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动车地铁追尾事故频出 国人保障意识需提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7 15:25 来源: 新浪财经

  7月23日甬温线动车发生追尾事故,9月27日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两车追尾,不断发生的天灾人祸让人们心有余悸。惊恸之余,对于意外保险的关注再度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毕竟,如果个人没有为自己或家庭安排好足额的意外、寿险保障,完全被动依赖航空、铁路、客运等部门包含在票价内的少量保险,一旦遭遇意外,很可能连家中的基本开销都难以为继,更妄论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了。

  追尾事故频出,生命警示忧患意识

  7.23  动车之痛

  2011年7月23日,北京南开往福州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与前行的杭州开往福州南的D3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事故造成40人死亡、190多人受伤!

  9. 27 

  上海地铁十号线追尾

  2011年9月27日,10号线发生两车追尾事故,导致大量乘客受伤,271人到医院就诊,其中180人出院,61人住院治疗,无人员死亡。

  动车、地铁这些被人们认为的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公认的出险概率低。然而真的如此吗?在2005年到2008年的三年中,全国共发生4起重大铁路事故。其中,2008年的胶济铁路特大交通事故造成了72人遇难、416人受伤。

  人类的科学文明在不断更新进步,然而,工业在带来文明的同时也带来野蛮,科学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安全的隐患。在这个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经济环境充满变数的年代,我们更需具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尽早为自己建立和规划好人生保障。在出行时,如果拥有一份保险保障,无疑是为自己添加一道“护身符”。

  7.23事故理赔反思:大众保障意识堪忧

  据相关数据报道显示:7.23事故发生以后,保险业在第一时间启动了保险查勘和理赔工作,开通了理赔绿色通道。然而,截止到7月29日,参与相关7家理赔寿险公司涉赔人数70余人,仅占本次事故伤亡人数的30%,在理赔金额上,除了个别理赔超过20万元之外,多数理赔金额都在10万元以内,还有的身故投保者获得的理赔只有万元左右,总赔付金额仅为310万余元。究其原因,很多人没有足够的保障意识,未投保相应的人身保险,即便少数人投保,保额也是极其有限。

  从年龄上看,遇难人员大都在25~60岁之间,应该是家庭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很多人也都担负着照顾和赡养家人的责任。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国家的赔偿,这些家庭在遭受情感剧痛后,该如何面对将来的艰辛。

  警惕!保障意识需“提速”

  一场事故,让一些家庭与亲人阴阳相隔成为心中永远的痛;更让一些人虽然存活却饱受病痛折磨的痛楚相伴余生。安全事故的频发,再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保障意识亟需“提速”。也许保险不能阻止悲剧的发生,但保险却能阻止悲剧的蔓延。因为“保险”可以保障下一秒钟的风险。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灾难发生在别人身上,可能只是一则新闻;而当灾难真的发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带来的重大影响将留下无法扶平的伤痛。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您把自己和家人的未来生活都安排好了吗?

  自主加强保险保障  合理规划稳健人生

  作为一个对自己、对家庭负责任的社会人,未雨绸缪,在灾难和疾病发生之前,购买足额的人寿、意外和健康保险,健全个人及家庭的保障计划,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意外无处不在,风险如影随形。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每个人应从自己开始,加强日常保险保障,特别是在保险规划上。

  中宏保险的理财专家建议,保险的本质是保障,因此购买保险首先要考虑保障需求,意外和疾病是人生中不能预知不能掌控的风险,在经济水平一般的情况下,先满足意外、疾病类的保障需求才是正解,至于保险的其他类产品例如投连险等则需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才去考虑的;另外,人的生命价值永远超越一切物质财产的价值,生命是第一保障对象,在考虑购买保险时,一定不要本末倒置,人身保险永远要先于财产险考虑。

  在提高我们的保险意识的同时,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在市场上选择适合自己及家人的保险产品,实时呵护全家的健康及安全。像中宏保险的长保无忧-黄金套餐以及“安行无忧”综合意外保险计划,它们将疾病保障、身故保障、意外保障及期满利益、现金分红融为一体,兼顾保障及资产的保全。让我们的生活随着保险意识的提高而更加安定,更加美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