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二:新环境下的投资战略实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8 10:54 来源: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2011年10月27日-28日,由《财富》中文版、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2011财富CEO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世界新格局-中国新角色”。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对话二:新环境下的投资战略现场。
主持人:感谢Bill Powell先生精彩主持,感谢三位嘉宾关于中国新经济形势下的中国新角色的讨论,大家认为未来中国无论是市场还是资本都会更加开放,刚才非常重要的观点到底能否开放,取决于董事会、管理层,到底人才组成什么样的,还要依赖于各位商业领袖和市场精英,大家心态开放,中国融入世界才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角色非常重要的就是资本市场,接下来讨论跟投资有关,请出这节的主持人是《财富》中文版高级编辑顾问章劢闻先生。他主持这场对话主题是新环境下的投资战略。
章劢闻:今天我们请来三位嘉宾首先是企业和实业界代表,有请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小刚先生、第二位嘉宾是投资方代表,摩根史丹利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银行主席张欣先生、第三位是跨界人物,横跨实业和金融,倡导利用资本杠杆来带动产业板块。有请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光先生。
首先问一下赵总,我们最近看到有一个山东省泰安市一个宣传,大致意思是高铁开通之后北京游客到泰山只需要半天时间就可以登上山顶。背后说明高铁这样略带颠覆性产物缩短我们的地理感,让泰山几乎变成北京一个日常经历。中国未来投资重点中刺激消费,发展服务业,用最少的能耗做最可持续的事等等,和您的公司行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关联。中国南车作为公司本身就体现出一种投资战略,请您谈一下公司对于未来投资战略的看法?
赵小刚: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大家知道高铁在50年前在日本出现,后来80年代法国和德国出现高铁。但是他们高铁发展主要是单一线路,而中国高铁在2015年在“十二五”末要形成一个网络,这个网络的形成给世界、给中国都带来一个新的理念,就是人们的出行会带来一个颠覆性的变化。我们说飞机的出现给人们的时空观带来颠覆性变化,路上旅行是高铁和网络形成。在这一方面中国应该说在理念上、建设速度上是引领全球潮流。
前面听了宋总介绍,他们是以水泥为主要板块,为住房提供材料。我们是为出行,特别是铁路和轨道交通提供移动设备的这样一个企业。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确实我觉得中国的投资热点应该向哪个方面看,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有两个从结构调整、转方式,有两个角度来看问题。第一个就是拉动中国经济消费三驾马车,出口、消费、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就是要把一些高能耗、高污染或者是产能过剩一些行业进行适当控制,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在一共有七大行业来填补这样一个调整。
正好南车这个产品我觉得正好是两个不同角度的交汇点。为什么这么说?现在中国的消费喊了很多年,我认为消费一直没有完全拉动起来。人们的出行方式有很大很大空间,如果在中国完全靠飞机和汽车来实现人口流动,这个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可能实现。因为到去年我们中国石油消费要靠50%要进口,正好铁路、高铁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可以避免消费石油。如果照此发展下去,有的经济学家分析再过五年中国进口石油可能要达到60-70%。这样对整个中国经济安全会造成很大影响。所以高铁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经开通线路上,消费的拉动是非常非常强劲的。刚才主持人提到到泰山,泰山成为北京的后花园。实际上我们看光京津到200公里高铁线路,实际上北京和天津已经实现了同城化,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两地的经济互补性更加强劲。现象我们看长沙和武汉之间经济发展也是由于高铁的拉动。我们想到2015年四纵四横如果修建成功,由消费拉动五大流,商务流、学生流、民工流、探亲流等五大人流会有爆发式增长。这对中国消费拉动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我想大家可以去想象这个空间。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投资既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同时对消费预期一些产业结构也是有很大的投资的一个前景。
章劢闻:张总您02年以前在美国做融资服务,02年之后回到香港对国际国内资本市场都非常熟悉,请您谈一下在现在的动乱环境下中国企业如何利用融资手段立于不败之地?
