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高志森:文化发展可与商业结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6 19:15 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9月16日下午消息 春天舞台制作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高志森在博鳌青年论坛上表示,香港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且具有创作自由,但如果想将香港建设成为文化中心,还需软硬兼施,合理分配资源,最重要的是,需要改变观念,将文化产业与商业相结合。

  演讲实录:

  刚才的题目非常大,但是我想把题目集中在我表演艺术方面的经验,集中在这一点去看香港的文化艺术产业化里面的问题。下个月就是我们剧团制作的第一百个舞台剧演出,从95年我一直在香港的表演艺术方面工作,虽然我过去是一个电影导演,我拍过大概80部电影,大概有30部是我导演的,过去十多年我一直在艺术界工作。香港文化艺术方面常常谈到一个名词叫做创意产业的发展,讲了好几年了,我们也有一个专门的办公室做创意产业的工作,但是香港对创意产业的讨论还是比较少。我们在政治方面的讨论用了很多精力,但是我们对创意产业其实谈论的很少。很多艺术家甚至于跟社会上的企业家联系也并不太多,艺术家很少跟企业家结合,在香港其实是非常有条件发展文化艺术的,发展文化艺术条件我说香港特别有条件是基于两点。

  第一我们在香港是有一个政策,香港的政策是创作自由,我们在表演艺术上完全没有审查,等于是我们的剧本不用审查,我们的演出也没有人来审查,这跟很多地方不一样。没有审查就等于是我们可以在作品的内容上讲政治、讲宗教,各方面都可以讲,只要你不犯法,不诽谤、不煽动刑事罪行就可以。只要你不犯法,你拥有相当大的创意尺度,这是香港文化创意产业非常大的一个特点。

  第二个是历史因素,我们是英国人管了一百年,我们的母亲是中国,我们这里有中西文化交汇。我们刚刚在威尼斯拿到影后,证明香港还是非常强的,香港作为一个中介平台是非常好的地方。还有比如说我们文化产权交易所,都可以在香港做。所以香港从历史上、政策上,我们非常有条件发展文化艺术产业。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我作为一个香港文化艺术工作者,我希望香港是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的地位,北京是一个中心,上海是一个中心,我们香港也应该是一个文化艺术中心。如果我们把这个作为目标的话,有几个问题现在必须要跟大家分享,是我们现在碰到的。

  第一、发展文化艺术,必须要软硬兼施。我们现在培养软件工夫做的不好,软件等于是节目、人才、观众的艺术教育还有观众的视野开拓。虽然西九龙常常说好像要来的,但是配合西九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硬的也是一个问题,硬的硬不起来,从元朗剧院开幕之后,已经差不多十几二十年没有新的场地,香港表演场地不足的情况已经讲了十多年了,当然我们现在希望西九龙可以搭救我们。当然这个讨论还在继续,西九龙好像还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起码两三年是建不起来的。所以软硬件两方面配合不好,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五年前在特首行政掌管的选举委员会里面,我是代表文化界去参选选举委员会。我写了一句最重要的是文化艺术的资源,应该看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艺术新晋,让他们得到一展所长的机会,文化艺术的资源应该重点放在年轻艺术家身上。但是过去几年下来,虽然这句话在当年是拿到最多的票数,等于是行内最多同业支持这个理论的。但是过去几年,这个情况还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我们最多的艺术资源还不是放在年轻人身上,很多时候都是去了几个所谓尖子剧团,还有一个就是长期管理方面的资源非常少。这个情况整个行业都觉得很不理想,等于是年轻人得到的支持跟鼓励太少。

  第三、是观念上的问题。过去几十年来都有一些讨论说,艺术跟商业是对立的,这个对立到二三十年后的今天,可以说好了一点,就是对立的讲法已经比较少。其实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其实艺术跟商业不应该是对立的,而且应该是互动的,艺术讲的是内容,商业讲的是运作,内容跟运作应该好好配合、好好互动起来。有好多很出息的音乐剧,你说它是艺术还是商业,它是艺术也是在商业上能够很好的发展起来,所以两者不应该是对立。现在这个争论到这几年,开始年轻的朋友慢慢可以接受,还可以从不同的方法去想怎么样把艺术跟商业互相推动起来。所以过去几年香港年轻人虽然他们得到的支持很少,但是他们的生命力还是非常强。

  我想用最后一句话总结一下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看法。刚才开场白的时候讲过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是我的经验是不一样的。我80年代的时候还在一个电影公司当编剧,才20多岁,我老板办公桌后面有一幅对联。上联是长江后浪盖前浪,下联是一代新人葬旧人。那个时候人的观念,就是我们必须要保持竞争力,而且要好好奋斗,我也把这两句话送给今天的年轻人,谢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