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胡兆光:电力行业由大到强要解决的问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10:53 来源: 新浪财经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发言(新浪财经 陈鑫 摄)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发言(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1年11月11日,2011(第三届)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图为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发言。

  胡兆光:各位来宾上午好!很高兴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讨论,中国从一个电力的大国向电力强国迈进的目的。我们知道电跟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根据电的一些情况,一些比较准确的数据,对历史做了一个模拟。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有周期性的特征,这个模拟大致是9年左右的周期,经十年的检验还是比较吻合的。如果按照这样一个周期的话,对于我们经济的发展,我们的规划,都可以有一些参考的作用。

  另外,从能源来讲,中国的能源,这边是一次能源,这边是能源的消费使用,从流向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的煤炭有很大一部分转变成电能,石油用在工业和交通里面。通过这个流向,可以看出来国家发展的阶段和对能源需求的经济结构的展现。我们最近找到的美国电力的数据,我们发现美国的2010年的发电量是41200亿千万时,我们国家去年是42278亿千瓦时,也就是说在去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发电量第一的大国。但是我们要冷静的对敌,这边是美国的,煤电是1.8万亿,占了45%,我们的煤电是3400亿,占了80%,后边有核电、气电等能源,这是我们的,总量上我们是最高的。

  用电量方面,2010年我国用电量,按照国际口径统一的比较,是3.9万亿千瓦时,而美国的用电量是3.8万亿千瓦时,这是两个很大的差距。工业用电量也反映了实体经济,从金融危机以来,大家感觉到虚拟经济的不可靠性,对实体经济的青睐,包括美国,也发现他的问题。从我们的用电结构上也可以看出来这样一个经济结构。为什么说要冷静的对待呢?我们的人均用电量只有不到3000亿。但是,我们也并不说用电量越高越好,我们也看到了美国的困惑与优势。困惑什么呢?一是美国的煤电小机组仍然在运行,我们在“十一五”期间把10千瓦以下的小机组都关掉了,5万的小机组在美国还在运行。第二,美国的电网还不够强,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在美国的中部要往东西部送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第三,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还是比较偏低的,这是他的电力行业的一个困惑。

  在用电方面的困惑,工业用电比重太低,也就是说实体经济太低,虚拟经济太高,我认为这是他们的失误造成的,人工成本上升之后把工业转移到国外去了,降低本国的实体工业的一个岗位的减少。转移出去了以后又寻找网络,90年代网络泡沫的破灭,又寻找到了金融,金融泡沫的破灭,这都是他们的问题。另外,他们的用电效率也不是太高,有好多是因为电价很便宜,为什么生活用电量能达到4000多?因为家里用电很奢侈,这并不一定是好事,这是他们的困惑。

  当然,他也有优势,优势是输电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的技术、电动汽车的技术,这些都是今后有发展的优势;另外,社会上技术创新的能力比较强。

  我们国家现在电力工业属于在成长的烦恼,我们成长过程成为了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烦恼也有,一个是我们资源分布不均,第二是电网配置能力不足,还有是煤电比重太高,水电资源有限,核电技术不强,电价机制不顺,工业用电比重太高,用电效率不高,电能效益不高。在我们的用电方面,工业用电太高,70%多。第二,用电效率不高,我们有一些生产方面,我们的产品能耗、电耗还是比较好的。

  我们也有优势,我们的特高压技术应该是全球第一,国外没有。另外,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怎么把可再生能源更多的吸纳到电网上来,送到用户上去,这方面整个一套技术,我们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美国奥巴马一直喊建设新能源,喊了半天没有人投资也做不成,所以说这是我们的优势的地方。我们实体经济基础比较雄厚,这也是我们的优势。

  对于我们的启示,我们要通过坚强的实体经济,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来支撑一部分虚拟经济。那么在用电方面,我们通过工业用电,实体经济直接的数据,来支撑我们的商业用电和生活用电。我们出了一本书,2007年5月份出的,叫《中国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探索》。

  现在我们已经成为电力大国了,我们怎么样才能迈向电力强国?一个是我们现在要从电源方面,优化电源结构,增强电网的配置能力,科学合理的高效用电,这需要智能电网和需求侧管理。什么叫电力强国呢?一个是要安全,整天停电不是一个强国。还要可靠,要保障供给,这是电力要安全和保障国民经济对电力发展的需求。另外,还要绿色的,要环保,要节能,还要高效,这个高效不仅仅是用电效率的高,还代表着效率的高,也就是说电耗要低,对我们电力强国是一个标志。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个思路往下走。

