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日报:分红险各种分红方式通俗讲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2 11:13 来源: 新浪财经分红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重点,客户在选择保险时,也往往比较看重分红收益。但是,在实际销售过程中,我发现多数客户并不了解保险公司的这些分红原理和名词,甚至很多同行也根本讲不清楚。所以,我专门写一篇日志做一个尽量通俗的讲解,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您一定指出哦。
一、保险公司的分红从哪里来?
分红保险的红利来源于三差益:死差益、利差益、费差益。
举例:
由死亡率来定价:假定一万人年初同时买了一年期寿险(即只保障死亡的险种),预计死亡率为0.3%,也就是预计这一年内这一万人当中会死亡30个人。如果每人保险金额一万元,则需要收集30万元保费才能保证给付这30人的保额,那么,这一万人每人需要缴纳30元保费(这30元保费就叫纯保费)。(插一句题外话:保险是一种商品,它是有价格的,如果我想买一万元的身故保障,那么一年需要支付30元保费。它和我们平时花30元买了零食是一样的。人们总觉得零食吃到自己肚子里,自己享受了吃的这一刻,这三十元值。而花30元买了一年的一万元身故保障,总觉得看不见摸不着,什么也没感觉到,太亏了。其实不然,这三十元买到了一年的心理踏实和对家人的承诺,其实并不贵哦。)
再由投资收益率来定价:保险公司收到保费以后,是要拿去投资的。假定预期投资收益率为6%,那么上面的30万元赔付额就不需要收取30万元保费了,只需要收取28.3万元保费即可(每人实收保费28.3元)。
最后由公司管理费用率来定价:如果保险公司的房租、工资、水电、税金等管理费用率为4%,则用28.3万元乘以0.04等于11320元管理费;那么需要实收29.432万元保费(每人实收保费29.43元)。
那么,最后定价为每人一年期保费29.43元。
一年期满后的实际结果是:
一共死亡了28人,保险公司赔付了28万元,节余了2万元。这2万元就是死差益。
实际投资收益率为10%。那么28.3万元乘以1.1等于31.13万元。这多出来的1.13万元就是利差益。
实际管理费用为1万元,省了1320元。那么这1320元就是费差益。
三项差益加在一起为32620元。这些钱就是保险公司在这一款保险上所挣到的收益。保监会规定,红利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70%,则保险公司至少要拿出32620元乘以0.7等于22834元做为红利派发给客户。
强调一下,上面只是一个简单讲解,实际的红利、费率等计算是很复杂的,远不是我所能计算的。我只能是将一个基本原理讲解出来。上面这个例子也是借鉴别的文章改动了一下写的。
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首先知道了保险公司的分红是如何得来的,同时也就明白了不同的险种分红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险种购买群体不同,死差费差等都是不一样的。
第二、分红险和非分红险孰优孰劣?
这些年来,我国的利率经历了多次的大幅度升降。早期的非分红险,很多都是在银行高利率时出台的,所以其预定利率非常高,后来银行利率大幅下降以后,那些险种让保险公司损失惨重。像国寿的老版九九鸿福。
同理,如果是在银行低利率时设计的保险费率,则其预定利率一定偏低,客户买保险的费用就会增加。等到了银行高利率时,客户已买的保险就会觉得吃亏了,甚至不如退保重买。
而分红保险则可以规避一定的利率变动风险与通货膨胀的风险:在利率上升时,投资收益增加,分红增加;利率下调时,投资收益率下降,分红减少。
但是保监会规定,重疾险是不可以分红的。因为这类险种是一个复杂的保险品种,管理难度较大,风险也较大。它强调的主要是保障功能。针对此,各家保险公司纷纷推出了分红主险附加重疾险。独立重疾险市面上并不多,国寿的三康就是非常经典的独立重疾险。从长期总收益上来看,分红主险附加重疾险的总收益一定是高于独立重疾险的。但是费用也一定是高于独立重疾险的。在我前面的日志教您如何选择保险时提到过这个问题,您可以参考一下。
同样,还有一些纯保障性的寿险,通常也是不带分红的。它可以说就是纯保费。这类险种价格便宜。但是没有分红,无法应对利率的升降。我个人很喜欢这类纯保障性险种,虽然不能与时俱进,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保障远比收益更重要。有限的保费,要想获得更多的保障,就应该选择这类险种。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谈收益,收益再高也是虚的,一次意外事故足以抵消所有的收益了。在有保障的情况下,您再去买收益高的保险或者去投资股票黄金,心里多踏实呀。不过,要是经济充许的话,当然是首选分红险喽。
三、固定返还的种类:
现在很流行这种定期返还生存金的分红险,从每年都返生存金至三年返一次生存金,各种花样让人眼花缭乱。它充分考虑到人们的消费心理,大打理财招牌,强调收益丰厚。这里需要讲一下这种返还的注意点。
