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USDA报告利好 豆类将重新走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09:36 来源: 新浪财经

  农户惜售,黑龙江新豆价格继续走高

  本周,黑龙江地区新季大豆油厂挂牌收购价集中于3980~4100元/吨,较国庆节前上涨60~80元/吨,较9月中下旬开称价上涨100~160元/吨。受减产及种植成本攀升因素影响,农户对今年新豆价格的心理预期价位较高,且随着新季大豆上市以来价格如期不断走高,加之近期南方销区需求较好,农户心理预期价位不断攀升,目前普遍在4400元/吨以上,多数农户选择惜售待涨。大豆上市数量有限,收购困难,部分贸易商加价收购拉动大豆市场价格整体小幅走高。农户惜售将继续对国产大豆价格形成支撑。但目前大豆价格高于去年同期价格300元/吨以上,处于近三年来高位区间。总体来看,目前大豆市场购销双方观望心态较浓,静待国家相关收储政策的出台,预计近期国产大豆市场将维持高位运行。

  10月份以来,黑龙江大部地区天气晴好,利于秋收工作顺利进行。黑龙江省农委称,截至10月7日,全省秋收已完成19098万亩,占应收面积的88%,其中,大豆秋收进度最快,已收获5102万亩,占应收面积的98%。

  远期预售量大,粕价短期反弹受限

  本周,国内豆粕现货市场止跌反弹。截至周四,环渤海地区43%蛋白豆粕出厂价3020~3100元/吨,华东沿海地区粕出厂价3040~3120元/吨,华南沿海地区粕出厂价3020~3080元/吨,本周期间保持稳定,较节前上涨40元/吨左右。本周前期,沿海地区豆粕市场成交放量,但随着豆粕价格再度回升至3000元/吨以上,饲料企业及贸易商追涨心态渐趋谨慎,后期仅局部相对低价位吸引少量成交。

  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下调2011/12年度美国大豆单产及产量预估,外围市场也逐渐企稳,国际市场大豆期价有望维持超跌反弹走势,国内豆粕价格受到支撑。另外,9月底我国猪粮比为7.89,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生猪养殖行业维持高利润使得饲料消费长期被看好,豆粕等饲料原料的需求也将受到明显拉动。因此,近期工厂挺价信心不断加强,在宏观经济环境不出现重大利空因素的情况下,豆粕价格有望延续反弹行情。

  9月份,在豆粕价格持续下跌的过程中,饲料企业及贸易商不断逢低入市采购。国庆节签收,国际市场大豆期货价格继续大幅下挫,我国进口大豆点价成本一度跌至3800~3900元/吨,按照当时9100~9500元/吨的四级豆油价格测算,远期豆粕成本价格将至2900元/吨附近。工厂在购进大量低价进口大豆的同时,提前锁定利润,继续加大11~12月合同的出售力度,在2950~3000元/吨附近又吸引了买家大豆采购。现阶段多数饲料企业及贸易商有大量远期豆粕合同有待消化,近期继续追涨采购意愿较弱,豆粕价格短期反弹幅度或将因此受限。

  豆油价格反弹走高,成交趋于活跃

  本周,国内豆油市场结束9月份以来的持续下跌态势,现货价格整体不断走高,但较之国庆节前,仍有明显跌幅。截至周四,京津地区一级豆油出厂价9450~9500元/吨,日照地区出厂价9500~9600元/吨,张家港地区出厂价9500~9600元/吨,广州地区出厂价9400~9500元/吨,大量地区出厂价9700~9800元/吨,本周累计反弹150~250元/吨,但大部分地区价格仍低于节前100~200元/吨。哈尔滨地区出厂价9950~10100元/吨,本周期间价格相对稳定。

  本周期间,买家采购积极性较前期明显提高,各地豆油市场成交逐渐活跃,一方面因为外围市场有企稳迹象及国内外大豆,油脂期价强劲反弹,使得市场信心得以恢复;另外,经历历时一个多月的持续下跌后,目前豆油价格已处于年内低位,明显超跌,市场普遍认为后市继续下调空间有限。

