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 正文
新浪财经

库存周期不足以推动铜价反弹

2011年06月27日 15:35 来源:新浪财经

  赵维伟

  核心观点:全球经济增速下滑风险犹存,风险偏好情绪可能进一步下降;美联储进入政策观察期,美元反弹确定性较大;基本面利空有所消化,LME库存或将出现阶段拐点,支撑铜价中线走势维持在近期波动区间。但若中国货币政策放松预期落空,未来几周内,金属价格运行区间或将向下寻找支撑。整体上,我们认为尽管阶段性的库存周期对价格形成影响,但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和货币政策趋紧的影响下,大宗商品重心仍将整体下移。

  操作建议:观望为主,激进投资者在70000点附近逢高抛空,资金止损法止损。

  风险:产能中断等突发性事件。

  虽然经济成长忧虑上升,汇丰中国PMI显示制造业处于衰退边缘,但政府对通胀可控的表态提振了股市,A股从中期跌势中反弹改善了市场人气,注销仓单上升也改善了基本面预期,本周市场缺乏明确方向指引,铜价在9000美元附近震荡整理,支撑了价格后两个交易日交投兴趣增加,技术指标均呈现黏合状态,市场仍没有明显信号可循。

  我们认为,国内政策主导下的经济转型下的经济放缓程度可控,但通胀仍有上升风险。尽管市场对经济放缓担忧存在一定过度,工业增加值并未如PMI所表现的严峻,下半年的保障房集中开工建设也将推动经济增速反弹,但市场对国内通胀形势却可能错判。按照上半年超过5%的CPI同比增速计算,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影响,6月CPI可能创出年内新高,所以下半年要维持CPI平均增速在3%几乎不可能,国内货币政策紧缩力度不会出现松动。

  美国经济增长显著不如预期,但业内并没有对日本地震影响程度进行充分严谨的计算。比起经济放缓风险,如果共和党要挟奥巴马未果,美国政府可能出现的技术性债务违约风险并非不可能事件。如此,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性将显著加大。另外,IEA宣布释放原油储备6000万桶打击原油价格,这将导致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短期下降,目的或是为了QE3铺路,我们不能低估美国再通胀以化解债务和转嫁危机的决心。

  铜基本面出现改善。经过数月的去库存化之后,上海库存比年内高峰下降了60%多,LME市场注销仓单大幅增加至34100吨也暗示库存可能出现拐点。

  不过,我们认为这种存货的短期波动并不足以推动铜价格出现趋势性上涨,整个全球的库存水平仍处在数年高位,铜价回到70000以上的难度依然非常大。我们认为,QE2在月底到期后,美联储将进入政策观察期,尽管利率水平仍维持低位,但市场对未来通胀风险预期将大幅下降,这利多股市,利空大宗商品。加上欧债危机影响,美元反弹概率较大,对黄金价格的利空影响将会更加明显。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