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渝中法院开庭审理特大医托集团诈骗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2 16:54 来源: 重庆晨报

  “牛肝”、“月肝”“挂脚”、“蹬了”……

  黑诊所里藏达芬奇密码

  渝中法院近日开庭审理特大“医托”集团诈骗案,14人受审,受骗者达1200余人

  公诉机关诉称,被告人王宇伙同弋双权、丁友清、任忠祥(均另案处理)等人于2008年下半年,共同出资在渝中区彭家花园路设立门诊部,并未在卫生部门登记注册,也未取得医疗机构经营许可证。

  诊所对外号称“彭家花园门诊部”,对患者宣称是部队门诊。诊所外墙贴着红十字标志,内设中西医结合一科室、二科室、挂号、收费、药房等多个部门。门诊室内还挂着假军装,挂着“军人优先”的牌子。  

  诊所平时有潘、张两名医生坐诊,都宣称是专家、教授级别的。潘医生甚至吹嘘,自己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专治肝病。

  其实,张医生、潘医生都是四川人,有医师资格,以前在四川行医。根据职业医师法规定,他们不能在重庆行医。他们是这个团伙聘请来的,二人的底薪分别为3000元和2000元,加上提成,每月有5000多元收入。 

  由于两位“教授”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他们在没有任何医疗器械的情况下,通过摸脉、看舌苔,再根据患者自述的病情开药。所以,他们开的药和患者病情有时还沾点边,吃不死人,偶尔也有疗效,但治不好病。

  医生密码 “教授”“留洋专家”坐诊

  为你解密 “教授”的药治不好病

  这家“医院”就在公路边,每天去看病的人也很多。里面门诊室、药房室、挂号室,一应俱全。

  另外还有“教授”、“留美肝病专家”坐诊,给人感觉这就是个正规的门诊。可它的确是个地地道道的“黑诊所”,不但“医生”“护士”“专家”全是假的,当要“痛宰”患者时,他们还用“牛肝”、“月肝”等专用暗语,普通人根本看不明听不懂。

  昨日,来自渝中区法院的消息,王宇等14名被告组成的特大“医托”诈骗团伙因此受审。

  解密店规

  周围人、重病者、公务员

  这三种人黑诊所概不骗

  这个黑诊所的很多事情,都出乎大家的意料。比如说,明确规定三种人不骗。

  原因很简单:为了黑诊所的安全。

  哪三种人?

  第一种:周围的居民。他们担心骗了这种人后,在当地混不下去,还担心被举报。  

  第二种:艾滋病、白血病等患者,他们怕贻误病人的病情。  

  第三种:患者或患者家属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或其他有重要社会背景人员。

  一旦遇到了三种人,他们拒绝开药,只是开个处方让患者到外面买药。

  解密暗语

  牛肝、月肝、旺肝……

  这些暗语代表要宰你

  除了特殊的规定,这个黑诊所还有特殊的一套暗语,非常雷人。

  我们都知道,牛肝是内脏。不过,在这个黑诊所里,“牛肝”与内脏没有任何关系,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究竟是什么?

  “牛肝”是这个黑诊所在处方中“调配者”一栏写的暗号,表明该患者是1000元等级的,按1000元划价收钱。

  还有“月肝”,同样写在“调配者”一栏,意思是2000元划价收钱。  

  另一种等级,用“旺肝”表示,即按3000元划价收钱。  

  被告在庭审中交代,这样写,文化水平低的同伙能够分得清,而且由于字迹潦草,病人也看不出写的什么,还以为是某味药。

  当然还有其他的暗语。比如说,如果医生助理发现医托拉来的患者属于不能骗钱的三种人,就会用暗语告诉医生,医生就只开个处方,让患者自己到外面买药。这个暗语,就是“挂脚”、“蹬了”。重庆晨报记者 李澜

  导医密码 50多“导医”为诊所服务

  除了上面的“专家”外,这个“诊所”内还有其他工作人员。患者从进入诊所起,就由导医全程陪同挂号、看病、拿药。

  11名被告中,还有诊所股东、医生助理、医托、挂号人员、收费人员、导医、善后人员等。经调查,他们中许多只有初中、小学文化,有的甚至连字都不会写。

  导医将患者带给哪个医生看病是有讲究的。如果病人是医托从一些大医院骗来,就由“潘教授”看病,如果是从另一些大医院带来,则由“德高望重”的“张教授”看病。

  解密助理

  1200余名受骗者中,一般都开了两千多元的药,多的则开了五六千元的药品。    

    解密药价

  “专家”助理实为监视者

  诊所还为两位“专家教授”配备了专门的助理。你可别以为这是工作上的助理,其实是诊所股东派来监视医生的。

  当然,医生助理还有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和患者聊天,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家庭背景、带了多少钱等,然后根据钱财多少开药,只给患者留一点返程的费用。

  1200余名受骗者中,一般都开了两千多元的药,多的则开了五六千元的药品。    

    解密药价

  这里的药价涨了15倍

  经统计,诊所开出的中成药、西药价格是进价的15倍左右,中草药是4至5倍。一些患者经济条件很差,为了治病到处借钱,结果被医托忽悠到了黑诊所。这些受害者中,只有七八十人报案,大多数人至今不知道被骗了。  

  公诉机关诉称,诊所在短短8个月里“诊治”了1200余名患者,骗了200余万元。

  在法庭上,几名被告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均供认不讳,但对涉案金额均有异议。鉴于案情复杂,法庭将择日宣判。

  为你解密 导医是托,编组分地盘

  经查明,给该诊所拉患者的医托约有50名(部分医托另案处理)。医托也分地盘,不能跨区做业务。她们一般两三人为一组,相互配合。她们做成一笔业务后,就根据诊所开的药价提成50%。  

  庭审中,公诉机关举示了部分处方笺。其中上面的复核者一栏有的写着“7”,有的写着“6”,都是一些简单的数字。这是医托的组别记号,7和6分别代表第7组和第6组,编成组,是便于提成和管理。  

  医托都是中年妇女,看起来平易近人。她们一般在每天早上6点左右到主城区各大医院“上班”。8点后医院保安上班,发现她们就会驱赶。  

  有些来自远郊区县和市外的患者,很早就会到医院排队挂号。医托也冒充病人排队挂号,看到看起来老实的患者,就由医媒小组中的成员A上前搭讪,“孃孃”、“婆婆”、“爷爷”的称呼,让人觉得很亲热。

  如果发现口音和自己差不多,就攀老乡,然后问患者看什么病。例如患者说看胃病,旁边医媒小组的成员B就说:“看胃病的教授今天不在医院上班,听说在彭家花园诊所坐诊。”A就会趁机说“干脆我们到彭家花园诊所去找教授看病”,随后带着患者前往该诊所。

  到了诊所,A、B和患者一起挂号,然后到张医生或潘医生处看病。看完病,诊所为了自身安全,有时候还要派人将患者“送”上长途汽车,看着患者离开。少数患者发现上当后返回退药时,诊所有善后人员负责退药退钱。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