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城乡二元结构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4 10:01 来源: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2011年12月24日,由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全球衰退与中国机会”。图为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发言。
厉以宁:当前欧债危机以及希腊二次探底对我们经济不利,出口订单减少,出口下降,外资来华投资减少,中国资本走出去更困难,这些都应该充分估计到,但整个来说经济还是可以保持8%左右的增长率。保持8%的增长也不是容易的,要把经济增长上去方法很多,乱采乱伐,经济就上去了,所以要调整经济增长质量,调整结构放在重要位置,这一点下面我再展开论述。
先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中国商品要走出去,主要靠什么呢?主要还是要靠自主创新,我们经常说的低素质劳动力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技工时代刚刚开始,从低素质劳动力要转向技工时代,这个工作国内正在进行,产品成本是随着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而增长,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对我们来说,走出去靠什么,最近有一些调研说靠抱团,国内有500家企业积极抱团,看哪个国家欢迎,他们说比利时,一切优惠。单个民营企业出去是不行的,单个国企出去也会被人家认为中国有什么企图,抱团出去就可以了,到冰岛投资,500家他们就要考虑。
对国内来讲,最主要就是调整结构问题,调整结构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谁都不愿意调,不调也行,经济也不错,何必找麻烦,经济衰退的时候又不敢调结构,实际上这两种办法都有偏差。调结构对中国当前来说是生死存亡之道,因为企业要能够进一步的发展,在产能过剩,部门缺乏投资的情况下,你怎么来调,你不调怎么行,而且GDP的结构比总量更重要。1840年中英发生鸦片战争的时候,中国GDP比英国大好多,但是结构不如人家,1840年他们工业化已经70年了,他们从生产到制造都有的,而中国都是手工的产品,英国已经到了火车、轮船,中国那时候仍然是帆船、马车。跟日本相比,总量超过日本了,这是我们多年努力的结果,但是一说到结构,应该说不如日本,人均也不如日本,我们比日本人口多十倍,日本产品技术含量多高,超过中国,我们不以总量超过日本为满足,我们的结构要调。相应还有人力资源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也是这样的,1840年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工业化70年了,小学普及了,建立了那么多大学,有很多研究人员、教授,还有经济学家、金融管理专家,技工也大量培养了。中国1840年农民大多数是文盲,妇女大多数是文盲,少数读书人是四书五经,都是为了考科举,有几个人懂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不如人家。
现在跟日本相比,人力资源结构不如日本,日本每年培养出大量的技术工人,比重比中国高,不调结构是不行的,关键是要调结构。
现在又遇到经济低碳化时代,你不调结构行吗?这个摆在我们面前,更重要的就是结构问题要真正考虑到、调的好,最大的结构要调的是什么?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购买力之所以上不去,城乡收入之所以有差别,原因何在,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这背后是一个体制问题。农民收入怎么能提高呢?这是当前最大的改革。
另外我们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最重要就是提高工资的收入,随着劳动素质的提高,用工成本当然就要上升,光这个还不够,必须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这里我可以简单讲一场经济学界的争论,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大萧条,失业问题严重,主流经济学派是英国新古典派,他们怎么解决失业问题,一个人工作两个人做,一个人工资两个人分,这样失业问题就解决了,可是当时年轻的瑞典经济学家尼尔达尔写了报告,说要解决失业问题必须解决民生问题,多建平价出售的房子,多建公租房,搞失业保险和养老基金,那些马上就扩大,人们之所以不敢销售就是有后顾之忧,你把后顾之忧就解决了,消费就提高了,增加更多的人就业,就业是靠就业扩大的,一部分人就业了就有收入,就业了,别人就就业了,这就是经济学当中就业乘数理论。中国随着城乡二元结构要改革,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现在不一体化,扩大了差别,经常说一次分配不足,二次分配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情况下,一次分配不足,就扩大了这个差别,同样是一个医疗费用问题,城市公费医疗多,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差别就扩大了。所以不但要解决后顾之忧,而且要让农民感到社会保障上更成熟,一样的待遇,这样整个内需就扩大了。
内需扩大还有一个重要的,一定要建平价出售的房子,廉价出租的房子,这是扩大内需的方法,不敢消费,买房子又买不起,这怎么办,这种任务是政府承担的。政府承担这种任务以后,就让人有房子住,有房子住以后收入又提高了,生活状况改善了,而且后顾之忧解除了,这些问题都应该有新的认识。
前几天在中央电视台跟他们讲过,他们问这次国际金融风暴对我们最大的启发或者教训是什么?我讲财政收支平衡,欧债危机就是欧洲那些国家多年来的财政赤字所造成的,主权财政缺失。美国经济学家说财政赤字不用担心,经济有周期,经济困难、萧条的时候赤字多一点没关系,经济繁荣时期来弥补,这样一个萧条时期,一个繁荣时期,财政赤字、财政盈余一抵消就可以了,经过几十年时间验证,这完全是一个幻想。经济萧条的时候,国债可以大量放,但是经济繁荣的时候,不是这一届政府了,要表明自己的政绩,给老百姓留下好民生,同样扩大财政,现在经济还过的去,所以财政赤字就这样,最后造成了赤字的依赖。那怎么办呢?就是货币量适度放松,要稳健,中国跟外国不一样,中国是双重转型,一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二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货币流动量肯定大的,农民在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过程中货币需求大,计划经济体制下不需要那么多货币,现在进入市场经济轨道,特别是农民进城了,一定需要更多的货币,而且在双重转轨时期,货币流通速度是慢的,比正常要慢,很多流通渠道还没有畅通,根据西方国家计算出来的货币流通水平对中国不适用,它的正常水平在中国就是紧缩。宏观调控最重要就是找时机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是稳中求进,这是重要问题。我个人认为晚了,提前两三个月开效果会更好一些。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