张欣:谢谢,说到资本市场动乱,的确非常动乱。大家可以看到今年全球上上下下,到目前为止波动性在30%上下徘徊,高于平均水平是20%以下,全球来看股市波动性很大。到今年1月1日到目前为止美国标普基本上是持平,欧洲股票基本上跌10%左右,中国上海指数跌了15%,香港跌更多一些。全球范围之内,欧洲和美国一些问题的出现,但是带来全球股市波动,全球范围比较明显。
中国企业来看也非常明显,咱们中国有很多是A股和在香港H股同时上市企业,同一个公司在A股和H股交易估值水平上和差别不断的变化。从07年底到08年最高峰时候A股估值差不多有H股一倍的溢价。到今年年初有一个倒挂,港股同样的公司,交易水平还有5-10%的溢价。现在又返回来,A股又比同样在香港上市公司有将近20%的溢价。
受到波动有这么一个事情,使得公司作为战略角度出发,必须要把融资作为一个战略性考虑。第一点公司有一个从多平台、多品种一种融资的渠道建立。如果是已经有了A股上市公司平台之后,怎么样能够去在H股同样去建立这个平台,这个本身既是一个融资渠道,同时又是一个战略渠道。中信证券,本来是A股上市公司,实际上在今年10月初的时候在香港股市,全球股市非常低迷情况下他们还依然走出去,在香港成功上市。10月6日成功上市的时候,股价是3.3元,今天已经涨到14块多,涨了15%。这个涨势基于他A股的股票要高,也比A股和其他证券公司涨势要好。一定程度上说渠道建立起来,它的战略意义,虽然说时间是很有挑战性的时间,但是其战略意义也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
反过来说有很多公司在H股先上市,比如中国建材同样积极筹备在A股上市,这样投资者一样认为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同一个公司平台的重要性。第二就是同一个公司,集团公司下面有不同业务,深入不同业务有同样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运作来建立起来一个平台。像从09年龙源电力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国电集团作为一个电力公司,它的增长性以及它的资产负债,因为国内宏观环境变化,是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龙源是国内风电龙头,单块上市之后达到了30%,这块业务高速增长,价值能不能体现出来,也给国电集团带来资产负债表一个非常好的提升。把公司一半子公司拿出来,也是非常好的战略举措。
第三想说就是现在实际上随着中国很多公司走出去之后,也在海外逐渐拥有更多资产。把海外资产增长特点以及业务模式跟国内本土业务并不完全一样,他这块单独拿出来,单独去上市,也是一个很让投资者认可的事情。像去年五矿资源,他本身是上市公司,五矿有在海外其他收购资产又注入到融资当中去。五矿本身是作为海外平台有很多灵活性,可以进行更多收购。
现在我们知道还有很多其他的国内公司在海外收购业务之后,在积极筹备,把这些资产单独拿出来。海外多种平台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这是非常具有战略性的事情。
我还想说第二点,对于已经上市公司,怎么样通过资产,怎么样通过资本市场运作,来提高股东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像在资本市场非常波动情况下,往往有这种机会。像今年年初的时候因为种种消息出现,使得中国在美国上市公司股价有很大跌幅。这种时候,有的公司出来回笼自己公司股票。在股票跌到非常低的时候,自己公司回购5%的股票,向市场展现一个充足的信心。当天跌了20-30%的股票,现在回到历史新高。这是创造股东价值一种方法。除了回购股票之外,有的时候可以私有化,像三年前当时中兴国金(音)在香港上市,公司架构使他私有化,能够产生价值一种方法。
另外一种就是在不同市场上,上市公司估值有很大区别,看到这种情况怎么样找到一个更合理市场去上市。当时中国有民营企业桑德他是做污水处理的企业,本来在新加坡上市。估值水平比其他公司高出很多,当时看到之后,他希望在香港有一个基本平台。随着这个情况之后,它的股价涨到20%。实际上本身也是一个创造股东价值一种方法,通过资本市场运作来创造价值。
章劢闻:对于融资和再融资需求来说,现在我们问问刘总,您提出房地产金融概念,能否通过您横跨实业和金融业的视角谈一谈产业板块如何利用资本?
刘晓光:谈之前我谈两个观点,现在实际上我们中国企业家更关心的是欧洲和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对中国企业到底是什么样的影响。中国的企业到底又怎么去应对,我比较关心这个。第二,谈到金融问题,我们关心货币的融资。中国是紧缩还是与狼共舞,还是我们也适当放宽,购买一些美元资产。流动性的紧缩一方面他可能控制,一方面造成企业成本非常高。很多转嫁到商品物价,这是一个双刃剑。确实一个企业光做一个事也不行,可能需要相关多元化。做地产,可能今年受紧,做证券,基金,担保也不错,小额信贷也不错。目前情况下,我想可能我们的企业要有更多的通道来解决我们自己的资金循环问题。
我们大企业更多考虑资本市场,国内资本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A股和H股,每次增发都要造成影响,压的价格很低。所以我们的考虑有什么办法,我们前一段发了一笔海外的债。我们还要构架更多,现在我们除了发债,放到基金上,目前来讲比较适合我们企业,时间长股本性融资,国内来讲同样一方面靠我们拉汇款,一方面靠基金。更关键我们还是关心一个问题,这么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么严重的全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政府影响帮助我们,企业应该研究,我们怎么去应对,我们远远没有认识到这个危机的严重性。谢谢。
章劢闻:我想回头问一下赵总,我们看到有这样一个消息,今年三月南京高铁开通之后,这个路线航班直到最近高铁降速才复航。怎么看待这个行业对这个事情构成的挑战?
