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券商股11月遭遇减持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8 14:01 来源: 现代快报

  此前借着转融通业务等利好消息成为反弹热点的券商股,自进入11月份后提前走弱并集体掀起一阵“减持潮”。 

  截至17日,方正证券、山西证券、海通证券、西南证券、兴业证券等一批券商股在大宗交易市场和二级市场被减持,合计成交约3亿股,成交金额近27亿元。11月16日,招商证券携手方正证券联袂出现于大宗交易平台上。不仅如此,方正证券此前还多次上榜大宗交易。11月10日公司解禁首日,大宗交易便出现逾3000万股的减持量;15日,公司再度大宗交易633万股。

  本周解禁的山西证券同样难逃减持命运。15日,山西证券迎来首批原始股解禁,解禁规模高达10.6亿股,解禁股东全部来自山西焦化等产业资本。当天二级市场平稳度过,但大宗交易上惊现2500万股的成交量,合计成交近2.2亿元。而此前连续一周登陆大宗交易平台并累计成交1亿股的海通证券股份也被业内人士证实,上述股份全部来自产业资本的减持套现。

  二级市场上,券商股同样减持成风。太平洋公告称,11月份以来,公司一致行动人玺萌置业、华信六合等密集减持公司近2460万股。方正证券解禁当日,二级市场成交量急剧放大,且前5大卖出方中3位来自机构席位,几乎可以圈定减持方全部来自此前打新的机构投资者。

  长江证券的证券行业分析师刘俊认为,券商股的业绩与股票市场的走势高度相关。10月二级市场终于触底反弹,券商股也成为反弹中的急先锋;但11 月以来沪深300指数日均换手率及成交量又有所萎缩,影响反弹的持续性。如果投资者阶段性看空后市,最先“受伤”的板块当属券商股。在此背景下,其股东选择减持部分股份也在情理之中。

  也有资深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产业资本“相约”减持券商股,主要原因还在于券商股近期集中迎来解禁期。那些机构配售股东、定向增发股东均以财务投资为主,解禁后多数都会选择获利了结,与大盘走势关系不大。

  快报记者 王晓宇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