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USDA报告引发市场地震 豆类战略性机会浮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0 12:02 来源: 新浪财经

  东吴期货 王平

  在今年的三季度报中我们曾提到过,今年下半年豆类期货的行情有可能类似于去年的走势,即经过整个上半年的回调筑底整固之后,在下半年会爆发一波由天气炒作和需求旺季共同推动的季节性上涨行情。回顾一下豆类在三季度的走势,确实价格从8月初开始形成一轮上涨行情,并突破了在整个上半年一直压制价格上涨的1400美分整数关口,而这轮上涨的原因正是美国主产区发生严重干旱影响作物生长优良率,和国内迎来中秋、国庆长假到来前的节前备货高峰期。

  正当我们以为豆类将迎来新一轮牛市的时候,美国农业部却拿市场开涮了一把。在此前一个月当中连续下调美豆生长优良率的情况下,美国农业部却在9月份的作物供需报告中意外上调了美豆的单产及产量,令整个市场措手不及,同时也充满怀疑。但迫于美国农业部长久以来形成的权威性,内外盘豆类均应声下跌,再加上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豆出现连续6个交易日下跌,跌幅超过7%,国内大豆也回探4500元附近。此前形成的良好的上涨趋势瞬间遭到破坏,价格重新回落至上半年的宽幅振荡区间。

  尽管有美国上调产量预期和欧债危机的双重不利的阴影笼罩,但豆类也不能说看不到一丝曙光。不利天气、需求增加以及最低收购价上调的预期都是潜在利好因素,尤其当价格连续下跌进入到上半年运行区间下沿的时候,则将迎来战略性做多良机。

  1、美国大豆产量下降主基调未变

  尽管美国农业部在9月份上调了2011/12年度美国大豆的产量预估至30.85亿蒲式耳,但这只是相对于8月份30.56亿蒲式耳的预估上调,而相比于此前几个月的预估以及去年的产量仍然有明显的下调。因此,今年美豆减产的主基调没有改变,豆类上涨的供需面基础没有改变。而本轮的下跌更多的出于进一步减产的预期落空,巨大的心理落差形成恐慌性下跌。

5-9月份美国农业部对今年美豆产量的预估5-9月份美国农业部对今年美豆产量的预估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2、不利天气令美豆产量仍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

  近几年,全球极端灾害天气频发,本年度的美豆自播种之初以来长期受到不利天气影响。今年4~5月,由于持续大雨连绵,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特大洪灾。美国一度有20%的玉米产区和26%的大豆产区受到洪灾的影响。尽管此后洪水消退,但干旱随着而来,从7月至今,美国中西部地区长时间出现干旱天气,严重影响大豆作物的生长发育,而8月份正好处于大豆的生长关键期灌浆期,直接造成该阶段大豆的生长优良率出现连续下调。而当干旱方兴未艾,北方寒流又将来袭。据美国方面气象预报显示,在9月中旬之后美国中西部地区将出现霜冻天气。由于今年霜冻天气的到来时间比往年提前两周半,中西部未成熟的大豆作物有可能遭到损害。霜冻将导致大豆落叶,使大豆作物难以获得结荚的能量。截止到9月19日,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53%,低于前一周的56%,也低于去年同期的63%。因此,美国农业部有很大可能性在后市再度下调美豆的产量。

图2:美豆生长优良率出现连续下调图2:美豆生长优良率出现连续下调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除美国之外,与美国气候环境相似的中国大豆在经过7、8月份的干旱之后,在近期同样遭受霜冻影响,由于今年霜冻天气较往年提前,部分地区晚熟大豆长势或将受影响。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估,今年黑龙江地区大豆单产将降低至1.55吨/公顷,明显低于去年统计局公布的1.65吨/公顷的产量。

  另外,有气象机构称今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将重返美洲,这对于即将进入下年度播种期的南美大豆产生不利影响,因拉尼娜现象将造成南美出现干旱。

  3、饲料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由于去年生猪养殖效益较低,且部分地区遭遇疫情,今年上半年生猪、家禽等存栏量较低,且南方遭遇严重干旱,令水产养殖遭遇严重打击,饲料需求始终处于较为低迷的状况。即使进入4、5月份往年的饲料消费旺季,仍呈现旺季不旺的情况。饲料需求的低迷,造成主要的饲料原材料豆粕需求的低迷,饲料企业普遍采取降低库存、现用现买的做法,而压榨企业的豆粕库存高企,沿海豆粕现货价格在5月初一度跌至3000元/吨下方。

  不过随着今年猪肉、禽蛋等价格的不断走高,养殖效益增加,生猪的存栏量也从3月份开始逐步增加。但对于豆粕需求则从下半年开始才有明显增加,因为从仔猪到成猪需要至少需要3~4个月的养殖时间,需求增加存在传递时间。从下半年开始豆粕价格也重上3200元/吨。

图3:生猪存栏量(单位:万头)、生猪价格(单位:公斤)及猪粮比变化趋势图3:生猪存栏量(单位:万头)、生猪价格(单位:公斤)及猪粮比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由于近几个月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仍不断走高,其中食品类当中的肉禽及其制品对CPI上涨的贡献最大。显示了肉禽的市场供需矛盾仍然较为严重,预计猪肉价格将较长时间维持在高位甚至继续走高,有望进一步刺激生猪存栏量的增加,同时也会进一步刺激豆粕等饲料原材料的价格上涨。

  4、最低收购价政策值得期待

  从国家粮食安全角度出发,为保护农民利益,保持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从2008年开始出台国产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制定最低收购价,为大豆现货价格形成托市。此后09、10年均出台收储政策,且逐步上调最低收购价,2010年国产大豆最低收购价为1.9元/斤。

  由于去年国产大豆相比于玉米、水稻等其他作物种植效益下降,今年农民将此前种植大豆的土地大面积改种玉米和水稻,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今年大豆种植面积下降超过10%。我们认为为保护中国的大豆产业,避免中国大豆产业链完全沦落外商之手,也为保护全球最后一块非转基因大豆的净土,国家将会延续国产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并再度上调国产大豆最低收购价,以增加农民的种植效益,促使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增加。

  另外,今年其他已经收割的农作物的最低收购价也普遍上调,也加大了国产大豆最低收购价上调的预期。如果按照与大豆属性相近的油菜籽的上调幅度测算,今年国产大豆的最低收购价有望达到2.2元/斤。

图4:国内农产品最低收购价 单位:元/斤图4:国内农产品最低收购价 单位:元/斤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总结:应该说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是美国农业部上调美豆的产量预估和欧债危机,其不利影响暂时掩盖了天气不利、需求增加以及最低收购价预期上调等潜在利好因素的作用,但随着本轮豆类价格的深度回调,其不利影响也逐渐被市场所消化,而上述潜在利好因素将逐渐发挥作用,尤其当价格重新回落至上半年运行区间的下沿时,我们认为将是迎来战略性做多良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