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预计今年GDP达9.2%明年进一步放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12:12 来源: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第七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2011年11月3日-6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稻葵: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中午好!论坛开的非常热闹,一个热闹论坛的重要标志就是略有超时,一个论坛完全按时间来的话一定是开的不够热烈,今天按照这个标准我们的论坛已经达到了预想的目标。作为最后一个发言人我一点不敢讲太多了,讲多了大家肯定反感,肚子要闹革命了。今天借这个宝贵时间和大家交流一下大的格局的变化,主要想回答一个问题2012年中国经济应该怎么样看待,2012年中国经济在整个进入WTO后未来第二个十年里面处于什么地位。按照这个思路去看2012年各种政策、各种变化将会是怎样的。为了谈清这个问题必须把当前中国经济所处的大的格局搞清楚,基本的态势是如何,天下大势是什么基本特点。这个搞不清楚的话,对短期政策、短期企业运行无从谈起。到底中国经济处在什么大势之中,两句话可以概括出来,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处在一个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动荡的时代,发达国家既包括欧洲,也包括美国、日本;第二句话中国经济自身的结构、格局也面临着重大调整的时期,不关系我们愿意不愿意、想不想,这个经济结构已经出现了调整,而且还会出现更加广泛的、更加深刻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讲是客观的形势,并不是主观政策带来的,当然主观政策会让这个趋势变的更加有利、更加快,这两件事是我们必须牢记在心的。
为什么说现在是发达国家重大的全面的社会经济动荡的过程呢。基本原因是过去几十年以来发达国家许多的社会管理,很多经济制度的最基层部分的政策、体制该调整而没有调整,碰到了全球化,造成了他们的经济、社会重大的内伤。这个内伤在过去十年,在金融危机前的十年,由宽松的货币政策、各种各样的全球化短期的收益所掩盖。所以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尽管过去三年之内国际金融界表面上看恢复的很好,资产价格基本上是翻一番,从2008年11月到2010年年底基本上翻一番,表面上看恢复很好。但是内伤并没有彻底解决。内伤没有解决反映在财政方面,财政赤字普遍上升。实际上欧洲财政情况还不是最严重的,美国的情况比欧洲严重的多,只不过现在资本市场把注意力放在欧洲,而没有放到美国。美元又是全球第一大国际货币,短期内不愁资金,加上美联储在他们角度看比较合适的经济政策策略缓解了美国短期阵痛。由于欧洲央行的独特性,没有像美联储这样采取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所以欧洲的阵痛显得特别剧烈、特别的刺骨,令人难忘。这么一个社会的基本矛盾反映在财政上就是财政赤字,再往下追根本是它的福利制度没有改变。
以欧洲为例,美国也差不多,50-60%的财政支出是转移支付,是直接救助经济尚处于竞争劣势的群体。这个事是目前改革最艰难之处。为什么50-60%用于福利支出呢,为什么福利改革这么困难呢。就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发达国家事实上形成了二元的社会结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部分的企业、群体,这些企业包括苹果公司、波音飞机制造公司、空客、德国的宝马这些公司,在全球化竞争中获得巨大的利益。他们的利润、业绩高歌猛进,与此相关的工程师个人的事业得到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由于西方的教育体制,尤其美国微代表的教育体制和整个其他的社会体制没有跟上。大量的百姓在全球化竞争中丧失了竞争力,无法和中国、印度等等具有中高层技能的阶层工人竞争。因此造成这部分人必须依赖社会福利,这就是这场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深刻的矛盾最根本的原因。