1、返还基本保额的百分比:基本保额不等于保障额度。例如国寿的瑞鑫保险,三十岁男性每年交保费7260元,基本保额是5万元。每年返的生存金是5万元的8%。而其身故、大病、满期金的保障额度是15万元。客户在选择保险时,要看清这一点哦。另外,不要看保险公司最爱强调的百分比。有的保险,宣传时强调返还的生存金“高达”基本保额的百分之二三十,看起来是不是觉得很高啊。问题是您看基本保额是多少了吗?不同的保险,相同的保费对应的是不同的基本保额,所以只凭一个百分比数字是无法做对比的。不要让自己沉在这些数字游戏当中。
2、返还年交保费的百分比:看清楚哦,是年交保费,不是保费。这个现在也特别流行。很多客户不注意有“年”这个字,还以为是所交总保费的百分比呢,感觉特别好。年交保费,就是指第一年所交的保费。例如一年交五千元保费,共交10年,每年返年交保费的1%。返还的是5000元的1%,也就是50元。
3、返还当时保额的百分比:这种返还在下面讲到,因为这个牵涉到增额分红了,所以放在分红方式里讲。
四、分红的不同方式
1、现金价值分红:这个是大部分分红保险所采用的方式。我们在拿到保险合同的时候,会看到有一页是现金价值表,这个表里对应的每一年的数字,就是我们在对应年度退保时可以领取的钱数。关于现金价值,我前面的日志有所讲解。因为保险是有成本的,除了保障成本,还有管理成本等等,而且中国的保险成本计算时,一般都是在第一期的保费里扣除掉的。所以,任何保险头一两年的现金价值都很低。而保险公司在扣除了成本以后,才会用剩余的保费去做投资,那么这个保单分红的基数就不可能是您所交的全部保费了。所以很多客户在头几年一看分红报告就非常生气,认为上了大当了,其实不然,保险分红的重点在于复利生息,所以头几年的分红决不代表它长期下去的真正收益。我看过国寿这十年的分红情况,如果用现金价值做基数来计算的话,国寿的实际分红一直是高于我们平时给客户演示的计划书数额的。说明计划书中的预计红利还是比较合理的。、
2、保额分红:这个分红方式现在特别红,特别是新华,一直主推保额分红,会长大的保险。它的分红基数是保额,肯定是要比现金价值高很多的,所以分红额也就非常高了。它会将每年的分红加到保额里面,增加客户的保障额度。例如第一年保额是十万,分红是1000元。那么第二年客户的保额就是101000元。随着客户年龄的增长,客户的保额会不断增长。
3、增额分红:这种分红方式是用现金价值来做基数进行分红,但是每年的分红额会加到保额里面,增加客户的保障额度。这种保险有时候也有固定生存金领取的,由于其保额是不断增加的,故此其生存金也会不断增加的。
4、终了红利:现在很多公司都打出终了红利的名头来。说是除了正常的红利以外,在合同终止的时候还有终了红利可发。这个终了红利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可不长,而且一直备受争议,因为谁也讲不清楚。业务员只是说终了红利如何好,如何多。从理论上来讲,终了红利就是在合同终止时,保险公司拿出以前未配的30%的红利(前面说了保险公司每年要拿出可分配盈余的70%派发给客户的)再乘以0.7,一次性派发给客户做为终了红利。这么看来,等于是客户又多得了一笔钱。但是这个为什么会受争议呢?因为这个终了红利是一个预期值,一方面从合同上是无法体现出来准确的数字的,另一方面是这个终了红利也是完全由保险公司说了算的,所以你根本无法预测自己能够拿到多少钱。
对上述几种分红方式的对比:
从计算红利的基数来看,现金价值分红的计算基数比较小,保额分红的计算基数比较大。特别是投保初期保单的现金价值比较小,因此,现金分红险投保初期现金红利很小,没有保额分红的优势。但从长期看,随着所交保费越来越多,二者的差异就会逐步缩小了。因为现金价值在不断增加,分红基数也就不断增加,而保额是固定不变的,分红基数也就是固定不变的了。
我认为现金价值分红比较适合普通老百姓,因为这种分红是可以随时领取的。而保额分红和增额分红的险种,其所分的红利是不能够领取的,只能是一直增加保障额度。直至合同期满或是被保险人身故才能够领取。如果中途退保的话,前期的高分红是要折算成对应的现金价值的,这么一折算的话,高分红也就不高了。说白了就是虽然看着分红很多,但是自己不能领,必须一直放在保险公司等保险期满或身故。
如果是成年人,买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且给孩子留一大笔钱花,可以考虑保额分红和增额分红,不断增加保障额度,强制自己不取红利,将来身故以后正好给孩子留一大笔钱。如果是给孩子买保险,不建议选择这两种,孩子又花不上。如果是买短期保险,买保额分红到是不错。
一般情况下我不赞成购买保额分红或是增额分红险种,一方面是俺们国寿没有这种险种,嘿嘿,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看过这种险种的合同,可以说是基本没有什么承诺的内容。你将来能领多少钱,可以说是完全凭保险公司的不确定的分红情况来决定的。特别是看人家的计划书,可以演示出一个特别高的数字来,让人看着超级心动,可是这些数字在合同里是完全没有的,只告你一句分红不确定了事。做为一个老百姓,买分红类的险种总是希望有活钱可用的。但是如果让自己的钱完全不由自己做主,那种感觉可不太好。
特别是一些重疾险,同样的保费情况下,它的保额会比较低的,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保额也不断增长。我算过一个大病险,同等保费情况下,为零岁孩子买,如果买康宁,可以保十万。如果买那种增额型保险,得等到孩子四十多岁时才能涨到十万元。虽然此后增额型保险的保额会超过十万元。但是在前四十年里,同样的保费,却没有得到同样的保障。所以说买的不如卖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