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投洽会十五年发展简史大会特色与主要成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6 11:06 来源: 新浪财经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WAIPA)和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CCIIP)参与协办,福建省人民政府、厦门市人民政府、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承办,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部分计划单列市、国家有关部门和部分全国性商协会作为成员单位参与组织工作并组团参展参会。

  投洽会是中国目前唯一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的全国性国际投资促进活动,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投资促进盛会。投洽会以“引进来”和“走出去”为主题,通过展览展示、项目对接洽谈,为中外投资合作提供平台。围绕中国吸收利用外资政策导向和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政策导向,举办“国际投资论坛”和数十场投资热点问题研讨会。投洽会还广泛邀请境外政府机构、商协会、企业前来宣传介绍其吸收外资政策、投资环境,展示市场商机,为国际双边、多边的投资合作提供平台。

  投洽会自1997年起每年9月8日至11日在厦门举行。它的前身是已经成功在厦门举办了十届的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投洽会开创了全新的国际投资促进模式,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投资促进平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利用外资工作和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带动了投资洽谈类展览会的蓬勃发展。投洽会还大力推进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合作,充分展示中国政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诚意,有效推动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很好地宣传和展示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扩大投资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繁荣的良好形象,有力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一、发展简史

  投洽会的发展历史,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浓缩和折射。今年9月8日将迎来第十五届投洽会盛会,如果加上十年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历史,投洽会已经走过了二十四年的辉煌历程。二十四年来,根据中国对外开放大政方针,投洽会励精图治,努力顺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办会主题和内容,逐步从最初的区域性经贸活动发展成为当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促进盛会。

  1987年,作为最先享有“特殊”政策地区之一的福建省步入了改革开放的第八个年头,此时,开放意识弥漫在整个厦门经济特区。开始有人策划设计了以“招商引资”为主题的洽谈会。同年9月8日由福建省的厦门、泉州、漳州、龙岩四个地市联合主办的“闽南三角区外商投资贸易会”在厦门开幕,这就是今天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最早发端。

  1991年,国家外经贸部批准厦门作为举办口岸级贸洽会的国际招商城市之一。这样,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由省内区域性的洽谈会升格为口岸洽谈会,主办单位亦由福建单家扩大到数省联合。至此,福建投洽会开始以“滚雪球”般的速度发展,其国际知名度与日俱增,外商与会人数、项目签约数及投资金额呈逐年递增态势。

  1997年是投洽会历史上划时代的年份,福建省投资贸易洽谈会再上大台阶。国家外经贸部将之正式升格为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并作为投洽会的主办单位,倾力打造这一全国性国际投资促进活动。投洽会成为了中国吸引外资的权威平台,开始进入了迅猛发展状态。

  199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在此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利用外资的方针政策逐步得到了实施;全国利用外资工作会议为中国更加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指明了方向。在此大背景下,第二届投洽会招商引资的主题鲜明、吸引力、影响力大大提高。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分计划单列市政府、国家有关部门和部分全国性商协会作为成员单位积极组团参会、参展。

  2000年,投洽会开始将投资和贸易分离开来,并首次举办了“国际投资论坛”,积极邀请国际名流与外国政要莅会,投洽会的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2002年,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WAIPA)作为投洽会的首家协办单位,参与投洽会的组织与推介工作。接着,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等也相继参与协办投洽会的组织工作。2006年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CCIIP)也正式加盟成为投洽会首家国内协办单位,至此,投洽会的协办单位已增至6家。

  2005年3月,投洽会正式通过了全球展览业协会(UFI)的认证,成为全球唯一经UFI认证的投资促进类展览会。此年,投洽会与“亚欧会议贸易投资博览会”同期同馆举办,投洽会国际性取得空前突破,共有125个国家和地区派员参会。

  2006年9月8日隆重庆祝投洽会十周年庆典。十年耕耘,铸就辉煌。投洽会从单向招商引资走向双向投资促进,从追逐直接投资到资本项下的各项合作,从汇聚国际投资信息的凹地到孕育全球投资促进的高地,从为中国企业寻找商机到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展示形象和商机,投洽会终于成就了国际著名品牌,她将在国际投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之后,投洽会发展再扬风帆。在发展过程中,投洽会的组委会机构逐渐规范化。福建省人民政府、厦门市人民政府和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作为投洽会承办单位,在会议筹划、组织和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投洽会的成员单位不断增加,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按照“自愿参与、平等互利、东西互补、部省连手、共同发展”的原则,在2007年第十一届投洽会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相继成为投洽会的成员单位,尤其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加盟,标志着投洽会成员单位已由境内向境外拓展和延伸,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至此,投洽会成员单位已增至52家,所有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投洽会的组织工作,并组团参会、参展。

