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7日 16:37 来源:新浪财经
美国科学家研制的针对商业海产品的基因分析仪检测出超市冷柜和饭店餐桌上充斥着标签弄虚作假的现象——用便宜的鱼替代价格昂贵的。
黄狮鱼是海豚鱼的替身,尼罗河鲈鱼肉的标签上写着鲨鱼肉,而罗非鱼简直就是海产品界得梅丽尔-斯特里普——有能力扮演几乎所有角色。
北美和欧洲学者称他们检测的海产品中20-25%存在标签欺诈。环境学家和美食家抱怨监管者在这方面不作为,在最新的科技检测工具已经简单易用的情况下,监管者的推广力度远远不够。
非盈利组织Oceana的首席科学家Michael Hirshfield在提到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时表示:“消费者在买鱼时有权利知道他买的到底是什么鱼,是从哪来的,但是类似FDA这样的机构对此置若罔闻。”
这个组织近日发布了题为“偷梁换柱:海产品欺诈是如何伤害我们的海洋、钱包和健康”的报告,提到对于某些种类海产品造假率高达70%,并要求美国政府加强检测的频率和范围。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