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股评论:中国影子银行业问题堪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0 20:59 来源: 新浪财经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斯蒂芬(Craig Stephen)撰文指出,目前中国的银行系统再度遭遇重大挑战,地方债问题之外,影子银行业的兴起也是一个新的威胁,将直接削弱政府监管经济的能力,并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以下即斯蒂芬的评论文章全文:

  三年前,中国的银行因为他们在上一次金融危机期间的放款,因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这个世界而受到鼓励和赞许。然而现在,伴随这些贷款逐渐到期,伴随利率的增长,官员和分析师们却听到了愈来愈响亮的警报声。

  再加上关于影子银行业相关的消息不断泄漏出来,也难怪现在“中国”和“次贷”这样的字眼常常会一起出现了。

  迄今为止,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发放给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贷款,其规模估计高达1万7000亿美元。前中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成思危上周在大连的世界经济论坛就明确表示:“中国特色的次贷则是把钱借给了没有还款能力的地方政府。”

  不过,这绝不是目前中国贷款相关问题中唯一值得担心的一个。

  还有非官方的影子银行体系,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放款刺激宿醉中还有一个巨大的,很难预测的变量,这就带来了额外的风险。

  新的报告显示,非官方银行系统的放款现在已经从企业向个人蔓延了。

  这就给监管部门造成了新的烦恼。不久前,中国的银监会对银行业发出警告,要求禁止他们的工作人员卷入所谓“人人贷”。这是一种个人之间的放贷行为,通过中介达成交易,经常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

  有报道称,一些贷款的年息可以达到25%,因此也就难怪大量的资金洪水般地涌入这一放款渠道了。

  这些贷款的放款标准,偿付能力,以及个人利用从银行借出的资金谋求利差等等,都是监管部门头疼的事情。

  其他的影子银行放款实践还包括传统贷款业务重新打包为信托产品和财富管理产品等。

  不必说,这里也很容易让人想到美国的次贷结构。

  目前,中国已经引起关注的影子银行业行为还都是在企业之间进行的,而从事相关业务的都是非银行机构。

  SG Research近期在一份研究报告当中指出,要估计出这种放款行为的准确规模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估计,大致应该有近3万亿元人民币(4700亿美元)已经从传统的商业贷款渠道流到了地下银行业务当中。野村的估计则是,中国的整体影子银行贷款规模已经达到8万5000亿元人民币,他们的结论是,市场对此必须予以严重关注了。

  由于放款的利率超过官方利率,这一业务的利润自然也就非常可观了。最新的第二财季业绩报告显示,扬子江船业控股超过四分之一的税前利润都是来自放款。

  SG强调,在若干家非银行业中国公司的上半年账目当中,这种边缘运营都贡献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利润。

  不必说,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如果有谁现在有机会做这样的放款生意,那肯定是相当不错的。当然,更加不必说,在生意的另外一端,借款者所面对的利率是非常可怕的。

  已经有一些迹象显示,愈来愈多的企业今年都面对着巨大的财务压力。

  瑞士信贷在上周的一份研究报告当中指出,他们计算的不良贷款比率已经从2010年的1%激增到2011年上半年的4.9%。这一比率是通过对2208家非金融A股公司的抽样调查获得的,这些公司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已经赶不上利息开支了。

  经济所受到的压力,从新的房地产数据当中也可以看出。瑞士信贷指出,数据显示,8月间中国大陆的住宅建设项目完工数量较之7月明显下滑,这就意味着由于现金短缺,开发商无法完工了。

  当然,有人可能会觉得,借高利贷也比借不到钱好,影子银行业是允许市场发挥作用,可以避开监管当局为正式银行业设下的配额和利率等诸多束缚。据估计,中国四大银行所放出的贷款,80%都流向了国有企业。

  麻烦在于,没有控制的影子银行业可能会造成巨大的问题。首先,如果所有人在贷款方面都绕路行事,就谁也说不清经济当中债务的真实情况,北京就将更难管理国家的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曾经是一位中国政府的官员,他介绍说,中国的贷款比率已经从雷曼兄弟危机前的不到国民生产总值100%急剧增长到现在的大约200%。

  宏观角度说来,影子银行还意味着投资者遭受到了新的威胁。某支股票被认为是防御型的,现金充足的,但实际上却是在通过向开发商放款来获得利润,投资者怎么可能了解?如果放款对象最终失去了偿付能力,又会发生什么?

  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看看当局在这些警报响起之后会采取怎样的进一步行动。中国人民银行上周的表态就可能是加息的暗示。

  目前,真实利率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负数,而银行系统的放款很大程度上又只为国有企业提供,自然也就难怪替代性银行系统会成长起来。过去很多年当中,中国的银行系统一直被认为是这个国家增长故事的致命缺陷,而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其实并未过时。(玉祥)

  本文为译者授权新浪财经独家使用,任何媒体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若需授权必须经新浪财经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如果私自转载本文,译者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