  我们中国也非常重节能减排,在我们的能源战略里面,我们首先提到先节约后发展,节约在前。我们在2010年的能耗,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19.1%,尽管没有完成20%,但是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五年之内下降19.1%的成绩。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能耗下降16%,国家正在制定一些政策。2020年,我们承诺非化石能源达到15%,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这些节能与发展,这是我们的选择,我们的能源发展思路。

  我们当时提出能源供应多元化,不能完全依靠石油的进口,这对中国的安全风险非常大。从周边国家进口一部分电代替石油也是有可能的,减少一亿吨的石油进口对中国能源安全是多么大的保障?

  发展中的烦恼,5%的锋尖不足50小时,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浪费,我们发现一个规律,经济发展越高,人民生活越高的话,这个负荷曲线越尖。负荷率下降必然导致发电能耗的增加,特别是华北,华北靠火电来调风的,如果用火电调风,我们做了一个测算,对华北地区负荷率提高一个点,煤电比煤耗下降4克标煤,运行点上100万,你让它发45万,发50万,煤耗一定会上来。这些都是负荷率下降带来的。

  从需求侧管理方面,我们国家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出台的《需求侧管理办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在过去的五年和过去的一年,2010年,我们通过需求侧管理,工业节电863亿千瓦时,照明节电实现230亿千瓦时,家用电器、商用和办公设备实施能效标识的节电量为650亿千瓦时。这些工作美国也在做,1991年到2003年,这是他们节电的效果,都可以看出来美国在这方面投资很大,效果也是很好的,我们要再进一步努力。

  在美国最好的应该是加州,加州是美国的经济大州,人均用电量不到8000,这些工作都是加州管理节能的成效。在这方面,美国能源监管委员会的主席,我去年去华盛顿访问的时候,他就非常关注中国节能电网,通过智能电网节电的一些技巧。扩展到EPP,能效电厂,是一个虚拟的电厂,我们知道一支10瓦的节能灯相当于50支白炽灯。对于这样的一个能效电厂,我们的用户端有许许多多,可以有高效电动机的EPP,变频调速的EPP,节能变压器EPP,蓄能EPP。这样的话我们通过国家层面综合资源战略规划,来统一考虑,建多少虚拟电厂,建多少实体电厂。我们通过对节能,对需求管理的政策扶持,让这些尽量多,而那边尽量少。我们对今后2020年到2030年,我们做了初步的测算,2020年全国装机大约在17.6亿千瓦,这时候我们的EPP的能效电厂,通过这个可以达到1.82亿千瓦,跟我们2020年风电和太阳能达到1000万千瓦,特别是媒体宣传了很多,但是我们虚拟电厂同样一个容量的电场就很少,今天的媒体要对这些报道得更多一些。

  总体的效果,2020年可以节约3476亿千瓦时,节煤1亿吨标煤,减少2.4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需要智能电网,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将清洁能源发电量吸纳、送出,同时,最大限度的通过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科学用电。

  通过智能电网和用户侧这块,我们也在做,可以更多的吸纳可再生能源,我们的智能电网里面,比如说风电是不可测的,但是用户的用电设备是可调的,只要用户愿意,比如家里面洗碗机洗碗量非常高,用户把洗碗机交给电网来控制,这边风电来了就启动,这只是举一个例子,这样的话通过智能电网可以更多的吸纳可再生能源,吸纳所谓的“垃圾电”,都可以通过智能电网来实现。所以智能电网可以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通过智能电网丰富多彩的生活,不仅降低用户对电费的支出,更重要的是更多的吸纳可再生能源,在电网里面把风电用起来,把高峰的尖尽量小一点儿,能够多发一点儿,不要有极大的浪费。

  欧洲在智能电网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欧盟能源委员认为欧洲未来智能电网投资2600亿欧元,在今后中国智能电网方面也是领先的。从国家来讲,政府一只手应该抓智能电网,另外一只手啊

  另外,电网企业在节能减排里面,在需求侧的管理里面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电网企业是今后管理的实施主体,电网企业已经开始在各个省的电力公司里面成立了节能服务公司,通过跟发电企业联合和我们的用户起到一个节能减排的作用,也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国家电网公司在过去五年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们今后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从电力大国向电力强国迈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价格机制亟盼理顺,二是财税障碍依然突出,三是融资瓶颈尚未通畅,四是诚信机制有待建立。

  好,谢谢大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