这是这么一个原因上升到政治层面,反映在财政层面就是财政的财政赤字,就是主权债务危机。反映在政治层面就表现为占领运动,在美国既有极右的政治行动,也有占领华尔街这样的极左的社会呼声。造成了政治上两极分化,造成今天各国领导人,发达国家领导人很难施展他们的政治才能,像奥巴马这样的按理说极具政治才华的政治家都很难在国内形成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倒认为欧债危机相对而言可能比较容易解决,我想未来的六个月,无论如何未来六个月欧洲国家必须给出答案。未来的六个月如果不出重大意外的话,欧洲各国应该可以提出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六个月左右的时间大概可以基本上稳定住,开始逐步恢复,恢复的国家也许需要三年。但是未来的六个月是关键之关键,但是我们的聚焦点不能仅仅放在欧洲,还应该放在美国。
根据我刚刚上面的分析,美国的问题其实更加严重、更加广泛、更加深刻。美国的社会矛盾,美国基本的改革的客观诉求其实来的更高、更艰难。而与此同时我们都知道在美国并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政治领导人,政治领导人目前仅仅是顺应民意。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不能仅仅顺应民意,而要引导民意、凝聚民意、提升升华民意。让这个国家的百姓能够相信、相信从一个新的改革方向。希腊的总理在这个问题上你们看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还是一个简单的政客。我想是后者,他把自己的政治难题试图推给老百姓,用极端民主运动的方法解决当前复杂的政治、经济困难。简单把这么复杂的财政危机推给百姓,让百姓搞公投,能解决问题吗?肯定解决不了问题,幸好这位老兄悬崖勒马,宣布打住这样的做法,回归到政治运作上来。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在中国进入WTO的未来十年整个国际形势会非常的负责、非常具有挑战性,和我们进入WTO头十年相比毫无疑问会更加艰巨、复杂,更加需要我们的智慧、大思维来应对这个复杂的局面。
国内形势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不可重复,没有可持续性。一是靠相对宽松的国际经济、金融市场,在这个环境下大批企业把办理卖到发达国家,国际贸易的比重迅速上升,从过去加入WTO前的2%左右,上升到今天10%左右。过去的发展第一个因素就是比较宽松的出口环境,这件事情已经不可持续。刚刚我已经谈到,第二个事情更不可持续。过去十年在很大程度上讲我们的发展依赖着土地、房地产的发展,依赖着各个地方政府出让土地,从农用地转成非农用地这个转换过程中获得的巨大的收入。可以这么讲,这个做法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把未来增长的资源提前消费了,因为土地是不可能再生的,今天出让一部分土地,就意味着地方政府明天可出让土地的总量会减少。很显然这个机制也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房地产的政策调整是必须出台的,可能不是以限购的形式,可能是其他的形式出现。这是大势所趋。我呼吁我们政策观察者们、学者们包括企业家们可能要有一点历史观,可能需要一点大局观。从历史的角度、大局的角度思考今天的房地产调整政策就很好理解了,这一我们面临的大事。
落实到明年和后年,中国经济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我想其中第一个变化是增长速度不可避免的会有放缓,会有一定的下滑。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今年10月15号发布了根据宏观经济模型所给出的预测。我们预测2011年,今年全年增长速度是9.2%,比去年的10.4%明显下降了。我们预测明年的增长速度会进一步下滑、放缓,放缓到8.5%。同时我们也预测,由于农产品的价格是整个CPI最主要的推动因素。CPI上升到推动因素,今年粮食价格、猪肉价格涨的比较快,根据往年的经验我们预测明年的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因此我们模型预测的结果是说明年的物价增长速度会回落2.8%相对比较温和的水平。当然我们的模型并没有告诉我刚刚我说的理论,模型是严格按照历史数据、客观的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给出的预测。所以明年整个形势增长速度放缓、物价上涨压力有所放缓,这个形势下我们也预测明年的出口的贸易顺差会进一步放缓。大概在明年或者后年出口的顺差会从危机前的8%左右降到几乎是零。今年的外贸顺差我们预测是占GDP1.6%,大概在1500-1600亿美元的水平。明年、后年会进一步下降,基本达到贸易平衡的格局。给定这个分析我们可以讨论政策层面应该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今天我是一个学者,我和王勇主持人都是来自清华大学,我完全是学者身份讲话,不能代表任何机构,不愿意也不可能代表任何机构。作为学者我想中国经济在明年,以至于在未来若干年可能需要进行三个方面政策层面的调整。
