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燃气具质量不容乐观 8家燃具企业两度上黑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4 08:40 来源: 南方日报作为全国产业强省,广东燃气具质量不容乐观 8家燃具企业两度上黑榜 业内人士称,今年成本压力增大,部分企业偷工减料
南方日报记者 欧志葵 中山市乐生生活电器有限公司、广东万顺燃具有限公司等广东8家家用燃气灶生产企业连续两次在国家相关部门抽查中不合格。记者昨天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该局近期组织的吸油烟机、压力锅、家用燃气灶具等3类厨房器具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发现有27家企业的产品不合格,而广东8家企业的产品则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业内人士指出,燃气具产品“问题”多多,原因是近年来家用燃气灶产品材料大幅上涨,为节省成本,部分企业使用低次材料代替而造成产品性能、效率不达标。
抽查
两度被抓 8粤企上黑榜
在前天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主任李元平发布了2011年3类厨房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其中家用燃气灶具共抽查了6个省份70家企业生产的70种产品。抽查显示,有9种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不合格项目涉及热负荷偏差、燃气导管、主火实测折算热负荷、干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热效率、气密性。
事实上,去年国家质检总局曾对家用燃气灶产品质量进行全国联动监督抽查。据李元平介绍,本次重点跟踪抽查了部分企业,特别是上次抽查不合格的35家企业。经检验,其中27家企业的产品本次抽查合格,8家企业的产品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
据了解,广东是家用燃气具生产和销售大省,近年来行业发展势头迅猛,生产销售总量占全国的七成以上。广东省燃气具协会会长李卫国曾自豪地表示,珠三角燃气具已具备产业集群优势。
然而,作为我省优势产业的燃气器具,产品质量却不乐观。在过往的抽查中,广东燃气具产品暴露的“问题”不少。2009年3月,省质监局对省内227家企业的家用燃气具产品进行抽查,发现产品批次不合格率为21%,其中家用燃气灶产品202批次,批次不合格率为30%。今年7月,省质监局再次开展专项督查,发现批次不合格率依然高达27%。而今年8月,省工商局亦对广东省流通领域家用燃气灶进行了质量监测,结果发现不合格率达68%。
此次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的8家企业,也均来自广东。
原因
成本飙涨 企业偷工减料
昨天,广东燃气具行业资深专家邱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问题产品存在的“问题”,大多与所使用的低质、次等材料有关。据其介绍,今年以来,燃气具生产材料大幅上涨,很多中小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使用次材料或不太好的材料来代替好材料,故导致产品不合格率增多。“材料波动大,对行业影响很大。”邱先生称,以燃气具行业使用量最大的铜为例,从年初一直上涨到今年6、7月,最高峰时铜料价格达到7-8万元/吨,而往年该材料价格为5-6万元/吨。
质监系统有关专家也指出,部分问题产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如热水产率不达标是由于企业减少了热交换器上的换热片数量,造成排烟温度高,高温烟气的热量未被充分吸收,致使热水器的换热效率很低;同时,由于加大热负荷会影响燃烧工况,因此企业用热负荷小的燃烧器取代热负荷大的燃烧器,从而导致热水产率、热负荷准确度和热效率均超负偏差或不符合要求。
两度上榜的问题企业名单
佛山市顺德区柬芝卫厨有限公司
广东万顺燃具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海利达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樱木厨卫电器厂
中山市乐生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中山市欧尊电器有限公司
中山市东凤镇爱洋电器厂
中山市梦泽好太太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相关报道:
粤监管部门加强专项整治
粤产燃气具问题产品多,是否将不利广东燃气具产业健康发展?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从此次公布的不合格名单及以往的黑名单来看,问题产品主要是杂牌或无牌产品,都是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而大企业和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相对有保障。
据介绍,目前广东燃气具行业大大小小的企业有上千家,鱼龙混杂,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部分小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恶性竞争,使整体行业素质大受影响。上述资深人士邱先生表示,近年来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在客观上也对广东燃气具行业进行了一轮洗牌,部分杂牌和小企业无法抵挡材料大涨的压力而被淘汰出局,而大企业则凭着规模生产和规模采购的优势,抗抵了成本压力,同时随着中小企业的退出,大企业也迅速占领市场,从而提高行业整体素质。“据我所知,不少大企业这二年来不断研发推出减少耗能、提高效率的新产品,这些新品的推出实际上也是节能产品,节约用材、用料,在价格、产品质量竞争上也有优势。”
记者获悉,近年来广东质监、工商等部门均在不断加大整治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广东燃气器具行业进步。据省质监部门介绍,近年来该部门对燃气器具行业的整治,包括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请有关专家给企业质量负责人讲解标准要求,帮助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查找问题,分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企业落实;针对存在区域性质量问题的产品生产集中地发出质量警示,开展专项整治,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质量跟踪监督抽查力度,促进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