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资本市场分享入世红利 获益匪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3 08:03 来源: 金融投资报

  记者 杨成万

  10年前的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10年后的2011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已整整10年。10年间,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特别是资本市场,在入世后究竟得到了什么?近日,围绕中国入世十周年这一话题,《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了部分业内专家与上市公司。

  十年磨一剑。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整整十年。1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获益匪浅:投资主体增多,投资规模扩大,投资理念趋于成熟,企业上市融资渠道增加,多元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逐渐形成。

  昨日,有关专家向《金融投资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投资主体和规模“双增长”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入世10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获得了更大程度的开放机会,推动了我国证券业的发展。

  从投资主体来看,入世后,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进来了,而且其规模越来越大。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截至今年11月28日,外汇局累计给108家机构批准QFII额度211.4亿美元,其中,今年新增的QFII额度为14.2亿美元。不仅如此,我国到境外市场进行证券投资也开始起步,目前已经给95家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类机构批准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额度741.47亿美元,其中, 今年新增15亿美元。

  在董登新看来,我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变化也体现在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改革方面,使人民币朝着国际化方向迈进。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制度改革至今,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稳步推进改革,增强了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弹性。汇改以来,人民币已累计升值30%。

  “资本的流出和流入将成为常态,QFII和QDII规模还将扩大,预计人民币QFII计划最迟於2012年初推出,人民币最终将实现自由兑换。”董登新如此预测了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入世10年来,我国的证券市场开放程度稳步提高,在推进外资机构参与境内市场和支持境内企业和机构参与境外市场方面,我国证券业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如恢复审批合资证券公司,扩大具备条件的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畴等。截止2011年10月,拥有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达119家。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说,从目前看,合资证券机构的“鲶鱼”效应并不明显,其对国内证券机构的刺激与竞争作用仍较小。QFII和QDII都是有限的,QFII近来好几年都比较活跃,但中国股市风险较大,国外投资者的兴趣也比较淡了。同时,QDII如果出去受损,这块市场肯定越来越萎缩。

  企业上市融资“双通道”

  易宪容说,入世1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系紧密了,从最早的大型央企国企能借H股上市走出去,再到后来的私营民营企业也采用这种方式走出去。现在有很多的中国企业能通过在香港、美国市场上市,筹集资金,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2003年,中国人保财险率先在香港上市,成为内地大型国有金融企业海外上市“第一股”,截至2010年底,在境内外上市的保险公司已有5家。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也在向“老外”徐徐开启,将他们“请进来”,这除了QFII外,还包括正在筹备的国际板。易宪容说,国际板能使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国际化,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也有促进意义。

  入世10年来,对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说,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沪深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构成的多层次证券场内交易市场。

  投资理念向国际“接轨”

  郭田勇说,入世1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国证券业在行业规模、产业结构布局、治理方法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基本具备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现代金融行业形态。2010年底,中国106家证券公司净资产5674亿元,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1076万亿元,实现利润784亿元。

  “目前,中国证券业已拥有证券自营、资产管理、基金代销和投资咨询等证券产品需求的完整产业链条。”郭田勇认为,基本形成了完善的业务结构。

  郭田勇同时看重证券市场法制建设。他说,近年来,关于证券公司监管和风险处置的基本制度,为保护投资者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条例,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有关办法等等法律法规的颁布都标志着中国证券业市场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对于国际投行对A股市场投资理念的影响,董登新表示,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正在向国际“接轨”,“优者准入、劣者必汰”是股市资源配置功能的基本要求。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采用全新视野来构建中国证券市场的退市制度,以剿灭IPO三高现象,保障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