一、宏观的政策基本上是稳定,基本的格局、基本的态势是稳定,而不是大规模的调整。我知道很多企业家朋友们希望我们的政策有一定的或者相当程度的放宽。这是我们的主观愿望,但是我想反复强调,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大势,摆在我们面前的根本任务是要完成经济结构调整。条件的过程中如果政策过快、过大幅度放宽的话,会让一些不符合经济发展前景的企业和一些投资重新具备活力。对整个调整的发展方向是很显然不利的。所以我的理解是,至少我个人作为学者的建议是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方面以稳定为主,在稳定的大前提下不断去观测、监测欧洲发展的情况,不断监测美国,也包括巴西、印度。这些国家是我们目前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来源,不断观测它们的发展进行一些微调。但是整体的格局是要适当地保持一定的压力,宏观的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保持一定压力让它能够逐步逐步经过2-3年经济增长放缓逐步调整到位。从目前各种迹象表明,似乎这么一种说法也是一个共识,似乎也是大家基本认同的说法。
二、要抓紧时机,按照“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各种目标,积极推动各个方面的改革。在金融领域很多目标已经提出了,利率市场化这个大目标已经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我想80、90%都已经完成了。贷款利率基本市场上决定了,存款利率尽管还有央行的基准利率。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手机短信告诉我们,每天都有各种各样存款的邀请。存款利率远远突破了央行的基准利率,当然理财性质的吸纳存款的方式肯定是需要监管的,毫无疑问不监管会出问题。但是与此同时也告诉大家我们的商业银行事实上已经在承担比央行所提出的存款基准利率更高的融资成本。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的商业银行已经具备了承担更高一点的存款利率的能力了,因此我想说的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也就是说存款利率进一步的放开条件已经逐步在形成。关键是需要一步一步地推出试点的办法,一点一点放开,用这种方式来推动改革。
汇率的改革从05年7月开始到现在走过6年历程。对美元出现29%,将近30%的名义汇率升值。外贸顺差经过一、两年调整,我的预测基本上到零。所以这种渐进式、缓慢的升值事实上为最后一步汇率的市场化奠定了基础。看今天的世界,我们这边逐步升值。可是香港、境外出现了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和声音,很好啊,一个市场如果大家都预期升值的话,这个价值怎么改革。一方面有人说升值,一方面有人说贬值,这才是比较宽松的改革环境。我想汇率进一步市场化条件也在逐步形成。与此相关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完全可兑换,这件事情也是“十二五”规划期间毫无疑问需要不断推进的。事实上资本账户的可兑换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逐步实现了。如果一定要算一个数字的话,按照IMF的标准70-80%的可兑换项目都已经可兑换了,只差一点点百姓自己能够把存款完全不受限制的转换到外币这件事。这件事也是大有可为的,也是特别值得政策层面思考、推进的。我在不同的场合和企业家一起交谈,和个人理财者交谈,和政府领导者交谈我都讲一件事情,我说一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制度、政策,一步一步让我们的百姓直接出国投资。为什么这么讲,从百姓个人的利益考虑,国外有巨大的投资回报的空间。我们不要看到欧债危机,不要看到美国经济情况不好,不要看到华尔街指数下降,这个是片面的。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的不断上涨,事实上带动了苹果公司的股价上涨、带动了力拓、必和必拓、英国石油BP、美孚公司、宝马公司等等大企业的股价上涨。用中国人俗话来讲等于是肥水流入外人田,难道我们的消费者、投资者、储蓄者只能隔岸观火吗?我们应该积极走出去,布局到这些优质的金融资产上去。让我们的百姓获得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大企业的股价上涨、资产价格上涨的部分回报,这是民众的层次。
