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对美国资产市场冲击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7 02:52 来源: 东方早报

  受“降级”事件影响,美国债市、股市和楼市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债市 | 最佳避险品种或遭抛售

  摩根大通报告预计,受“降级”事件影响,美国国债收益率在中期可能上升0.6至0.7个百分点。这会导致先前买入美债避险的投资者遭受明显损失。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多年一直维持在最高等级,美国国债也因此被各国投资者视为最安全的资产。

  今年以来,美国国债收益率平均值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异从0.15个百分点扩大至0.7个百分点左右。这表明在世界经济复苏出现反复、欧美主权债务压力沉重、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美债成为资金追捧的“避风港”。

  近期全球股市屡遭重挫,这种风险偏好也愈发明显。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日纽约股市大跌之日一度下探至2.33%,创下自2010年10月初以来的新低。

  然而,标普对美“降级”,或使这种市场心理和资金流向发生变化。摩根大通报告预计,受“降级”影响,美国国债收益率在中期可能上升0.6至0.7个百分点。这会导致先前买入美债避险的投资者遭受明显损失。

  分析人士指出,全球多数养老基金、部分共同基金和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掌握的资金在投资中有严格的“AAA”限制,即仅可以投资具有AAA评级的资产。美债原本是这些机构持有的最大资产,这次下调或将导致美债遭到一定程度的抛售。

  但是,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美债“绝对风险”上升,但“相对风险”仍较低,因为相较其他资产而言,美债仍有吸引力。“短期看美债仍是最佳避险品种,长期看倒是有点令人担心。”哈里斯私人银行首席投资官杰克·阿布林这样分析。

  目前全球拥有AAA信用评级的国家还有英国、德国、法国和加拿大。华尔街资深投资人士迈克·吴表示,在投资者看来,英法加这三个国家的经济是“一湾死水”,“不管评级机构如何判断,投资者还是会认为,美债依然是全球最稳定的大宗资产池。”

   股市 | 波动难免,影响企业融资

  华尔街资深投资人士迈克·吴指出,“降级”后,随着融资成本上升,美国企业投资扩张意愿可能进一步减弱,将影响公司股价长期走势。

  4日,纽约股市刚刚经历大跌,而5日接踵而至的“降级”消息对市场可谓雪上加霜(编注:8月5日,尽管美国发布的7月份就业数据好于预期,但是除道指上涨0.54%外,纳斯达克和标普500指数均延续跌势)。

  “过去,大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一般会造成股市波动,波动程度取决于当时的市场情况。基于最近全球股市的表现,我很担心下周全球投资者会如何消化这个消息。”野村证券美债首席策略师乔治·贡萨尔维斯这样说。

  华尔街资深投资人士迈克·吴指出,“降级”后,随着融资成本上升,美国企业的投资扩张意愿可能进一步减弱,这将影响公司股价长期走势。

  在美国,债券融资是美国上市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国债收益率提高将推升公司债收益率水平,导致公司融资成本上升,进而影响公司运营,乃至长期战略安排。

  同样,如果股市出现波动,市况不好,公司上市融资或者已上市企业增发股票融资的条件也不成熟,这使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进一步收窄,就可能收缩运营规模,裁员节支。美国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工厂耐用品订单环比减少2.1%,其中大型机械订单下降2.3%,显示企业投资意愿较低。

  不过,美国部分公司之前已经采取了增持现金的方式来应对不测。通用电气公司高层日前就披露,该公司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持有创纪录的910亿美元现金。

  楼市 | 房屋贷款成本将被抬高

  观察人士担心,美债评级下调可能会牵连到和政府密切相关的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重要房贷融资公司的信用评级,从而进一步抬高房屋贷款成本。

  美债市场的重要性在于,其收益率是其他许多资产市场利率定价的基础。在金融市场中,美债收益率往往被当作“无风险利率”。从房贷到汽车金融贷款,到一系列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定价,均和国债收益率有关。

  一旦美债收益率由于“降级”事件而上升,其他各类产品利率将跟随走高。对于美国而言,作为金融危机一个策源地的房地产市场就可能因为按揭贷款利率的上升而再次承受压力。

  自次贷危机以来,需求不振一直是困扰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最大问题。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新房销售量6月份继续下降,经季节调整按年率计算为31.2万套,比5月份经修正后的31.5万套下降1%。经济学家认为,该数据显示,美国房地产市场需求依旧疲软不振,而“降级”可能进一步抑制购房意愿,压制需求。

  此外,有观察人士担心,美债评级下调可能会牵连到和政府密切相关的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重要房贷融资公司的信用评级,从而进一步抬高房屋贷款成本。各方面情况表明,原本就疲软的美国房地产市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据新华社纽约8月5日电

  录入编辑:陈晓静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