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海三家达芬奇店照常营业 消费者维权却陷僵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10:30 来源: 财经网

  【《财经》综合报道】据国际金融报消息,继被央视曝光造假后,达芬奇便陷入长达数月的消费者维权风波中。近期,又有媒体报道,消费者维权活动已危及到达芬奇在广州、上海多家门店的经营状况。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日,上海达芬奇位于淮海中路、延安西路和外滩的三家门店全部停止营业。

  12月5日,沪上三家达芬奇店仍在正常营业,但门庭冷落却是显而易见。其中,淮海中路店的工作人员称,沪上没有一家门店停业,只是在进行调整,目前属于正常营业。

  媒体报道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又是怎么回事?经延安西路旗舰店以确认,达芬奇的回复只有一句话:“您的来信已经收到,谢谢。”对于消费者维权行为以及自身经营状况则是避而不谈。

  事实上,“造假门”以来,达芬奇的经营的确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据媒体披露,今年7月之前,达芬奇每月总营业额在5000万元至8000万元,平均每天营业额为200万元,而此后营业额约损失将近150万元。此外,要求退款的金额也高达上千万元,这也使得达芬奇拟定新开三家新店的计划不得不放缓。

  有专家认为,达芬奇若持续不去正面回应消费者,给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愈发加剧。为此,上海市工商局也曾一度要求,达芬奇应妥善处理媒体曝光后的消费者申投诉,企业内部应当配置专门电话及人员受理消费者的申投诉。

  但显然达芬奇没有响应这一要求。据上海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永鑫称,由于达芬奇没有表示出和解态度,所以上海消费者又提起诉讼,但法院至今没有立案,目前维权行动陷入僵局。

  与此同时,据广州媒体报道,广州消费者维权团与达芬奇庭外调解不成后,近日又有消费者向媒体披露,就所购买的问题产品在多次跟达芬奇交涉后,退款要求仍被拒,讨要进口家具的质量检测合格报告也得不到明确回应。

  对此,“打假第一人”王海(微博(http://weibo.com))表示,达芬奇的主要问题可能在于存在虚假宣传以及质量不过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章的相关规定,认为达芬奇有虚假宣传的消费者可通过向法院诉讼索要赔偿或向工商局申诉;对于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的,消费者可以设法在相应的质量检测后对其提起诉讼,诉讼行为不受工商局调查结果的影响。

  “达芬奇态度至今没有改善不排除是源于其心理上的有恃无恐。因为这类造假案件从法律上讲只属于民事诉讼,惩罚最多就是赔偿,但在赔偿上又是企业占有主动权。”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马林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