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辐射服效用再起争端 行业协会否定辐射变大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3 06:40 来源: 京华时报央视一条关于“防辐射服穿了可能危害更大”的报道,一时间让准妈妈们无所适从。昨天,上海防电磁辐射协会以及全国电磁屏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专家们在京首度回应此事,声明防电磁辐射服对屏蔽电磁波是有效的。而打假人士方舟子则坚称“防辐射服是骗局”的观点。
■事件
报道称防辐射服内辐射强度会增大
12月17日,央视报道称:记者通过中科院的推荐找到了一家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专业电子检测实验室,对一件金属纤维的防辐射服的防辐射能力进行检测。工程师陈峰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金属纤维的防辐射服能够抵挡住90%左右的单一方向辐射;但现实生活中穿着防辐射服对于来自某些方向的辐射源不仅没有防护作用,反而会让防辐射服内的辐射强度变大。
该报道还称,由于防辐射产品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行业标准,还处在无人监管的空白状态。
■有用派
协会否定“辐射变大”说
“防辐射服到底有没有用,每年都会引起很多争论,现在‘有害论’也出来了”,昨天,全国电磁屏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防电磁辐射协会新闻发言人黄建华说,协会不得不出来澄清事实,希望用科学来说话。
“报道中所演示的试验是在非专业场合由非专业人士用非专业的方法得出的结果”,该协会昨天郑重声明:“我们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消费者,防电磁辐射服对屏蔽电磁波是有效的。发布所谓防电磁辐射服是一场商业骗局的言论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
对于报道所指的“辐射变大”一说,全国电磁屏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黎国栋昨天明确给予否定,“央视调查中检测员陈峰的实验是不严谨的,从袖口等缝隙进入防辐射服的电磁辐射本身就非常少,辐射在衣服内每反射一次能量就会有所减弱变成热量直至辐射消失,这部分热量会被人体吸收,但对人体无害。同时辐射从进入到消失的反射距离在3-5毫米左右,因此在防辐射服边缘就会消失。”
防辐射服经试验确定有用
全国电磁屏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陆福敏昨天表示,此前他们已对市场上众多品牌的孕妇防辐射服进行防电磁辐射试验,发现市场上的防辐射服能够遮挡大部分的电磁辐射。“当然,要做到100%的防辐射是很难的。在做试验时我们发现,孕妇防辐射服主要是保护孕妈心脏部位、肚皮部位(即婴儿所在位置),靠边沿部位效果会弱,而且,防护作用的多少与服装的面料、款式密切相关。”
■无用派
“陈峰实验室”不否定“穿比不穿差”
“陈峰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原本是央视“防辐射服穿了有害”结论的重要依据,但从19日起,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连续在博客上发文,对央视报道中的说法进行“澄清说明”。
“陈峰实验室”博文称:“防辐射服对于单一垂直照射的电磁辐射具有良好屏蔽效果;新闻中的实验是一组研究探索性实验的其中两种极端情况。”博文称,日常电磁环境的辐射水平大都满足标准要求,对人体是无害的;对于周围环境中的可疑辐射源,需要经过权威机构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对于央视节目播放中的“防辐射服是电磁波收集器”说法,博文回应称:“新闻中特意强调的,仅是一个特殊试验装置,是电磁波进入屏蔽服后的反射情况,绝对不能说是信号能量提高了,这不符合能量守恒。”对于“穿比不穿更差”的说法,陈峰回答:“虽然这个情况极少出现,但是有可能的,片中播放的是极端实验效果”。
有网友将陈峰实验室的回答总结为一句话:“你不说我不明白,你说了我更糊涂。”
方舟子坚称“防辐射服是骗局”
央视报道一出,曾以向唐骏发难质疑其学历造假的方舟子在微博(http://weibo.com)上公开表示,“央视的那档节目实际上是我帮助他们做的。”“我认为防辐射服就是一个商业骗局,支持消费者维权”。
“我最近一直都在揭露医疗保健等骗人的问题,而防辐射服也属于这一类”,方舟子昨天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防辐射服是否有效,其实根本没必要做实验,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只需根据物理学知识就可以判断,电磁波不可能靠一件衣服就能屏蔽的。“日常生活中的电磁波一般都对人体无害,你想屏蔽也屏蔽不了。”方舟子坚持自己的观点。
■标准
强制性国标还在制定中
为何权威机构检测“防辐射服有用”但市场对其质疑声一直不断?
据了解,我国仅在2009年12月出台了一个《微波屏蔽防护服》的推荐性标准,没有针对整个防辐射产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协会昨天表示:目前我国已制定出了关于纱线、面料、测试方法、职业用防辐射服装等众多相关标准,并有数项相关标准在编制中。
参与制定防辐射国标的专家之一、国家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顾红烽表示,目前,关于防辐射服的检测国标还在制定中,有关部门尚没有对相关数据和指标进行量化,等标准出台后,就会有相关的数据支撑,也会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以此来判定防辐射服的效果。
顾红烽表示:“现在是技术研究阶段。等拿出初稿后,还需各方论证、讨论,意见达成一致之后需国家审定通过才能正式发布。”本报记者胡笑红