  出货缓慢,国内棕榈油库存升至高位

  本周,国内棕油价格止跌并小幅反弹。截至周四,天津港24度棕油分销价7820~7850元/吨,日照港分销价7850~7900元/吨,张家港分销价7800~7900元/吨,广州港分销价7720~7750元/吨,较上周末小幅上调50元/吨左右,但仍较国庆节前下跌150~250元/吨。目前,国内棕油价格已降至近1年来最低水平,较2月中旬的年内高点下跌2300~2500元/吨,累计跌幅近25%。国内棕油需求清淡,贸易商采购意愿依然较弱。

  本周国内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总量约55万吨,较节前大幅上升了9万吨,其中,广州港库存为17万吨,天津港和张家港库存均扩大至13万吨,广州港库存约16.5万吨。近期棕油到货数量较多,以及价格下跌后,买家提货速度缓慢,导致本周国内棕油再度升至年内高位。8月底以来,国际市场棕油价格持续下跌,国内外棕油倒挂价差持续缩小,并一度出现顺价状态。远期进口利润较好刺激国内进口厂商采购了大量10~12月船期棕榈油,近期由于出货不畅,有部分船期被推迟至明年1~3月份,近几个月棕油到港数量将低于前期预估的月均50万吨的到港水平,但在国内棕油消费处于淡季,需求预期难有较大改善的情况下,随着棕油的不断到港,后期国内库存仍有望继续攀升。国内棕油库存充裕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现货价格形成压制。

  美国农业部下调美豆产量预估

  报告公布之前,市场预期美豆产量会略上调,平均预测为30.94亿蒲。但USDA将产量由上月预测的30.85亿下调至30.6亿蒲。产量下调是因为面积和亩产下调。USDA将收割面积下调14.7万至7367.6万英亩,大豆亩产下调0.3蒲至41.5蒲。种植面积未做调整。

  供需数据方面,根据9月30日季度库存报告,11/12年度美豆初始库存下调1000万蒲。产量下调1500万蒲,由此使新豆总供应量下调3500万至32.9亿蒲。USDA将出口下调4000万至13.75亿蒲,但调整用量上调900万。由此年终库存下调500万至1.6亿蒲,市场此前预期会增至1.81亿蒲。

  虽然市场预期美豆供应会略缓解,但USDA预测相反,库存低于上年度的2.15亿。库存消费比由上年度的6.5%降至5.1%,接近09/10和08/09年度偏低的4.5%。

  豆类产品数据调整极为有限。10/11年度豆油库存下调至28.16亿磅,低于上月预测的28.41亿磅。但11/12年度库存由21.46亿磅上调至21.71亿磅。新豆油国内需求下调5000万磅,但生物柴油生产用豆油需求量未做调整,仍为36亿蒲,上年度为25亿蒲。11/12年度豆粕供需数据未做调整。

  USDA维持阿根廷、巴西和中国11/12年度大豆供需数据不变。全球大豆库存由上月预测的6255万吨上调至6300万吨,相比去年为6930万吨。

  总结:

  本周,国内外豆类市场及宏观面普遍向好,推动豆类市场出现明显止跌反弹。国内,国产大豆受今年减产及成本上升影响,现货收购价继续稳步走高,豆粕、豆油等下游产品也涌现逢低买入盘。国际,USDA报告下调2011/12年度美豆产量及期末库存预估,为豆类价格上涨奠定基础。宏观面,欧元区各国全部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扩容方案,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以及前一周的中、美两国制造业指数好转,使得市场信心恢复。

  不过,9月份中国CPI仍高位运行,以及西班牙、意大利的信贷评级下调仍令宏观市场存在一定的隐患。

  总体来说,目前豆类市场利多大于利空,且价格处于年内低位,存在超跌现象,周三USDA报告的利好很可能是近期豆类走势的转折点。因此,我们维持继续看多的观点,我们认为美豆的合理价格应在1300美分上方,而国内大豆价格将重回4400上方。

  东吴期货 王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