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公司高管减持力度趋缓 规模与速度大幅度下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2 08:40 来源: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记者 傅盛宁

  无论中外股市,上市公司高管的行动,都是股市变化的先行指标。统计显示,整个4月份,上证指数涨5.90%,但A股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行动却渐趋和缓,规模和速度都比3月份有较大幅度下降。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表现产业资本对当前点位相对认可。

  高管减持量大幅缩减

  “以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来看,产业资本占流通市值比例从2005年的5%逐年上升至超过50%,在A股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研究发现,最近两年产业资本的进出对判断市场方向的意义越来越大。”德邦证券分析师胡青对记者说。

  东方财富网根据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变动公告统计,整个4月份,高管共减持6.31亿元,比3月份的18.44亿元净减少12.13亿元,减幅达66%。

  而将比较范围扩大到2年,可发现自2010年5月以来,减持规模最大的月份是2010年12月,达到31.57亿元,其次为2010年11月,30.15亿元,第三为2011年11月,28.29亿元。

  总体而言,高管减持规模逐年趋小,今年4月份为高管减持两年来较低的月份。

  胡青认为,从2011年12月初开始,产业资本净减持力度大大减轻,市场也在2011年12月下旬出现阶段性低点。进入2012年以来,产业资本甚至出现连续4周净增持,这在以往非常少见,期间大盘稳步上行。显示产业资本动向与大盘走势存在高度相关性。总体上看,近期产业资本活跃度低,减持水平也处在低位。

  大宗交易比较清淡

  产业资本减持的另一种方式是大宗交易。通常认为,大宗交易的卖方多数为产业资本。在较弱的行情中,持有大量股份的公司大股东、管理层高管,为避免抛压过大造成二级市场股价暴跌,一般更愿意在大宗交易平台变现,减少对股价的冲击。

  高管减持较多的月份,也是大宗交易成交活跃的月份。比如2010年12月高管减持量最高,同月,大宗交易金额也为两年来最高,达到289.48亿元。显然通过大宗交易出让的股份包括增发股、企业债券等,比二级市场上高管减持的金额还要高8倍,这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就来自高管减持。因此,大宗交易的情况,不应该被产业资本研究者的法眼轻易错过。

  根据东方财富网的统计,4月份,大宗交易金额为11.89亿元。

  解禁股规模明显缩小

  A股市场的大小非解禁已经越过了最高峰,目前已到股权分置改革的“尾声阶段”。

  仅以解禁数量而论,2009年、2010年达到解禁股最高值。现在解禁股中,股改产生的大小非已经所剩不多,大多数为过去几年新上市股票中的“限售股”。根据西南证券分析师张刚的研究,截至2011年12月底,2314家A股上市公司中,没有限售股、完全实现全流通的公司有547家,占比为23.64%。这些已经实现全流通的公司绝大多数为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

  根据测算,股改启动后新上市公司的“限售股”和增发股已占到所有限售股的67%左右,因此,现在统计到的解禁股多数为到期的限售股和增发股,少数为到期的大小非。

  据东方财富网公布的解禁股月度统计数字计算,4月份比3月份减少约13%,比1月份减少约17%。

  解禁规模减小,可能也是4月份高管减持力度减弱的原因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4月份产业资本减持力度减小,但也没有明显的增持行动。增持量比1、2、3月份都低。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