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美联储应拒绝推行QE3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6 20:52 来源: 新浪财经

  导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迈克尔-伍德福德(Michael Woodford)8月25日在《金融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文章指出美联储不应推行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而是应该增加政策透明度,消除市场上的不确定性因素。

  以下是该文章摘译:

  今天,全球的投资者都会密切关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先生在杰克逊镇年会上的演讲,因为人们希望通过的他演讲,揣摩出美联储今后的政策走向。有些人希望,就像他去年这个时候所做的那样,实行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从而拯救世界经济。可是如果这么做将是大错特错,而且不仅仅是出于简单的政治原因。

  量化宽松政策的理论依据并不严谨,其内容的实质是,一个经济体的绝对价格水平是由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供给决定的,基于此,从长期来看,增加货币供给必然会相应的提高价格水平;同时在短期内量化宽松政策对支出也会产生影响,并最终推高物价。可问题的关键是,如果实行这个政策,必须永久性的增加基础货币。可是从日本的经验来看,增加的货币储备很快就退出了流通,更糟糕的是,不管对长期造成什么影响,在试验开始后的五年里,就连货币的名义增长率都没有提高。

  现在,美联储没有表示会永久性地增加美国银行新增的货币储备,同时还坚持要将通货膨胀维持在一个正常的目标范围之内。如果要使量化宽松政策真正产生效果,美联储就必须做到,既保持这些新增的货币储备永久性存在,又同意暂时增加通货膨胀,也就是相应的永久性提高价格水平,而这显然是做不到的。

  然而,现在关于量化宽松政策讨论最多的还不是增加货币储备,而是关于美联储资产构成的变化。一般而言,中央银行适当的进行资产交易并不会影响价格,除非市场出现问题而最终导致失灵。2009年就是这种情况,美联储大量购买抵押债券,而那时抵押债券市场非常萧条,美联储的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拯救了金融市场,对整个世界的经济也大有益处。可是在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一个非流动市场和国债进行置换,今天也一样。

  有人认为,考虑到美国经济现在的萧条,即便效果有限,也不妨试一试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但是这很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决策者们将以此为借口逃避责任。如果美联储12月份大量购买资产,则可以逃避公布未来的政策目标。

  如果说QE2有什么效果的话,那就是传递了美联储未来政策的信号。政策宣布以后,通货膨胀的预期就增加了,很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委员希望使用传统的政策,但是他们都失败了。这样传递信号并不合适,形成预期最有效的方法是直接说出来,而不是对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行动进行推断。

  实际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确实在八月份形成了一种预期:利率将保持不变,并持续到2013年中期。这比公开市场买卖更加明智,但是因为表述上的模棱两可使得其效果大打折扣。伯南克并没有承诺两年内一直保持低利率,他总是避免正面回答问题,并附带很多限定性条件,使得他的表态变得非常不确定。尽管让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承诺,不管未来发生什么,都维持一个具体的利率水平,没有实际意义。但是伯南克可以通过今天的演讲来明确,今后美联储的政策要视未来的情况而定。

  一个明确的信号,可以从两方面来帮助经济。首先,表明美联储容忍在政策收紧之前,出现一个暂时性的通货膨胀。这样可以刺激支出,同时降低实际利率;第二明确永久性价格水平增长的幅度,从而避免关于长期价格水平不确定性的蔓延。这反过来也可以避免通货膨胀风险溢价的提升,从而可以确保短期通货膨胀预期增加的效果。

  对未来经济预期的不确定已经是影响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不仅仅是美联储的政策不确定,更重要的是美联储本身变得越来越难以揣摩,这对经济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个时候,如果美联储政策能更容易被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杰克逊镇的年会给伯南克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鹿城/编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