在国家的层次,这么多外汇储备,3.2万亿美元静止在政府的手里,对政府而言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各种各样的国际论坛、政策讨论会,国际社会都在把这个作为借口在指责我们,说你们的汇率体制、外贸政策处了问题了。你的外汇储备不断上涨,这就像是个把柄,是国际政策投资者对我们的把柄。在国家层面必须降低,把3.2万亿美元通过切实可行的方式逐步逐步卖给我们的百姓,让百姓用人民币置换它出国投资。对国家层面、政策层面、来百姓层面都必须改革。
再谈一个中观层面,对地区金融而言,百姓能够逐步走出去也是重大利好。为什么我们反复出现像温州这样子的地下银行、影子银行、地下金融出现的冲击?为什么出现所谓的山西煤老板到处买房子、买收藏品?带来了各种社会的、金融秩序混乱的局面,究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投资渠道太少。他们的眼光仅仅聚集在中国境内,顶多是香港。为什么不能积极引导他们把眼光从中国境内拓展到发达国家的优质资产里面。刚才我讲发达国家不是铁板一块,发达国家是二元金融结构,既有不好的烂资产,同时也有高质量的金融资产。前两天我碰到一个美国非常知名的经济学家,他告诉我一件事情,我认为这件事情是非常靠谱的。他本人是美国一流经济学家,专门研究美国经济问题,他告诉我美国今天的大公司有两万亿美元的盈余,相当于GDP1/7,这个盈余是放在这些大公司的海外账户上的,没有回到美国投资。我问他为什么不回到美国投资,这是一笔很大的钱,相当于美国GDP13%。美国一年固定资产投资也不过15-20%左右,如果这部分钱有一部分回到美国的话对美国缓解失业是重大利好。他告诉我因为美国的税法有问题,如果把这些钱拿回美国投资,尽管可以带来就业,但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首先必须要补税。这个事听起来是美国内部的事情,但是告诉我们一件事情,美国的这些大公司,我想欧洲也一样,宝马、奔驰也一样,美国这些大公司现在的经营情况很好。他们手上有大量的储备,他们的股票价值、资产价格应该是非常高的、质量非常高的。所以我们眼光要放远一点、放开一点,所以我希望未来的五年之内能够形成老百姓自觉地关注国际市场。出国投资的局面,现在还没有形成。我的建议是选一、两个城市,比如温州、山西某个城市,让老百姓出国投资。专家们给他们客观介绍国外的情况、国外股票市场的情况,只有这么干才能给中国未来的金融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也能给百姓创造真正的福利。
推动改革方面,商业银行要改革。我们国家目前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也是不可持续的。商业银行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吸纳存款、扩大贷款,从中获得收益。股市上15%以上都是银行股,还能怎么吸纳、扩大资本金。这个游戏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必须要扩大资本金,资本金从哪儿来。股民对银行股下来已经很担心了,所以银行的改革也必须加快。银行的部分的高质量的资产要证券化或者打包出让,让其他的投资者拥有,这件事恐怕是绕不过去的。只有部分的实行、有效的实行、合理的推动,银行的资产的证券化才能够从本质上改变我们国家金融领域里面银行一个部门独大的局面。不要一听到资产证券化就摇头,西方的金融危机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资产证券化。而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不对,里面很多做法走过头了,不能够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三件事,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十年,未来的十年可能是影响未来50年国际格局的最重要的时期。我刚刚说发达国家面临着深刻的社会经济、金融的变革和改革。这个十年中国的态度是什么,中国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介入,决定着未来50年世界格局。有人说你说的这个不对,我们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要管外国人,不要管西方,不要管发达国家。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这个话十年前非常正确。但是这个话我想告诉大家,讲这个话的人事实上已经采取了一个国际战略,就是努力在维系现在的国际格局。现在我们外汇储备3.28亿美元不都是放在以某个大国计价的金融资产下吗?如果你按兵不动的话,我们不是等于为这个我们认为不可持续的国际格局投票吗?
