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亨:各为自身利益 欧洲乱局有排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7 13:20 来源: 新浪财经据香港《经济通》报道,上周五(2日)至本周一(5日)港股又再急泻,促成之成因又是来自欧洲的债务问题,包括了意大利的债券违约保险成本突然又升温,首次超过了西班牙的债券,两年期的国债孳息率升至4.2%。4.2厘究竟反映了甚么风险?只要看看美国同期的两年期国库债券0.2厘便知晓,国际投资者宁愿将资金放进美债,只赚取0.2厘的回报,也不肯放在意大利4.2厘回报的债券上,4.2厘与0.2厘的息差,便是市场称之为的“风险溢价”。意大利今年的债务累积已达意大利GDP的120%,共达1.6万亿欧元,是欧元区整体债务的四分之一(西班牙的债务约为6500亿欧元)。
瑞士高调抗拒升值
欧洲的债务缠绕不断,令欧元货币不断贬值,没有加入欧元区货币而又财政健康的瑞士法郎便成为欧洲资金的避难所。自2007年以来,瑞士法郎兑欧元及美元已经上升了四成以上,以十年计算,法郎兑美元更是升了一倍以上,瑞士的人口和香港差不多,只有750万人,地处欧洲中央,没有对外的港口,旅游业是该国经济的其中一大支柱,但强劲的法郎令邻国旅客却步,本土的制造业亦受拖累,瑞士终於在昨天将货币大贬值,并与欧元作1欧元兑1.2法郎挂勾,并扬言以“无限”的资金后盾作保护这个“联系汇率”。
中国应向瑞士学习
其实,不论欧元央行、瑞士、美国、英国等国家都是一直利用货币汇率及利率去控制和保护自己的经济和出口,这多年来欧美国家强迫人民币升值,其行为是等同将自己国家的难题输出,牺牲别国的经济成长去挽救自己早年种下的恶果。瑞士今次高调的去抗拒欧洲的货币保护主义,为何中国不去学习?
基於香港早和美元挂勾,香港没有货币被迫升值的烦恼,今天的利丰(00494)大升了逾5%,可能是投资者有见瑞士高调抗货币升值,中国政府也可能作出类此的态度,起码将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和幅度拖慢,便有利于中国的出口。
今天的香港地产股普遍造好,长实(00001)、新世界发展(00017)、恒地(00012)和恒隆地产(00101)的表现均有优于大市的升幅,昨天(6日)的卖地价格虽然低於市场预期,但未来一年半尚是低息横行,新地(00016)有足够的时间去发展及预售其投得之将军澳地皮项目,新地未来的盈利应有一定之保证,上月中旬,新地股价曾短暂触及100元水平,若再有此机会,笔者建议买入,作中、长线持有,止蚀价是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