赵小刚:我今年5月份随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中美战略性对话,我向希拉里国务卿等提了这么一个问题,美国政府,特别是奥巴马政府也要发展高铁,但是我们跟踪两年之后发现美国高铁发展还相当漫长。因为他有一个成熟的航空业,有一个成熟的高速公路网,你再发展高铁网络的话,实际上对那两大板块的冲击。中国情况是不一样的,中国的情况就是说民航的发展和高速公路发展和高铁发展,他是相辅相成。因为中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他的体量有这么大。更何况中国现在根据去年的挑战,中国的物流占到GDP18%。中国物流成本是欧美国家的一倍以上,这么高的物流成本,实际上对物价的高起是起了很不好的作用。只有通过铁路发展,才能够把物流降下来。
我们知道美国物流主要是依靠铁路,美国有25万公里铁路,中国到去年年底才9万公里。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这几大运输板块在中国他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大家都在平行的发展。当然高铁的发展对民航会有一定的冲击,但是我觉得这种竞争的话可能会给广大老百姓带来更好的服务,特别是中国的支线飞机和支线线路发达,远不如美国。所以这里面还有很大的一个空间,谢谢。
章劢闻:张总我们知道摩根史丹利作为进入中国最早的外资投行,未来三到五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有哪些?
张欣:你问投资者对于中国的行业和一些相关的产业都是具有非常好的增长和前景。始终是巨大潜力,包括还有其他的行业,比如说医疗、健康这一块,也是和中国现在人口财富增加,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随着中国对于医疗一些改革,以及政府对于这一板块的力度的增加。同时这个行业是分散的行业,将来整合的机会,医疗板块也投资者非常看好的这个板块。像2010年底国药控股上市的时候,这个行业在医疗领域是做销售的,虽然是龙头老大,占的市场份额并不高。这又是一个将来通过不断重组,还是有这样的机会,投资者看好。不光是销售渠道,还有在药,包括医疗设备很多都是中国目前是比较分散的行业。所以这个是大家看好的板块。
除了消费相关,另外中国工业企业的崛起,这个实际上也是将来很好的一个投资。无论是机械设备制造,我们有这样的市场为基础,很多迎合国际先进水平,基本上差距已经很小。不管是我们的产品还是对这个项目管理能力,将来实际上是有能力开发海外市场。那么随着走出去之后,实际上将来世界上像这种格局和制造企业,中国产品可能会在全世界份额越来越大。这个本身也是非常好的长远的会带来中国在这个行业会出现更多世界500强企业,也会有投资者更加看好。一块是这块,一块是和内需相关的。
章劢闻:刘总讲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问题,我们留几分钟给现场观众,大家有提问可以提给几位嘉宾。
提问:一个问题想问刘晓光刘总,最近一段时间,媒体一直说上海、北京、深圳房价好像领跌全国房价。在您看来是不是全国房价拐点已经到了?现在这个时机是买房还是卖房好?
刘晓光:大家看到宏观调控政策,还有限购政策扩大,中国房地产开发前景与这些息息相关。大家看到有一些一线城市的房价降,但是我观察主要是他的周边房价在降,不是他的核心区在降。我的判断,核心城市的核心区没有降,核心城市边缘降了一些。
第二问我买房不买房,我觉得应该买,现在的房价比较合适。有的卖到1.3、1.4万,楼盘价成本7000多,加上建筑成本,我觉得应该是值得买。
提问:刚刚讲到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会不会出现中债危机。前一段时间大家所担心中国地方债还有中央债务大约14万亿人民币,这是非常大的数字。大家有没有觉得可能欧债和美债波及到中国造成中债危机?
张欣:这个显然也是国际投资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什么现在中国银行业股票现在比较低迷也是很大的关心地方政府融资品牌的问题。我个人感觉当时中国国家包括地方政府所有这些债务在一起变成GDP比例还是远远低于欧美水平中国的经济保持相对来讲健康的发展。大家预测明年、后年还有8%以上的发展,实际上这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是有很大空间能够去在时间上通过经济发展,应该是没有这么大问题。
提问:问一下赵董事长,您谈到“十二五”末高铁网络会形成一个很庞大高铁网络。中国南车给我们民营企业带来巨大商机,配套民营企业都有上千家。到“十二五”末这么一个庞大战略会给民营企业带来或者创造更大成长机会和空间,这方面请给我们谈一谈?
赵小刚:高铁产业应该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国家要大力发展这些产业,他这个产业链比较长,而且拉动效益也比较好。作为高铁来讲,他既拉动一些高端的零部件,包括信息产业,电子元器件还有新兴材料等行业。同时也为中小企业带来很多商机。比如说中国南车的产品除了覆盖高速动车组还有城市地铁车辆还有大功率汽车还有传统的客车、火车。当然我们现在把这些技术延伸到其他的行业,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等这些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我们现在目前作为南车经营理念来讲,也是有一种既有自主创新,也有集成创新,很多中小企业为我们配套,我相信到十二五末的话,这个行业的发展一定会出现一个非常蓬勃的局面,谢谢。
章劢闻:谢谢,今天我们话题到这里,感谢各位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