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股评论:惠普走上自毁之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4 20:20 来源: 新浪财经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普莱蒂(Therese Poletti)撰文指出,惠普打算拆分个人电脑部门,并针对软件业务进行转型,但是这样的做法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因为这与惠普的现状、传统和能力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矛盾,惠普所走上的,很可能是一条自毁之路。

  以下即普莱蒂的评论文章全文:

  现在,惠普首席执行官李艾科(Leo Apotheker)已经踏上路演的征程,试图去安抚或愤怒或恐慌的投资者,而这任务并不轻松——他和董事会为什么打算要拆分一些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他必须对此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李艾科去年11月1日正式就职以来,惠普(HPQ)的市值已经有大约360亿美元不翼而飞,股价跌幅超过四成,这已经让众多的投资者如坐针毡了。毋庸赘言,这不能全说是惠普的错,市场近期的狂乱波动与巨大卖压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毕竟标准普尔500指数同期的跌幅只有5%而已。

  惠普上周四所宣布的决定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的举措到底是否正确?这是所有人现在都没有完全弄清楚的问题。当然,其他徘徊不去的问号还有很多。惠普说,他们正在为自己的个人电脑业务部门寻找可能的选择,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他们实际上就是想要将这一业务拆分出去。该公司还直接枪毙了TouchPad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产品,而他们为了这些收购Palm不过才是去年的事情。

  显而易见,惠普现在已经将视线聚焦在了软件业务当中。他们的董事长、前甲骨文(ORCL)总裁雷恩(Ray Lane)以及首席执行官李艾科都是软件行业人的背景,还有董事会内的重量级人物安德森(Marc Andreessen),这周末还在《华尔街日报》撰文说,他相信“软件公司已经准备好收割经济的巨大收获”。

  然而,无论怎样,该公司路人皆知的,拆分400亿美元的个人电脑业务的希望还是伴随着巨大的风险。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师萨科纳吉(Toni Sacconaghi)在上周一份研究报告当中指出,如果惠普决定将这一部门直接拆分给股东,就像在Agilent Technologies Inc(A)交易当中那样,他们就将失去过去采购服务器、电脑和打印机部件的强大购买力。

  萨科纳吉写道:“我们相信,这很可能将会带来负向的协同作用(岗位重复,尤其是需要建立新的企业中心,打压供应链购买力,削弱分配渠道),这样的拆分实际上会将两家企业的总盈利压低5%。”

  李艾科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惠普将通过“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好的成长”来挽回个人电脑业务400亿美元的损失。

  然而,失去购买力就意味着他们想要保存的其他业务部门都将受到影响,包括行业标准服务器和刀锋服务器等,这些产品的零部件都和个人电脑非常类似。无论是戴尔(DELL)这样的个人电脑公司,还是英特尔(INTC)这样的芯片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个人电脑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保持相对不错的利润率,靠的就是这些利润较高的服务器产品。惠普的利润率则是从自己的购买力和领先位置当中受益匪浅。

  萨科纳吉写道,如果惠普想要仿效竞争对手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策略,就必须接受作为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的较低成长率,并通过股票回购计划之类将现金返还股东。

  “我们相信,惠普的财务模式应该和IBM的相似:较低的盈利成长,通过成本控制和向高附加值业务的转型来获得适当的利润率,以及纪律严格的资本配置,将现金返还给股东,首选手段就是股票回购。”

  李艾科在周四的研讨会上对分析师们解释说,他们102亿美元收购Autonomy的交易将实现“无缝对接”,他还吹嘘了自己作为一个软件行业管理者的专业能力。“作为一个职场生涯大部分时间都投入了软件行业的经理人,我对那个世界再熟悉不过了。”李艾科表示,“有些交易是非常麻烦的,但是将Autonomy引入惠普的世界将是无缝对接,两者高度匹配。”

  只是,软件从来都不是惠普的强项,他们努力推动这部分业务成长的措施从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时代就已经开始,但结果都是微不足道。2010财年当中,惠普软件业务的规模增长到了35亿8000万美元,还不足公司同期总营收的3%,不过其运营利润率确实是达到了20%以上,远远超过个人电脑业务的5%。

  李艾科当然不是企业史上第一个追逐高利润率的首席执行官,但是他必须说清楚,企业是否一定能够在追逐当中存活下来。

  “要建立一家伟大的企业,需要多年的努力。”圣克拉拉大学法律副教授戴蒙德(Stephen Diamond)对惠普前途的担心代表了华尔街和硅谷很多人的想法,“可是要毁掉它,几个月就够了。”(玉祥)

  本文为译者授权新浪财经独家使用,任何媒体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若需授权必须经新浪财经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如果私自转载本文,译者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