  2008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奥运之年,因此,投洽会更加吸引世界关注。第十二届投洽会积极促进国际多双边经济交流与合作,太平洋岛国系列活动、中葡论坛系列活动、中日双方投资促进机构第15次联席会议、第二届非洲商品展览会、中国瑞典投资促进机制会议等纷纷加盟,大会期间举办的国际重要多、双边活动进一步增多。新建成的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及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将投入使用,投洽会的展览面积从32000平方米增至60000平方米,这对投洽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200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海峡两岸关系发生积极重大变化,海西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三届投洽会为世界了解中国经济最新的发展动态和相关的政策导向,为我国企业“引进来、走出去”,为海峡两岸的产业与市场对接,带来难得的机遇。乘海西东风,投洽会组织规模进一步扩大,创建于2004年、致力海峡两岸经贸交流的社团机构——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正式加盟投洽会成为第53个成员单位,并参与主办相关活动,投洽会对台特色和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功能进一步凸显。

  2010年,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主办的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与第十四届投洽会同期举行。两大盛会强强联合、相互辉映,吸引了全球的眼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等8位中外国家领导人莅临大会。本次盛会正式开通了“网上投洽会”(www.cifit.cn),实现了投洽会的永不落幕;首次推出了“主宾省”、“明星市”、“企业日”等特色馆日活动,掀开了投洽会发展的新篇章。

  二、大会特色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投洽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办会模式,逐步确立以投资促进为主线,以“引进来”和“走出去”为主题,以“突出全国性和国际性,突出投资洽谈和投资政策宣传,突出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突出对台经贸交流”为特色。投洽会采取投资与贸易相结合、展览展示与项目洽谈相结合、项目推介与政策咨询相结合、政策研讨与信息发布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投资与合作朝双向、多元化发展,为与会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今,投洽会作为世界投资博览会的品牌魅力进一步彰显,并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一)围绕“引进来”和“走出去”两大主题,全力构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性投资促进大平台。

  投资是当今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投资对带动各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0%以上。投洽会把招商引资作为主题,既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也符合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投洽会每年都结合各地引进外资的总体目标,精心组织和筛选一大批引资项目,安排了层次不等、形式多样的双向交流、投资项目对接洽谈活动,为国内外投资者和引资者进行投资洽谈合作创造条件。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投洽会规模和水平的不断发展,参加投洽会的境外客商人数逐年增加,层次提高,投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据统计,超过400家跨国公司参加了投洽会,其中名列世界500强之内的就有100多家。自第五届起,投洽会在继续突出招商引资的基础上,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引入了“双向投资”新内容,由全国性向国际性迈进。目前,投洽会已成为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一个重要促进平台,成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快捷通道,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

  (二)依托多元化展览展示和研讨交流,构建国际投资政策、法规、环境、国际资本流动、运作模式和项目发布的一个巨大信息平台。

  历届投洽会都紧紧围绕中国吸引外资的产业政策,大力宣传和展示利用外资的成绩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宣传各地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推介各地投资重点项目,使投洽会能最为集中地提供大量的投资相关信息,方便投资者对投资中国进行“一站式”的投资选择。投洽会期间举办的“国际投资论坛”是中国最具权威的利用外资政策与国际投资战略论坛,每届均有中国国家领导、国外政界名人、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企业界及经济学界知名人士与会演讲。数十场围绕中外投资政策、双向投资等热点问题的专题研讨会全面介绍了中国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的最新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最新动态,为海内外客商提供了权威的吸收外资政策信息,丰富了投洽会内涵,提升了投洽会在国际上的地位。

  (三)服务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发挥招商口岸辐射作用。

  为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投洽会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招商外资的宣传力度,在客商联络、展区设置和项目对接洽谈等具体措施方面都向他们倾斜。目前,投洽会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招商引资的前台,并有力配合“万商西进”工程的推进实施。

  (四)借助独特对台优势,有效架起了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的桥梁。

  在与台湾岛一水之隔的厦门举办投洽会,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要充分发挥福建特有的对台区位优势和人缘优势,推动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兴业。历届投洽会都有许多涉台活动,突显对台优势。台湾一直是境外组团最多的一个地区,每届投洽会均吸引数千名台商参会,占与会客商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同时,会上签订的台商投资项目也逐年上升。

  (五)集聚世界各国重要嘉宾,推动高级公关活动的开展。

  投洽会每年都集聚了大量的国内外重要来宾,包括政府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等,使投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高级公关场所。从第六届投洽会开始,国外来宾人数皆突破一万人,国内来宾保持在4万人以上。每届投洽会期间,中央政府及各相关主管部委的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对外经济合作的副省长、副市长、副主席以及中国国有大企业的负责人和有关专家、海内外近300家权威媒体的1200多名记者云集投洽会现场,各种高层会晤洽谈频频,大量宣传报导从投洽会会场飞向世界各地,起到了良好的公关及新闻效应,给与会境内外企业开展高级公关活动,展示企业形象提供极佳机会。