所以我提出这个问题一定要有一个战略意识。我个人的观点,对欧洲要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认识。欧洲大陆不是英国、不是美国,欧洲大陆是世界的一个极。欧洲的债务问题如果能够提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的话,不光是中国,包括印度、巴西、俄罗斯去出一点钱援助一下、帮助一下,对于世界未来50年新的格局的形成应该是有帮助的。而这个新的格局对于中国、印度、巴西等等国家而言应该是有利的,而不是有害的,这是大前提。欧洲必须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求人者必须要自强。在自强的前提下,如果他提出一个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案。不光中国,印度也会帮助他。这是一个大前提,还有一个小条件。中国人自己投资进去之后必须要有一定的控制权,不能把钱交给别人让别人玩。怎么救助,以后是什么方案,谁先救谁后救,我们至少应该知道,有知情权,甚至有一定的控制权。我绝对不是要干预别人的事情,但是我们作为出资者,投资权和控制权应该是相对的。还有一个小前提和这个相关,就是保证中国投资资金的安全性。一个方案是拿高质量资产抵押,德国人现在经济好的很,万一不行能不能拿德国的债券抵押,另外货币计价币种也有讲究,肯定不能拿美元计价,那是一个贬值的货币。完全用欧元计价也不见得合理,至少是SDR,一揽子货币,最好是按人民币计价,这才能够说的过去。
总之这些事情我答案不重要,我强调一遍不要把我的答案当成很重要的结论。我想我的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我想引导大家沿着这个思路思考,未来十年我们该怎么样运作。这个决定着未来50年我们的儿子们、孙子们将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这件事情我们应当共同思考,我相信在座的都是有高智慧、高智商、高情商、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听众和领导。请大家一块儿努力、一块儿思考,我相信未来的五年、十年,应该中国经济还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谢谢各位。
主持人:在最后的时刻允许我代表现场的听众提两个问题,你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分析和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向我基本上是一个赞同的态度,有两个小的问题,是顺着你演讲的思路提出来的。
第一个你刚才简单回顾了一下欧美主权债务危机背后的根源,并且指出可能美国的经济明年更值得我们担心,如果欧盟地区用六个月的时间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好的话可能会好一些。最近我们看到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美元出现了升值的势头,问题就是说如果说把美元和欧元在国际货币格局当中的地位的不一样考虑进来的话,对于欧美走出主权债务危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刚才您也谈到了您所在的中心发布了对明年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预测到明年CPI数据大约是在2.8%,刚才在解释当中主要提供的论据是根据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我们也知道影响CPI不仅会有农产品,可能还会有货币政策,货币不仅包括国内人民币的发行数量,可能也和国外货币,比如说美元贬值有关,由于美元贬值带来的输入性的通货膨胀,能不能再从这个角度,也是从货币的因素讨论一下明年的CPI的情况。
第三个问题,大家知道您对房地产限购的政策持支持态度,前两天住建部部长在全国人大委员会接受提问的时候解释说可以在未来条件适度的情况下放松限购这个政策,对于房地产限购政策最新的发展有什么评论?
