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当当网1毛钱洁面乳又是逗你玩(组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0 12:00 来源: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本报讯(记者 刘捷萍)“一款原价45元50g的高夫洁面乳只要0.1元一支!”前晚10时开始,当当网上这款超低价的洁面乳吸引了许多网友下单疯抢。但是昨天上午9时45分开始,许多网友的订单被取消,理由是“全面缺货”。继“一元的阿迪达斯鞋”、“110元的三星手机”以来,当当网今年连续出现乌龙事件。当当也不是个例,单方面取消订单的现象反映了网购行业的乱局。

  A 0.1元洁面乳有人豪买500支

  前晚10时左右,长沙市民谭先生经常上的一个论坛格外热闹。网友告诉他当当网有个特便宜的促销活动,原价45元的一款高夫男士洁面乳只卖0.1元。谭先生核实情况后,又将此消息告诉了不少亲戚朋友。之后,他分三次下单订购了500支。一单50支的他选择在线支付,加上5元运费,共支付了10元钱。另两单选择了货到付款。

  一番“大手笔”后,谭先生开始怀疑是不是当当网标错了价,直到昨日零时左右,他再次登录当当网,发现订单已经通过审核并显示配货中,谭先生才觉得“这事有戏”。

  从前晚到昨日凌晨6时左右,这款0.1元的洗面奶吸引了不少网友抢购。新浪微博(http://weibo.com)、腾讯微博以及QQ群上都有不少人发布了信息,引起围观。上晚班的郝先生在昨日凌晨2时左右也在抢购,“开始点了几次购买都没有反应,估计是同时抢购的人太多了。”郝先生说。

  B 订单强制取消被指“不讲诚信”

  但是,盼着发货的网友第二天却大失所望。昨日上午9时45分左右,谭先生发现自己的订单从“配货中”变成了“被系统自动取消”。商品也已下架。当当网给他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给出的理由是“全面缺货”,并且称只有在发货后订单才算成立。

  随后,谭先生拨打了当当网客服的电话,客服人员告诉他,48小时内将有工作人员电话联系他,将他已经支付的10元钱退到他指定的账户中。谭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他发现论坛里订了货的网友许多都遭遇撤单。“我下了订单付了钱,没有任何违反交易规则的行为,当当凭什么随意取消订单?”

  “其实我也不打算真能收到货,但是我很有兴趣测试一下当当的信誉。”网友“海洋饼干”说。昨日,网友纷纷指责当当网不经通知随意撤销订单的行为太不诚信。

  C 网购霸王条款横行网友恐难维权

  昨日下午,记者收到了当当网公关经理叶晓舟发来的一份“关于0.1元高夫洁面乳售缺的声明”。声明表示,高夫洁面乳标价0.1元并非错价,“因该商品为赠品,当当网在商品页面已注明‘赠品数量有限 先到先得’,但由于受到消费者疯抢,导致订单量超过库存。”当当网承诺,对本次下单成功并且收到确认发货邮件通知的订单,将全部发货。“对于少部分没有收到确认发货通知的顾客,我们将给予每名消费者10元礼券作为情感补偿。对部分已付款的订单,我们将尽快将货款退回。”

  但不少网友对这份声明并不买账,有网友表示,既然促销活动数量有限,网站就应该设置货物数量上限,达到限额自动终止下单。甚至有网友调侃,当当网最快的动作不是发货,而是取消订单“逗你玩儿”。

  对于当当网是否有权单方面取消订单,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徐涛律师表示,当当网声称只有发出商品出库的电子邮件通知订单才成立的行为属于霸王条款。根据《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消费者下单并成功付款的一刻,合同已经成立。当当网的交易条款属于格式条款,其规定并不妥当,应该属于无效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约,并向相关部门投诉或者提起诉讼。”但是徐涛也表示,因为诉讼成本的问题,极少有消费者会选择诉讼维权,绝大多数选择“忍气吞声”,即使投诉也很难得到实质性补偿。

  记者手记

  连摆四次“乌龙”当当为何这么拽

  百度一下不难发现,当当网今年以来已经出现过三次“乌龙”事件:错将阿迪达斯鞋标价1元,三星手机错标110元,原价1800元的图书被错挂成50元。徐涛律师就说,错价门事件让当当网等电商遭遇了严重的信誉危机,如果不采取相关补救措施,将会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电子商务网站自摆乌龙的事件其实屡有发生,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2008年,联想在美国网站上将1700美元的电脑标成264美元,随后取消订单;2008年9月,卓越亚马逊将价值2261.54美元的52英寸夏普液晶电视标为38.45美元,掀起抢购风潮,美国亚马逊在删除错误页面后,此事也渐渐没有了下文;2010年初,卓越网“25元门”和“硬盘门”事件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我国有4亿网民,网购人群快速增长。以淘宝网为例,2010年淘宝网平均每分钟出售4.8万件商品,最多时每天6000万人次访问,单日交易额峰值达到19.5亿元。但是网购方面的立法却明显跟不上网购行业发展的快速步伐。

  我国目前没有有关网络购物的法律规范,消费者维权时常遭遇无法可依的尴尬。而一些商家也经常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制定霸王条款,侵犯消费者权益。

  长沙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王英平认为,针对网友投诉的热点,现在急需出台有关网购中的商品质量、物流配送、交易诚信度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