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何祚庥:中国需要又好又快的发展战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8 11:22 来源: 新浪财经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发言(新浪财经 陈鑫 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发言(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1年8月8日-9日,由中国贸促会和品牌中国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品牌节”在北京召开。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发言。

  何祚庥:各位朋友、各位同志,我讲的题目是“中国需要又好又快的发展战略的科学创新”。今天是中国品牌节,中国需要品牌,更加需要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品牌,要树立中国特色的自主品牌就需要创新,也需要诚信,要有科学内涵的创新,没有科学内涵这种创新只能说不能做,是说不通的,要有科学内涵的诚信,没有科学内涵的诚信,社会公正不会欢迎、不会相信。

  创新就要回答一个问题,向什么方向去创新,迷失方向的创新只能用来忽悠人们、忽悠社会公众,这不是科学创新,也不是真正的创新。从我来看创新的更大方向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但是这种调整、这种转变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又好又快的经济结构的战略。快而不好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好而不快也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即不快又不好社会发展停顿更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赞成不管是黑猫白猫抓到耗子的才是好猫,我们赞成花色多样的猫,但不欢迎自称是好猫其实是不抓耗子的坏猫。为什么我们不欢迎不抓耗子的坏猫,因为发展是硬道理,因为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前一句话是邓小平说的,后一句话是胡锦涛说的,胡锦涛讲的第一要义四个字不是随便加的,在科学发展观中第一要义最重要的是发展。当然还要贯彻以人为本,还要全面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以人为本当中的重要内涵也就是共同富裕,是逐步实现的,不是依次实现的,是共同达到富裕,至于前面提到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协调即首先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妨碍后代人的发展能力,这个定义是联合国发展中吵了十年之久最后达成的定义,就是我刚才念的定义。这个定义怎么解释的,对于当代人的是满足需求,而且是充分满足需求,对后代人是不妨碍后代人的发展能力,这两个提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实际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强调了当代人的发展。

  现在有一些人反对GDP至上,提倡发展的要稳一些,但解释为发展慢是不好的。邓小平1992年的讲话,邓小平说“现在需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这是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的。现在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者发展的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所以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走快些,只要讲效益、讲质量就没有什么可反对的,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要抓住机会,现在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碰到的机会全部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这个问题对当前尤为重要,大致世界经济走向第二次衰退,今天是星期一,我大胆预言,这个星期一定出现黑色星期,全世界的股市疯狂下跌。但是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反而是一个机遇,请大家好好考虑现在的形势。邓小平还说,1989年开始治理整顿,比如说票子发的多一些,物价浮动大了一些,重复建设比较严重,造成一些浪费,但是1989年这样一个整顿跟大跃进是不同的,没有伤害整个发展的机体,没有伤害整个发展的机制,这是邓小平评价1989年的整顿。看起来我们的发展总是在某个阶段抓住时机,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而后继续前进,从根本上说手头的东西多了,我们处理各种矛盾的问题就占了主动地位,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的快一些,不可能总是这么平平稳稳,稳稳当当,要注意需求稳定和稳定发展,但是稳定和需求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造成谨小细微。

  小平同志这些发言非常重要,为什么今天在这儿长篇引出邓小平的讲话,目的就是大家共同呼吁一下,复习一下邓小平是怎样规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就离不开能源,而又好又快的发展就离不开又快又好的发展能源,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前期或者中期,我们叫前中期,就更离不开能源。江泽民说一个国家处在工业化前期、中期的时候,能源消费通常进入快速增长期,能源消费的上升速度和国民经济上升的速度一般要大于在工业化后期或者后工业化时期,能源消费才可能小于1。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信息,今年头四个月中国GDP增长9.6%,电力增长12.6%,结果一测算电力排出系数高于1.32。这样一个数据有力的证明中国工业化正处在前中期,要经过较长的时期才能达到工业化的后期,获得工业化时期,所以中国不仅需要又好又快的保持GDP的增长,同时也需要又好又快的保持能源的增长。或者说中国的需要是困难,而且是优先困难,而令人惊讶的是在中国能源界的人士竟然认为第一位需要是节能,中国需要优先节能,节能什么意思?节能放慢或者降低能源增长速度,这就涉及中国会不会走向半个工业化的问题,经济发展有它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个人是不能动的,生产力的发展也有不以人们意志客观发展的规律。提高能效,杜绝浪费,对能源弹性系数进行微调,这是可能的。但要把现在的电力消费系数从今年头四个月的1.32下调到0.4、0.5,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有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的西部,每缺少一度电造成GDP的损失是9-10块钱,在东部对于GDP的损失是12-15块钱。而更加荒唐的是我们的能源专家们,尽量从节能优先走向限能优先,主张对能源要实行总量控制,要以弹性系数小于0.5支持经济发展。而且为了控制经济发展,绝对不能超过天花板。我个人感到,这样一种理论完全违背邓小平所讲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人均GDP比世界平均值稍微低一点,中国人均能量的消费要比世界平均值稍微高一点,但中国人均能量的消费是发达国家的1/4,或者1/5。我们还差的远的很,中国有多少富裕能量可以节约,中国又能够节出多少的能量,为什么今年夏天能源供应会出现大量缺口,几乎全国各地达到了10%。一个重要原因请允许我直说,来自于明显错误的甚至于十分荒唐的限电理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的问题上,我们当然需要澄清,但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澄清,不是随时髦思潮变来变去的创新。国际上提出的发展模式,中国的专家们跟着唱,中国要改变模式,中国需要的是中国自己创造的,又好又快的创新模式不是低模式,低模式是慢腾腾的发展模式。中国严重短缺的是化石能源,但中国可再生能源是世界第一流的,我给大家公布了这个数据,中国水能资源有7亿千瓦,远远超过美国,占世界第一位;中国的风能资源是全世界最丰富的国家,初步统计全国离地面50米高的三级以上的风能资源可开发量可以达到26亿千瓦,是我国目前总发电量的2.6倍。中国的太阳能不是世界第一,世界第一位的是撒哈拉大沙漠,中国落地的太阳能每年达到1.7亿万吨标准煤,是中国能源消费总量33亿吨的520倍,大的很,足够我们用,但我们现在太阳能的利用还不到总量的1/10万。显然中国经济有发展的转变,也需要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变,但首先需要能源发展战略的转变,能源结构的大幅度转变,中国的战略创新不但是应该困难优先,而且是可再生能源优先,要优先大幅度的扩张水能、风能和太阳能,与此同时也就控制了碳排放,碳排放是有压力的,但我们大力拓展可再生能源,同时就解决了碳排放。

  今天是第五届中国品牌节的开幕式,树立中国品牌、树立中国特色的品牌,就要优先树立科学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品牌。谢谢各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