  三、主要成效

  作为中国最大的投资促进活动,投洽会自举办以来,一直秉承投资促进的主题,开创了全新的国际招商模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推动了中国招商引资工作和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

  投洽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投资促进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在中国吸引外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已经成功举办的十四届投洽会中,共有近150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多名境外客商参会参展;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参会或参展;3000多家跨国公司参会或参展;中国所有省市包括200个以上中心城市组团参会;10000名以上境内外媒体记者采访报导;2600多位境内外嘉宾在300多场论坛研讨会上演讲;15000多个项目在投洽会上签约;1000亿多美元从投洽会进入中国市场,一大批中国企业从投洽会走向了世界。许多省市自治区多次组团参加投洽会,都从中获得了投资项目洽谈机会,签约了一批吸引外资项目。每届投洽会都因应中国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确立主题内容,大力宣传中国最新的产业政策、对外开放政策、投资环境与市场信息,推出能反映当时中国投资热点的项目,把专利技术转让、产权交易、转让金融不良资产、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等推向投资领域的前台,并适时组织引导国内资本向境外拓展发展空间,全方位、多层次地配合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

  (二)带动了境内外投资促进展览会议等活动的蓬勃发展。

  投洽会历经二十四年的经验积累和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的办会体制和运作模式,即由政府部门组织全国性的招商展会,通过项目推介、产品展示、政策发布、专题研讨等方式,为海内外客商提供全面的集中的投资洽谈和咨询机会。这种模式是投洽会首创的,也是投洽会的独有特色,获得了各界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英国首相戈登•布朗这样说道:“我很高兴英国已与这个盛大的投资贸易洽谈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英国将一如既往地借助投洽会这个平台举办一系列推介活动,并期望进一步推动双方之间的双向投资。”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曾这样盛赞:“我早就听说过投洽会。我认为它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形象,表达了世界经济合作、和谐发展的愿望,有利于世界各经济体制之间的互相开放和发展。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的国际经济组织参与投洽会的原因。”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秘书长素帕猜在参加投洽会后也留下感言:“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投洽会硕果累累,特别是近几届参会境外客商人数的不断攀升,使越来越多来自全球各地的客商能在这个平台上共享商机。这个投洽会办得非常高效圆满。联合国贸发会议作为投洽会的协办单位,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这一国际盛会,为中国全面发展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从国内的实践看,自投洽会创办以来,各地举办的“洽谈会”、“招商会”层出不穷,这些活动的运作模式基本上与投洽会相近,其中有不少是学习借鉴投洽会成功经验的结果。投洽会开创了全新的国际招商模式,带动了投资洽谈类展览会的蓬勃发展。

  (三)有力配合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近年投洽会重点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宣传力度,在客商联络和项目推介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第十届投洽会还举办了“中国西部地区投资优势介绍会”;为推介中部及东北地区投资环境,同时举行了“中国中部及东北地区投资优势介绍会”等系列推介活动,就有关政策和投资合作机会进行宣传;为进一步加强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合作交流。从第九届投洽会始至今,组委会还举办了“国内投资项目对接会”等专业对接活动,有效推动了国内资本的合理流动。

  (四)紧密结合海西经济区建设,有效地推进了两岸经贸交流合作。

  投洽会选在与台湾仅一水相隔的厦门每年定期举行,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福建特有的对台工作地缘和亲缘优势,近距离地展示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成就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效推动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据统计,第十四届投洽会共有100个台湾工商团体3800位台商参会,台湾客商数继续高居境外客商数首位。另外,投洽会通过专题研讨和相关促进活动,譬如: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世博论坛·海西城市发展与合作论坛、海峡两岸银行业高峰会、海西金融论坛等系列论坛,台资企业项目对接洽谈专区、台资农业企业投资项目对接会、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等项目对接和产品采购活动,以及海峡旅游博览会、台湾企业展、两岸饮用水安全与健康、海峡两岸亲情联谊会等内容丰富的涉台活动。第十四届投洽会同期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地产投资交易会首设台湾展区,台湾地产商首次组团参会,开创了两岸地产合作的新纪元。这些活动对台资导向作用明显,为推进了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五)塑造和平发展和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目前,国际上以投资促进为主题的大型活动很少,鉴于中国已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加上连续二十四年成功举办投洽会产生的影响,投洽会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逐年提高。随着办会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投洽会每年吸引了大量国际政要、知名学者和跨国公司总裁前来参会,并有众多境内外媒体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向全世界报导和宣传中国的发展状况、消费市场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强了外部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中国和平发展,不仅为中国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这个过程中,肩负投资促进功能的投洽会,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