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IMF首提国际资本流动控制政策框架

2011年04月06日 17:57 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4月6日下午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头版文章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次提出阻止投机资本流入的政策框架。根据该政策框架,各国可以在发生下述情况时控制资本流入:货币没有受到低估,已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以及已无法利用货币或财政政策控制。

  IMF表示,在所考察的国家中大约有1/4到1/3“目前可能”符合上述标准。IMF希望利用该框架鉴别出阻止“热钱”流入的资本短期利用控制手段,使其与对外资设置的长期障碍相区别。

  IMF提出这样的框架是一个重大转变,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它竭力推动资本的自由流动,但随之而来的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令其顿失颜面,因为那次危机表明了外国流动资金突然撤退的危险性。

  IMF执行委员会多数董事“广泛支持政策框架的实质内容”意味着与过去相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资本控制手段利用的观点有着空前的一致。

  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资本流动的汹涌浪潮,在国际社会对“货币战”感到紧张的背景下,从巴西到泰国的各新兴国家纷纷采取控制措施。资金流入推升资产价格,部分发展中国家担心导致通胀威胁和金融市场泡沫,如果所有资金同时突然流出则导致市场恐慌。

  巴西对外资投资国内股市或债券课税。其它国家则采取要求银行提高外汇储备水平、缩短持有期限或对国外投资预扣税等措施,以此打消资本流入的积极性。

  IMF的政策框架称,有能力的国家应该首先让汇率升值,或实行较宽松的货币政策、较紧缩的财政政策应对资本流入。如果条件不允许,框架则建议首先采用对国内外投资者一视同仁的控制手段,比如可以限制当地银行的外汇借入或令其尽量缩短持有期限。框架表示,对外国投资构成歧视的措施——如巴西对外国资本流入课税,应当是最后一道防线。

  IMF还称,控制手段的采用应与经济风险相称,应当在形势不再需要时及时退出,各国要考虑到控制手段的使用成本。(楚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