而一旦谈到个人,谈到工作之外的事情,董明珠几乎立刻沉默下来,“没什么好谈的”。

  有人说,董明珠的生活太单调了,全部都是格力和空调。“这确实是一种投入,但是我想,如果没有这样的投入,也不可能有格力的今天,作为企业领导后,我更需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员工。”

  “人有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有得就有失,如果我过多顾及家庭,可能放弃的是“大”,那坐在这个位置上就是不称职的。”

  董明珠的原则是,对自己严格要求了,才能对别人严格。她规定,格力电器只负责制造空调,格力内部人不碰空调,卖空调是经销商的事儿,到现在这条规矩从没破过。

  如今,格力电器进入“董明珠时代”。朱江洪退休后,身兼董事长和总裁职务的董明珠,面临新的挑战。

  熟悉格力电器发展史的行业专家点评到,“朱江洪成就了董明珠,董明珠成就了朱江洪,而朱、董两人共同成就了格力电器。”

  朱江洪为人内敛,痴迷于技术,对技术创新有着宗教般的热情;而董明珠做事雷厉风行,以销售模式一举奠定了格力长远发展的基石,两人在工作上的默契配合共同造就了格力的辉煌。

  “如果没有他在我背后的支持,我肯定做不到今天。你想讲原则也不行,不给你讲原则的机会和环境。”董明珠曾经谈到她和朱江洪在事业上的默契,“我希望有一天能超过朱总,我相信他也希望我能超过他。说句稍微出格的话,如果不是我1994年回来帮忙整顿经营部,格力不会有今天。从这个意义上讲,朱总也是幸运的,如果他不认识我,将会是他今生一大遗憾。”

  昔日的默契搭档功成身退,如今的董明珠“一肩挑两担”。也许,格力急需培养发掘一位新总裁,构建新的配合默契的高管团队。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