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资保险公司抱怨没分到中国保险业大蛋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21:01 来源: 新浪财经

  导读:十年前,外资保险公司为中国加入WTO庆贺,迫不及待地要在注定成为全球最大保险市场的中国分一杯羹。然而在十年后的今天,为形势所鼓舞的则主要是中国本地保险公司。

  以下为路透社评论文章全文:

  由于严厉的监管控制和中国同行的激烈竞争,80%的外资保险公司在华业务亏损,其中部分公司打算削减对华敞口或完全撤离。

  波士顿咨询集团(BCG)香港合伙人凯耶(Chris Kaye)称:“(外资保险公司)预期没有实现。你看看它们进入中国时的业务方案……再看看它们的实际业绩,其中有很大差距。”

  中国加入WTO确实宣告了保险业繁荣的开始。在过去十年,中国保险公司年保费增长6倍至1.5万亿元(2360亿美元)。中国的中产阶级队伍日益扩大,未来还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保险业的十年黄金时代催生了赢家,但外资保险公司与之无缘。按市值计,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公司分别成长为全球第一、第二大保险公司。再加上非寿险公司中国人保(微博)(PICC),三大保险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在此期间中国遵守入世协议,承诺允许外国公司“有效管控”中外合资寿险公司,但限制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50%。中国政府还答应逐步取消外资保险公司运营的地理限制。

  然而分析师认为,虽然中国严格遵守入世协议,但实际上该国保险行业很不公平。普华永道上海合伙人Alex Wong认为:“监管障碍是外资保险公司面临的重大挑战。”

  例如,外资保险公司要开社省级分支机构,就必须忍受漫长且通常前后矛盾的行政流程,从而使扩张步伐严重受挫。一般说来,中外合资保险公司每年的扩张范围是两个省,至少要17年才能建成遍布全中国的分支网络。

  外资银行也面临类似的监管控制,但它们的零售业务有限,主业为向跨国公司贷款。多数在华跨国公司地处大城市,使得外资银行的业务利润较高。保险公司就没有这样幸运,它们的目标客户是中国公民或公司,拥有庞大的销售队伍至关重要。

  “营业许可限制导致外资保险公司无力实现规模经济、品牌认知度低等问题,有时在争抢人才方面也处于不利地位,”穆迪资深信贷官Sally Yim表示。“这些都是隐含的成本,出乎外资保险公司的意料之外。”

  在所有权方面,外资保险公司只能通过与中国公司合资的方式进入寿险市场,而且占股不得超过50%。非寿险公司可全面控制地方部门,但被禁止销售第三方强制汽车险,从而在利润颇丰的汽车保险业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

  结局

  中国共有61家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和平安所占市场份额接近50%。非寿险公司则是中国人保独占鳌头,市场份额为37%。外资保险公司显然很少赚到钱。穆迪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在华的47家外资保险公司及其合资公司只有11家盈利。中国寿险市场外资公司份额已从2005年的最高值8.9%降至不到5%,非寿险市场只有1%左右。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保险市场——无论寿险还是非寿险——均超过50%。

  中国放松管制的缓慢步伐令外资保险公司失望,法国安盛(AXA)、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Sun Life Financial)等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已减持合资公司股份,纽约人寿(New York Life)则在1月份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现状

  非寿险公司面对的主要监管障碍是第三方强制汽车险相关政策,这一险种的保费占到非寿险市场的70%以上。

  普华永道周一公布的报告显示,28家寿险与非寿险外资公司预计今后3年其市场份额将在目前水平徘徊,且2008年以来外资保险公司的在华保费一直在下降。

  尽管前景黯淡,分析师们认为外资保险公司不可能放弃有着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而且它们需要利用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机会抵消欧美市场业务的衰退。

  BCG估计,2010-2017年,中国总承保保费年均增速在11%左右,相比之下美国4%、日本2%、英国不到1%。(楚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