李稻葵:谢谢主持人关键的画龙点睛的问题,我相信很多的听众你们有很多问题,由他进行提炼来升华再合适不过。
关于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元和欧元的表现不同。说到底美元是长期的历史上形成的,具有长远历史、综合国力、基本经济制度支撑的国际货币。而欧元历史很短,欧元的设计方面有自身的一些问题。所以在现在国际动荡的形势下,经济越动荡美元的国际地位短期来看反而越提高,美元的汇率反而越上升。尽管这个动荡往往是来自于美国自身的,像8月初标普把美国20年信用降了一格,说还要降,尽管动荡来自美元本身,但是表现结果是美元汇率上升。同样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在华尔街肇事了,这是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可是美元不仅不跌反而上涨,所以这是一个问题的根源,短期来看很好解释。这也是为什么欧债危机一出现马上就会迅速蔓延开来,美国的财政情况刚刚我说比欧元还糟糕,但是现在关注点不在美国,这就是国际货币的奥妙所在。完全是个人观点,反过来讲为什么人民币要搞国际化,根本目标何在。有人讲是为了获得铸币收入,我说那个收入很少一点。最重要的作为一个国际货币的收益就是在金融的乱世能够坚如磐石,这就是国际货币最大的好处。再讲另一面短期来看美国人控制了国际货币,短期可以隔岸观火,对欧债危机我看美国人不仅是不愿意帮,恐怕还有冷嘲热讽。
主持人:格林斯潘最近预测欧元区可能消失。
李稻葵:我个人的观察,美国人、英国人隔岸观火,英国人甚至宣布要退出欧盟,心态完全不同。从长期来看美元尽管短期内有自己的优势,长期来看我看是害了美国,刚刚我也讲了,美国的问题比欧洲还重要,但是由于他控制了国际货币,所以短期可以抽一点鸦片,短期可以止痛,隐蔽他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刚刚说社会问题不解决一定会演化、深化,所以矛盾会不断聚集,所以我的基本判断是欧洲三年基本搞定,但是美国恐怕是十年的工夫,是慢工夫,这个工夫不是经济,反映在社会层面,是社会的调整、教育素质的提高,整个福利体制提高。
第二是关于物价的问题,我再次声明2.8的预测是模型推出来的,模型不会讲话,模型是告诉我们机械的统计方面的结论,刚刚我说农产品是我们的解释,你说货币发行量比较高会不会业带来流动性过剩、过高引起的物价上涨,你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自己持这么一个观点,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大家逐步看明白了一件事情,就是货币的多发也好、低发也好,它的出口是两个,一个是物价,一个是资产价格,还有第三个出口是在银行里睡觉,所以我觉得不能简单的说货币发多了流动性比较强,一定会带来物价上涨,真的不见得,我们都是搞学术的,搞理论的,不能这么简单化,媒体们喜欢简单化,但是搞学术的还是应该坚持客观,所以货币发多是三个渠道,一个可能冲击物价,一个冲击资产价格,一个什么都不干进到银行里暂时休息一下睡觉。什么情况下冲击物价,如果产量不够,如果百姓很多需求没有满足,拿了钱之后久旱逢甘雨,拿了钱马上消费就形成物价上涨。什么时候形成资产价格上涨,预期,如果预期房价要涨就是推波助澜。什么时候进到银行,如果老百姓觉得暂时没有投资机会,稳定稳定进银行,这个事要客观、仔细的深入研究。
第三个问题房地产限购政策。我想住建部的部长解释的很清楚,那是在房地产价格如脱缰野马迅速上涨,老百姓预期迅速上涨的大背景下用了很多办法控制它。控制不了,最后出的一招,如果从搞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的话,限购政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用一个非常极端的方式来扭转百姓的预期。让百姓知道投资于房地产这个游戏不好玩,不要再指望房地产价格疯涨。把资金、投资的方向转向实体经济,转向国外,这是一个预期的逆转。什么时候限购能够逐步退出,我讲的稍微形而上一点,当百姓的预期房地产不好玩,没有必要投资房地产,主要把房地产作为住房、子女教育方式投资的话,到了这个时候限购政策就可以逐步退出了。今天百姓的预期是什么,你们知道的比我清楚,地产商知道的比我清楚。地产商怎么说的,这是他们的话“赶紧买房子,越限购越买,一旦限购出台房地产价格就会涨,买吧”。这个预期我不知道是市场上形成的还是开发商们一厢情愿。但是不管怎么讲,如果有这种预期的话,我感觉到限购政策如果退出的话,不仅没有达到原始的目的,反而为未来房地产结构调整、为发展模式的调整设置了重大的心理障碍。谢谢各位。
主持人:谢谢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